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化全知道

中国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全知道 文若愚 2070 2021-04-06 04:41

  中国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主要舞蹈分类:自娱性舞蹈、宗教祭祀舞蹈、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等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舞蹈更是产生在有文字的记载之前。伟大的舞蹈场景,体现了勇敢勤劳的中华民族与自然共生共处,生命的欢悦和激情,随着历史画卷的徐徐展开,中国舞蹈发展出一整套成熟的类型,并确定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中国舞蹈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可以分出多种类型。

  在这些缤纷多彩的舞蹈类型中,我们可以发现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舞蹈的民族风格是民族性格的艺术体现,从一个民族的舞风中可以清晰地看见这个民族的个性。由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区域环境甚至人种特点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舞蹈在舞蹈动作、舞蹈场合、舞蹈服饰等方面显现出诸多差异,或热烈欢快,或委婉哀怨,或奔放粗犷,或轻盈柔美,或天真烂漫,或温文尔雅。中华民族幅员辽阔,舞蹈的百花园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透过中国舞蹈的地区和时代差异,我们发现,流动圆曲的生命之美是中国舞蹈的共同特点。

  乐舞飞天 壁画

  画中飞天形象衣袂飘飘,线条优美,有一种真实的飞舞感。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圆是宇宙最完美的形式,中国舞蹈对这一点的阐释可谓完美。就像太极拳一样,古典舞蹈也有一个重要的动作——云手。上肢不停地画圆,大圆套小圆,动作不停顿,如万物在宇宙中不停地流转,很难分清哪个动作是最典型的或最重要的。类似这样的动作在中国舞蹈中屡见不鲜,例如风火轮、小五花、乌龙绞柱等。

  此外,在舞台的空间处理上,圆曲之美也被重视。欧阳予倩曾经说过:“京剧的全部舞蹈动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圆的……是画圆圈的艺术。”我们看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步法,以某个点为中心的画圆动作层出不穷,例如走马、划船、交战等,甚至一个演员走上前台往往是先画一个圈再回到大概起点的位置。从原始舞蹈到汉唐舞蹈,从古典乐舞到民间秧歌花鼓,可以说这种流动的圆曲形式是中国舞蹈的美学根基。正是不停顿的流动造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整体效果,铸就了中国舞蹈的精魂。

  不论书法、绘画、舞蹈,中国艺术对于抽象出来的线条始终怀有特殊的感情。在西方艺术执着于写生与模仿的同时,中国摒弃了模仿而转向写意,从天地万物中抽象出流动的线条。得鱼忘筌,得意忘言,飞舞的线条瞬间沟通了天地与人,艺术也早早脱离蒙昧阶段而走向成熟。在中国舞蹈和戏剧中,不经意间的红绸飞挥,那飘散的线条,使观众身临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没有翅膀,衣袂飘飘的线条却营造了比西方绘画中的天使更加真实的飞舞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繁华落尽,始见真淳,中国舞蹈早早走出了错彩镂金的阶段,恰似出水芙蓉,在空白中书写流畅的线条,“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流动圆曲的中国舞蹈无疑是轻盈的,同时也是鲜活的。宗白华先生曾经论断:“‘舞’是中国一切艺术的典型。”舞蹈高度的韵律感,对于秩序和理性的强调,还有对于生命旋转的热情,正是生生不息的宇宙的象征。中国舞蹈是这样一种美妙的形式,严谨的秩序化作流动的音乐,成为浩浩荡荡的生命韵律,使人从感情中抽身而退,从艺术境界提升到天地境界。难怪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赞叹:“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舞者的律动是与宇宙的脉搏共振的,艺术最后回归了“天道”、真理,并且赋予“道”以鲜活的生命感,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通过轻盈、流动的中国舞蹈,我们可以透视到中国哲学的生命感,“舞”正是中国哲学最直接的和不经意的流露。

  从舞蹈中,我们分明可以领悟到中国文化中鲜活的生命气息和内在超越感。张旭见公孙大娘舞而悟笔法,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继而画成,艺术形式之间、艺术与真理之间都是相通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灵动飞舞的中国形象,像舞蹈一样“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不正是中国诗人、艺术家和哲人最高的人生理想吗?书法和绘画中遍布飞舞的线条,庄严的宫殿上少不了飞檐的点缀;在中国园林的亭台楼榭憩息,天地万物无不了然于胸。中国“舞”的生命律动无处不在,而这绝不是偶然。 中国文化全知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