首页 男生 其他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成佛的故事 无所求才有所得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佚名 7963 2021-04-06 04:45

  成佛的故事

  无所求才有所得

  找呀找呀找朋友,

  知心朋友哪里有?

  风里雨里谁伸手?

  水里火里跟谁走?

  找呀找呀找朋友,

  你的朋友处处有。

  清风朗月在招手,

  花儿开到家门口。

  南无南无阿弥陀!

  南无南无无量寿!

  南无南无观世音!

  南无南无大宇宙!

  初恋女友还记得吗

  法演禅师驻锡双峰山的时候,有位大宋提刑官到了山上。双峰山是当年五祖弘忍举扬禅风的道场,法演是有名的得道高僧。所以,这位任职期满,要回四川去的提刑官,很想利用最后的机会请教修行悟道的法门。

  佛堂内一片安宁。

  法演禅师也和蔼可亲。

  他笑眯眯地说:提刑大人年纪轻轻,多少总读过点情诗吧?有两句诗非常贴切:

  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官员听罢,唯唯诺诺而去。

  这时,站在旁边的是克勤禅师。

  克勤也是宋代名僧,据说“茶禅一味”这四个字最早就是他书写的,据说而已。不过那时的克勤,还只是法演的学生和侍者,而且还没有得到印证。

  于是他问:师父的话,这位大人明白了吗?

  法演说:他只认得声音。

  表面上看,这并不错。

  不妨解释一下这两句诗。

  我们知道,西晋有个美男子,名叫潘岳。由于他的小名叫檀奴,女孩子便把心仪的帅哥叫做檀郎。帅哥哥到家里做客,千金小姐不便出面相见,只好频繁地呼叫丫环小玉。其实她什么事都没有,呼来唤去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让情郎能够记住自己的声音。

  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就这意思。

  因此克勤问:老师刚才不是明明说“只要檀郎认得声”吗?既然他认得声音,怎么就不对?

  法演猛喝:祖师西来意就是庭前柏树子吗?

  这个故事前面说过,赵州和尚的。

  有人问:达摩祖师为什么要来中国?

  赵州答:庭前柏树子。

  意思很清楚:实相无相,禅不可说。

  因此,祖师西来意当然不是庭前柏树子,就连庭前柏树子也并不就是柏树子。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境外之境才是重要的。只是认得声音,怎么可以呢?

  克勤恍然大悟。

  于是答道: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说:恭喜!

  两个和尚大谈情诗,看起来奇葩,却其实寓意深刻道理简单:重要的是觉悟,觉悟的途径则无所谓。吃饭可以,喝茶可以,谈恋爱当然也可以,因为频呼小玉原无事,甚至就连“只要檀郎认得声”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认得心。

  认得心,就是认得佛。

  但,这是你跟佛之间的事。只有你和佛知道,也只需要你和佛知道。正如当年之情,唯许她知。

  哈哈,初恋女友,你还记得吗?

  不过这同样没关系,因为真正需要认得的是你自己的心。少年时代的风流韵事,如果自己都不记得,就算初恋女友念念不忘,又有什么意义呢?

  重提旧话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心。

  而且,是认得自己的心。

  是啊,如果我都没了,谁看呢?

  因此,必须再次强调:

  觉悟,就是发现自我。

  这又让我们想起一个故事。

  有次,佛印和苏轼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像前。

  东坡问:善男信女拿着念珠是为了念诵菩萨。观音怎么也拿念珠?观音又念诵谁?

  佛印答:念诵观音。

  东坡问:观音为什么要念诵观音?

  佛印答:因为菩萨比谁都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修成正果或获得智慧,也一样。

  可惜,芸芸众生往往弄不明白这道理。

  比方说,人们总是问:道在哪里?

  却很少问:我在哪里?

  总是问:道是什么?

  却很少问:我是谁?

  其实这还算好的。更多的情况,是常常惦记和纠结别人怎么看自己,却很少想自己怎么看自己。或者羡慕嫉妒别人的成就,不想自己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办。

  这可真是:谁都在,唯独没有我。

  难怪怀让会对道一说:牛不走,你打车干什么?

