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根创立基因理论有一个大科学家,不但自己想象力丰富,还非常善于挖掘利用同事们的好点子,他的许多意义深远的思想都不是直接由自己提出来的,比如,在开展果蝇研究时,为了更好地把一些适合研究的人联合在一起,他采取了民主和不拘礼仪的工作方式,听任同事们研究一切设想。据他的学生穆勒尔回忆,这位大科学家虽然最善于利用他的同事和学生的思想成果,但却不独占研究成果,就连他的诺贝尔奖也拿出来和他的终身助手和同事分享,这位大科学家还承担了助手的子女受教育的全部费用。这位大科学家就是被誉为经典遗传学的泰斗、创立基因学说的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摩尔根(1866~1945年),出身美国的豪门大族,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热爱大自然,喜爱户外活动,经常四处游历,最终献身于探索自然的科学事业。
1880年,摩尔根考入肯塔基州立学院预科,后转入学院本部。1886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进入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院进修,主攻生物形态学,4年后获博士学位,此后在该领域颇有建树,成为一名年轻的博物学家。他曾随美国地质勘探队赴野外考察,期间对各种生物的性状发生兴趣,遂逐渐转入实验生物学研究领域。
那时,生物学已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1904年,美国的萨顿证明了染色体成对存在,每个配子只包含一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每条染色体携带多个遗传因子。到了1909年,丹麦的植物学家翰逊以“基因”一词替代以前的所谓“遗传因子”一词。“基因”的称谓由此而来。
为了进一步探索染色体中基因的存在状态和排列特征,1908年,摩尔根开始了著名的果蝇实验,专门研究这一课题。
~上图显示是如何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预测紫色花朵豌豆与白色花朵豌豆的杂交结果的。紫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杂交后第一代(即F1表现型)产生的花朵均为紫发色。但是当F1代自交后,杂交第二代(即F2表现型)则既有紫色花朵又有白色花朵,其比例恰为3:1。
摩尔根将捕获的果蝇在实验中的特定条件下加以培养,如让它们吃各种各样带刺激性的食物,使它们的产卵过程以及幼虫的成长分别在较高温和低温环境中完成,必要时对其进行紫外线照射以促其发生变异等。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摩尔根发现果蝇有4对染色体,但雌雄果蝇所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状况有所差异:雌配子产生时从母体细胞的4对染色体中各得一条,所以该种配子所含染色体相同,均呈棒状,而雄配子的染色体中只有3条相同,第4条为钩状。在此基础上,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的雌性果蝇体细胞中的4对棒状染色体完全成对,雄性果蝇的细胞中则仅有3对棒状染色体成对分布,第4对由1条棒状染色体和另外的1条钩状共同组成。摩尔根将区分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他由此得出结论:生物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1888年
中国大事记:北洋海军建成,以丁汝昌为提督,林泰曾、刘步蟾为左、右翼总兵。
·孟德尔遗传学说公诸于世·
1900年,荷兰人弗里斯、德国人考伦斯和奥地利人车尔麦克三个人各自独立发现了遗传学上的一个定律,即遗传的时候,基因是不融合的,而是各自分开,如果双亲都是杂种,后代就按照3显性1隐性的比例分离;每对基因的组合或分离都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但发表论文后,三个人都以为另外两个人剽窃了自己的成果,经过交流后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后来三个人又发现早在20年前,一个叫孟德尔的人就已经发现这个定律了,只是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已。三个胸襟宽广的科学家毅然宣布放弃发现该定律的荣誉,而将它让给了孟德尔。
1910年4月,摩尔根的实验又获得突破性进展。一次,他对一群红眼果蝇进行X射线照射,在子一代个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他随即让这只白眼果蝇与未经X线照射的红眼果蝇交配,结果完全符合孟德尔法则:子一代清一色地全是红眼果蝇,子二代的个体则出现分化,1/4为白眼果蝇,且全部是雄性,其余的3/4则为红眼果蝇。摩尔根对此分析后认为:眼色由一对基因控制,其中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
为了清晰地解释这一过程,摩尔根把雌性染色体称为X,雄性染色体为Y。他认为未经X线照射的果蝇的X染色体携带红眼基因,而Y染色体只携带性别基因,没有决定眼色的基因。在X线的照射下,其中的一只雄果蝇的X染色体生成了隐性白眼基因。子一代中雌蝇的两条染色体分别来自母方的X(带红眼基因)和来自父方的X(带白眼基因),最终显性的红眼基因性状得以表现;雄蝇的染色体组成是来自母方的X(红眼基因)和父方的Y(仅带性基因),也呈现红眼特征。子二代个体的眼色出现分化,按照孟德尔法则揭示的规律,红、白眼果蝇数量比为3:1,而且白眼果蝇均为雄性。
在实验的基础上,摩尔根整理出版了《基因论》一书,总结自己在基因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归纳了20世纪以来20多年的遗传学研究成就,标志着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成熟。 世界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