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资治通鉴故事

后汉隐帝信谗言诛大臣

资治通鉴故事 文若愚 2104 2021-04-06 04:41

  后汉隐帝信谗言诛大臣刘知远在临死之前把儿子汉隐帝托付给自己的亲信大臣。汉隐帝即位后,这些大臣不忘刘知远的嘱托,全心辅佐他。其中枢密使、右仆射、同平章事杨邠总理朝政;枢密使兼侍中郭威掌管军事;归德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管理京城治安;三司使、同平章事王章掌管财政。

  杨邠为人公正忠诚,专心公务,在家从不会客,以杜绝私下的请托。地方上的进献,有多余的他就献给汉隐帝。

  王章收税时苛刻严厉。按照以前的制度,每交一斛(古代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的土地税,要另外再交两升的“雀鼠耗”,就是指麻雀老鼠可能对粮食造成的损失,这其实是让民众承担政府保管粮食不力的责任。到王章当政的时候,“雀鼠耗”改名为“省耗”,民众需交纳量增加到两斗,竟然是过去的10倍。以前的制度,钱币的收入支付都以八十钱为一陌,王章以收入八十为一陌,支付七十为一陌,还为这种制度起名为“省陌”。当时的收入支付都是以陌为计算单位,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等价交换。后汉实行盐、矾、酒政府专卖制度,凡是违反专卖制度,不管涉案金额多少,王章都处以死刑。在王章的苛政下,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

  当时中原刚经历过战乱,政府与百姓的财力都很困难。王章搜集点滴之利,节省开支,以此来充实国库。发生地方叛乱后,军队的军费和对立功将士的赏赐没有短缺过;叛乱平息后,财政还有剩余,国家因此比较安定。

  史弘肇掌管京城治安,把京城治理得路不拾遗。但是,史弘肇为人极为残忍。他在京师掌管治安,巡逻时抓到罪犯,不管罪行大小,也不管法律如何规定,全部就地斩首。为了获得口供,无论什么残忍地手法他都采用,而且几乎每天都杀人。虽然京师盗贼绝迹,可冤死的无辜平民也不可胜计,但无人敢申辩。史弘肇特别痛恨文官,常说:“文官最让人难以容忍,常骂我是走卒。”

  一次,王章请朝中大臣吃饭,大家喝酒划拳,史弘肇不懂怎么划拳。他身边的官员阎晋卿就教史弘肇。宰相苏逢吉就跟史弘肇开玩笑说:“身边有姓阎的,不怕罚酒啊?”史弘肇的妻子就姓阎,以前是在酒家的妓女,史弘肇以为苏逢吉讽刺他,极为愤怒,要打苏逢吉,苏逢吉赶快跑了。史弘肇拿剑要去追,想杀了苏逢吉。杨邠哭着苦劝史弘肇,才把冲突止住,但从此以后文官和武官之间的矛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汉隐帝长大后,喜欢任用身边的亲信,太后的亲属也干预朝政,但都受到杨邠等人的抑制。汉隐帝和太后想任命太后的弟弟李业当宣徽使,杨邠和史弘肇不同意,李业因此极为痛恨杨邠等人。而汉隐帝身边的一些宠臣如阎晋卿、聂文进、匡赞、郭允明等人,虽然很受汉隐帝宠信,但因为杨邠等人的缘故,长期升不了官,对杨邠等人也怀恨在心。

  汉隐帝刚服完了三年之丧(儒家礼仪,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就开始听音乐,还赐给艺人锦袍和玉带。史弘肇知道后发怒说:“将士们在边疆出生入死还没得到这样的赏赐,你们这些艺人靠什么得到这样的赏赐?”于是就把这些赏赐都没收充公了。

  汉隐帝想立自己宠爱的妃子耿夫人为皇后,杨邠认为太快了。耿夫人死后,汉隐帝想用皇后的礼仪安葬耿夫人,杨邠还是不同意。汉隐帝凡事想自己拿主意,不想听大臣的。一次杨邠、史弘肇在汉隐帝面前商议事情,汉隐帝说:“仔细一些,别让人家说闲话。”杨邠说:“陛下你不用说话,有我们在。”汉隐帝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身边的亲信看到汉隐帝与杨邠等人有矛盾,就趁机向汉隐帝进谗言说:“杨邠等人大权独揽,早晚要谋反。”汉隐帝相信了。汉隐帝晚上听到作坊打铁的声音,以为杨邠等人手下正在赶制兵器,做谋反的准备,一夜没有睡着。

  苏逢吉和史弘肇有仇,经常从中挑拨。在手下亲信和苏逢吉的挑拨下,汉隐帝下了杀杨邠等人的决心。他和李业、阎晋卿、聂文进、匡赞、郭允明等人商量好计划后,去向太后报告。太后不同意,劝汉隐帝不要这样干,汉隐帝不听太后的劝告,决心行动。他在朝堂上埋伏军队,在杨邠、史弘肇和王章上朝时处死了他们,接着又将其亲属、党羽甚至仆人都一并杀害。当时执掌军队的郭威正在边境抵御契丹,汉隐帝派人杀害了郭威的全家。

  汉隐帝不知道他的后汉王朝全靠这几个大臣支撑才不至于灭亡,他杀这几个大臣就是自毁长城。而汉隐帝自毁长城的行动终于把自己毁了,全家被杀的郭威带领军队向汉隐帝兴师问罪,汉隐帝被乱兵所杀,年仅19岁。 资治通鉴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