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主诉腹部悸动、倦怠感、失眠的神经官能症患者
患者为三十一岁妇人。三年前被诊断为胃炎、胃弛缓症、神经衰弱等疾病。使用多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不知如何是好,遂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经邻居推荐,以汉方治疗作为最后手段而来诊。
患者身体削瘦,面色苍白,表情阴郁。由陪伴来的妇人搀着走进诊室。但是当诉说病情时,话却绵绵不断。主诉有严重倦怠感,食欲不振,吞酸噪杂。最担心的是腹部悸动,感觉在脐左侧形状如棒状的悸动,并有上迫心胸之势。因此,心情烦乱不安,平静不下来。有便秘倾向,月经规律,按期而至。脉浮小而弱,舌无变化。胸部听诊和叩诊,左侧有胸膜炎体征。
询问患者得知,三个月前曾患胸膜炎。腹诊,于右季肋下可触及肝脏下缘,从脐左侧至心窝部可触及黄瓜形状的悸动,全腹部呈软而凹陷的状态。此为典型的抑肝散加半夏陈皮之腹证。
但是,到此时为止,我并无使用抑肝散加半夏陈皮的经验,心里不踏实。考虑如果投予已用习惯的柴胡姜桂汤加吴茱萸茯苓是最简便的,但如果失去了这次的好机会,这种腹证的患者何时再能遇到便是未知数了。于是冒着失败的危险给予了十天量的抑肝散加半夏陈皮,只是因顾虑本来患者食欲不振,而方中却含有川芎之类药物,便又加味少许黄连。患者回去之后,我仍然在牵挂着什么,盯着病历记录,感觉信心不足。
十天过去了。患者以明朗的表情,轻快地走进了诊室。看到这种面部表情和姿态,我安心下来。患者像换了一个人,十天前阴郁的脸色不知在何处消失了,现在是明亮的。说是食欲增加了,夜里已能安眠。腹诊,先前的悸动全部消失,到处也没找到。腹部有弹力,脐部也有力度。
“悸动消除了吧”我说道,患者回答“悸动停止了,心里变得平静了,但是便秘还没好,请给调整一下药物吧”。尽管病情如此地好转了,但该患者期待很高,还是要求调整药物。可是此时没有必要拂逆患者的愿望,便对方药作了加减,待有了自然排便后,又给予了前方治疗。
其后患者的病情有或多或少的进退变化,有时停药,或又继续服药,来诊治疗约一年的时间。最近的几年完全恢复了健康。
即使这样,抑肝散加半夏陈皮如此显著起效的道理,我仍然不很明白。按照古方的治疗原则,对于这样的腹部悸动,应该用龙骨、牡蛎、桂枝、甘草等,但是使用并没有配伍这些药物的方剂如此迅速地消除了悸动,我很是惊奇。
龟井南溟(1743-1814,日本江户时期医家──译者注)曾把这种表现称为“肝木虚痰火甚之证”,但这种理论并不被现在人们所用。 汉方诊疗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