  明白了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

  如果牛肯走呢?

  那就“天涯何处无芳草”,因为:

  通往心灵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至于是吃瓜还是喝茶,则无所谓。

  本节故事见《五灯会元》卷十九,《东坡禅喜集》卷九

  一起喝杯茶

  克勤禅师写下“茶禅一味”四个字那会儿,喝茶已经成为一件极为讲究的事情。日本人的茶道就是受两宋文明之影响创立的,而且与禅宗关系密切。

  可以说,茶禅本是同根生。

  那就一起来喝杯茶。

  茶,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汤的功能也早为我国植物学家和医药学家所发现,那就是醒酒、明目和提神。所以长期以来,茶汤是作为药用的,饮用则要到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土之后。

  大行其道者,是禅院、禅师和参禅的人。

  也许,这是因为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吧!

  头脑清醒,才能静虑。

  难怪赵州和尚会说“吃茶去”。

  实际上,唐代的茶也确实是吃的,因为煎茶的时候还要放米、奶、盐、姜、葱和香料等等,相当于现在的麦片粥。佛家忌五荤,可能不放葱,但那茶汤应该还是稠乎乎的,类似于可可,或者奶油蔬菜汤。

  用开水冲泡散条形茶叶,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宋代喝茶,又是另一番风味。

  那时上流社会饮茶极其讲究,一般先要用纸将茶饼包好捶碎,再用碾子磨成细末,还要用茶罗去筛。筛出来的茶末放进茶盅,加沸水少许便调成茶膏,然后再用沸水冲成茶汤,并且用茶筅(读如显)轻轻敲击,直到产生鲜亮雪白,名叫云脚的泡沫。

  于是,茶香飘逸,汤花轻溅,水雾朦胧。

  请问这是什么境界?

  禅境。

  事实上,宋代的茶和禅是同一种味道,那就是清新淡雅。这甚至同时也是宋诗的味道。与唐诗的浓烈如酒不同,宋诗总是有着淡淡的茶香。

  比如: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或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实在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

  是啊!鸡鸣狗吠里,男耕女织时,稚气未脱的农家孩子在桑树下,一本正经地做着种瓜种豆的游戏。羊肠小道上,斜风细雨中,行吟诗人骑着毛驴不紧不慢缓缓而行。没有排场,也没有冒险,更没有张扬。一切都那么平淡,又那么自然,还那么入诗入画。

  如此味道,当然是茶。

  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禅。

  禅心,就是随所住处恒安乐。

  禅意,则是一丘一壑也风流。

  事实上,自从百丈怀海进行宗教改革,禅院的僧侣都要参加劳动自食其力,参禅与农耕就难解难分。再加上赵州和尚的吃茶洗碗悟道法,修行学佛更是越来越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哪怕大多数人并不能悟得菩提智慧,哪怕农作不过做做样子。

  这是一种人间佛法。

  如此佛法是符合中华传统的,因为先秦诸子的思想就是人间哲学,儒家伦理则更是如此,只不过禅宗披上了一件袈裟。脱掉那袈裟,同样也是春花秋月,同样也是家长里短,同样也是人间烟火。

  不信,请看南宋禅师慧开的偈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请问,这与孔子最喜欢的踏青,庄子最惬意的树下睡大觉,转圈圈,有什么不同呢?

  也就是多了杯茶而已。

  本节引文见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范成大《夏时田园杂兴》其七,慧开《无门关》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也许,还该说说船子和石头。

  石头就是丹霞天然的师父之一希迁。六祖惠能在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法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沙弥,未能成为惠能的传人。所以惠能圆寂后,便去求见已是惠能法嗣之一的青原行思,重新拜师。

  行思问:你从哪里来?

  希迁说:曹溪。

  行思问:带来什么心得?

  希迁说:未到曹溪之前,不曾失去什么。

  行思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去曹溪?

  希迁说:不到曹溪,怎知不失?

  行思默然。

  过了几天,行思又问:你从哪里来?

