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化
米文化
核心内容:中国米文化的起源、发展、米饭的
主要制作方法和米粥的食疗作用
早在7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随着农耕技术的提高和推广,水稻的种植也更加普遍,并出现了很多新品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就记载了10种水稻的品名。到了汉代,稻谷种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仅《齐民要术》一书中,就记载了36个品种。
到唐代时,广东已经出现了双季稻。明代的稻谷种植技术开始渐趋成熟,稻谷的种类也是籼、粳、糯分明,早、中、晚齐全,并出现了有关水稻栽培和品种方面的著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乃粒》中有这样的记载:“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长粒、短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由此可见,明代时的稻谷种类已经十分丰富了。
到了现代,稻谷的种植和品种更是发展迅速,中华大地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在品类上,除了一般的籼米、粳米、糯米之外,还出现了很多闻名遐迩的名品,比如说苏南粳米、常熟鸭血糯、天津小站米、湖南的颗砂御米、四川的寸谷、浙江的蒸谷米、山东的曲阜香米、广西的东兰墨米、江西石城贡米、北京的京西米、辽宁的盘锦大米等。
随着稻谷生产的发展,稻米的加工技术也不断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米文化的发展。在稻谷生产和稻米加工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米食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米饭和米粥。在《汲冢周书》中有“黄帝始蒸谷为饭”的记载,但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米饭的历史应该要更早一些。春秋战国时期以前,米饭的制作方法一般都是蒸,而且蒸饭也是当时长江流域居民的主食。
《耕织图册·收刈》清
战国之后,米饭的制作方法开始丰富起来,有蒸、煮、捞等。制作方法的差异再加上配料的不同,使得米饭的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在广东等地有一种青粳饭,是用白粳米浸在南烛木叶及茎皮煮取的汁中,待米上色后蒸熟晒干,然后再浸汁,再蒸,再晒干,经“三蒸晒”而成。青粳饭本是道家食品,后来又被佛家所用,大多在四月初八浴佛节的时候制作。李时珍说,食用青粳饭可以“不饥,益颜色,坚筋骨”。
在北京、东北等地的民间,流行一种包儿饭,也有人称其为菜包、菜团子。早在明代,包儿饭就已经很流行了。据《明宫史》记载:“(四月)又以各样精、肥肉、姜、葱、蒜剁如豆大,拌饭,以莴笋大叶裹食之,名曰包儿饭。”相传包儿饭是努尔哈赤带兵打仗时,当地的妇女为了方便兵士行军打仗给他们带在路上吃的,后来就成了一种富有特色的满族食品,并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粥的历史与饭差不多,但相对饭来说,人们对粥似乎更感兴趣,因为粥不仅可以果腹,而且还可以强身祛病、益寿延年。宋人张耒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苏轼也有类似的看法:“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由此可见,古人对粥是十分青睐的。
古人早就发现了粥的食疗作用,将不同的材料与米同熬成粥,即可发挥不同的食疗作用。比如说莲子粥“益精气,强智力,聪耳目”;鹿尾粥可“大补虚损”;燕窝粥“色白治肺,质清化痰,味淡利水”等。现代人也非常注重粥的养生功效,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养生粥谱即是很好的证明。在熬粥的时候,古人的一些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如清代黄云鹄的《粥铺》中说:“水宜洁,宜活,宜干。火宜柴,宜先文后武。罐宜沙土,宜刷净。米宜精,宜洁,宜多淘。上水宜稍宽,后毋添……”
除了米饭和米粥以外,米制品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如米线、米粉、元宵、粽子、米糕锅巴、米酒、粑粑、饵块、炒米等。米制品虽然是生活中的常见食品,但也有不少米制品和节日挂上了钩。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要吃米糕,寓意“百事皆高”;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农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相传这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这些节日的出现无疑对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米文化也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文化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