  希迁说:曹溪。

  行思举起拂尘问:曹溪还有这个么?

  希迁说:不要说曹溪,西天也没有。

  行思说:难道你到过西天?

  希迁说:如果到了那就有。

  行思还是不认他。

  又过了几天,行思说:有人说岭南有消息。

  希迁说:有人不说岭南有消息。

  行思问:那么,佛法从哪里来?

  希迁说:都从这里去。

  这话答得漂亮!英雄不问出处,佛法从哪里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哪里传向四方。

  何况反向思维,正是禅法。

  青原行思听了点头,便传法给他。

  希迁得到印证以后,去了南岳衡山。他在那山中的石头上结庵为寺,所以人称石头希迁。

  有趣的是,这个和尚上课也像扔石头。

  学生道悟问:曹溪的意旨谁得到了?

  希迁说:会佛法的人。

  道悟问:老师得到了吗?

  希迁说:没有。

  道悟问:为什么没有?

  希迁说:因为我不会佛法。

  又一次,有人问:如何是解脱?

  希迁说:谁捆住了你?

  那人又问:如何是净土?

  希迁说:谁弄脏了你?

  那人又问:如何是涅槃?

  希迁说:谁给了你生和死?

  这可真是掷地有声。

  再一次,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希迁说:你去问柱子顶端的龙。

  那人说:学生不会。

  希迁说:我更不会。

  不过石头希迁之后,倒真是人才辈出。

  比如烧木头佛像的丹霞天然。

  动不动就三十棒的德山宣鉴。

  再就是法孙德诚了。由于他住在船上,所以叫船子和尚,正如结庵石头的希迁叫石头和尚。

  这似乎有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其实不然。要知道,希迁的石头是宅基地,德诚的那只船却是谋生手段——他是靠摆渡载客过日子的。船钱大约是随喜,客人更是有一搭没一搭,所以有时还要打渔。

  可惜这就更不靠谱,半条鱼都没钓着的事情恐怕也时常发生,然而船子和尚却是满心欢喜。

  且看他的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很好!一无所获,满载而归。

  这不就是没有分别心,就是“不二”吗?

  难怪希迁才要说:我更不会。

  不会,就是会。

  没有,就是有。

  空空如也,就是满满当当。

  结论是:

  无所求,才有所得。

  那么,船子和尚得到了什么?

  佛心和禅意,还有诗和美。

  想想看吧!平静得就像镜面的水上忽然间一阵轻风吹过,所有波涛都随着眼前的浪花荡漾起来。这时驾着载满月光的空船飘然而去,岂非有成佛的感觉?

  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实际上,由于禅宗主张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就只能面向生活实践,尤其是面向大自然。因为自然界最不刻意,最无烦恼,因此最有佛性,也最接近佛家追求的无上正等正觉,正所谓:

  青青翠竹,总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般若读如波惹,不读班弱,意思是成佛所需的智慧或觉悟,也叫涅槃之道或菩提智慧。佛教认为,从苦不堪言的此岸,到达超越生死轮回,没有痛苦和烦恼的彼岸,叫波罗蜜多。这是只有通过某种特殊智慧才能够实现的,因此叫般若波罗蜜多。

  法身,当然就是佛的真相。

  般若和法身在一般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是琢磨不透的,禅宗却告诉我们事情其实非常简单。

  你想看见法身吗?

  春风里那青青翠竹就是。

  你想把握佛性吗?

  阳光下那郁郁黄花就是。

  般若智慧并不神秘,它就在你身边。

  而且,它就是美。

  不妨来看一则开悟偈: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偈子是一位比丘尼所作,法号不知,字面上的意思却不难理解:为了寻找春天的足迹,人们不惜走遍千山看尽万水。但是,当我们疲惫不堪回到家里时,却发现它就在自家院里,就在那满树梅花的枝头。

  这可真叫回头是岸。

  那就让我们把窗户打开,吹一吹凉爽的风。

  本节故事见《五灯会元》卷五

  本节引文见《五灯会元》卷五,《大珠禅师语录》卷下,罗大经《鹤林玉露》 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