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国文化全知道

舞蹈的动作、语言及构图

中国文化全知道 文若愚 3975 2021-04-06 04:41

  舞蹈的动作、语言及构图

  舞蹈的动作、语言及构图

  核心内容:舞蹈动作、语言、构图的基本知识及相互关系

  一段优美动人的舞蹈作品给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让观者的心灵和眼睛都受到震撼。但是舞蹈的编排者和表演者在最初的时候,是如何来构思、营造,把自己的想法变成舞蹈的呢?这就需要在了解舞蹈发展的梗概之外,窥探一点舞蹈内部的知识。首先需要的是把完整的舞蹈拆开,像庖丁解牛一样,了解它的经脉骨骼构架。

  一首乐曲由基本的音符组合而成,一篇文章由字词排列而成,一段舞蹈也是靠人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只是舞蹈中的人体动作不同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它经过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化。同样来源于生活中的舞蹈,经过不同民族的艺术处理,就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类别的舞蹈。生活中的跳是很随意的一个动作,人们为了跨过一条小沟壑或是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而情不自禁地一跃而起。但是芭蕾中的跳,通常是要求脚要绷直、腿要外开,跃起要快捷,落地要轻,突出的是轻盈之美。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跳,就比较强调在跳前的起法、在空中造型的停留时间尽量延长,跳后落地除了要求稳定性外还要求亮相造型的美。同样一个简单的跳,成为舞蹈动作后,就有了不同的规定,传达出不同的意义。舞蹈演员要经过学习、训练和反复的实践才可以掌握和运用。

  舞蹈发展到现在拥有丰富的动作,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是对人的各种自然形态的生活动作和情感动作进行艺术的概括和美化。就如前面举的例子中人在生活中的跳要变成舞蹈动作,就会根据舞蹈种类的不同特色变成芭蕾的跳或者中国古典舞中的跳,或者其他舞蹈种类的跳。但是无论哪种舞蹈中的跳,表现的情绪或许和生活中随意一跳的含义相同,但是表现的形式都已经过了艺术化的改变。布依族根据织布的动作编出了纺织舞;中国的民间舞蹈扭秧歌来源于人们在田间插秧时的动作,由于怕踩坏可秧苗,人们的脚步不停变换,就形成了在秧歌中的进三退一的步法;西藏的舞蹈中有很多人们打夯的动作;在舞剧《兰花花》里,兰花花与杨五哥分别从两处出场后,到台中间相会,但是见面之后,二人立即后退拉开一定的距离,这是那个时期中国农村青年特有的表现感情的方式。在各个民族的舞蹈中,都会有这样的直接来源于生活中动作的舞蹈。

  舞蹈家戴爱莲

  《蛇舞》是《鱼美人》中一个片断,描述了美女蛇遇到一个猎人,千方百计想俘获猎人的感情,但最终由于猎人的警觉而失败。戴爱莲用女性演员的软度和柔韧性,恰到好处地体现蛇盘的技巧和意境,刻画出一个妄想成功、怀着幽怨和失意的美女蛇形象。

  第二是对自然界中花、鸟、鱼、虫和各种景物的动态形象的提炼和加工;主要是用模拟和象征,借助动物、植物或者其他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情感、思想或性格特征。蒙古族的舞蹈中有许多马的奔腾或鹰的翱翔的动作,鹰和马是草原人最喜欢的动物,模拟它们的动作舞蹈表现了蒙古族人们豪迈粗犷的性格。傣族舞蹈中,孔雀舞居于最高的地位,在舞蹈中,舞者模仿孔雀飞翔、饮水、休憩等种种动作,表现的是傣族人民对吉祥、和平、幸福的企盼和善良、聪慧、美丽的审美追求。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卧鱼”、“扑虎”、“商羊腿”、“鹰展翅”等动作就是从动物的形态中受到启发,演化而来的。杨丽萍等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中大量的舞蹈动作就是对树的种种动态的模拟。

  第三是对人体内在的动作潜能的深入挖掘和高度发挥;这是高技能的舞蹈技巧动作。比如单腿多圈旋转、空中翻滚、后下腰、涮腰,等等。这些动作在舞蹈中经常出现,但是普通人是做不出这些动作的。专业的舞蹈演员经过训练,娴熟地表演这些动作,展示了人体无限潜能的姿态之美。人的骨骼不会一节一节的运动,但是杨丽萍女士在她的《雀之灵》中,双臂和手指的节节运动,或像波浪一浪一浪地漾开,或像鸟在空中展翅飞翔。这些高技能的舞蹈动作使舞蹈的表现力得到了更大的空间,给观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第四就是根据人体律动的发展变化繁衍出人们所需求的舞蹈动作。这是舞蹈动作的专业研究人根据“人体律动学”的理论,发展组合成可以产生不同“力效”的各种动作。

  舞剧《鱼美人》剧照

  舞蹈动作就如同语言中的词汇,掌握和储存丰富的舞蹈动作,才可以对要表达的情感、所要塑造的人,给予最细腻、贴切的阐释。对于一个舞蹈作者而言,要丰富舞蹈动作的储存,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中国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世界各国的舞蹈文化和丰富多彩而又变动不息的生活都是他们采掘自己的舞蹈动作的宝矿。对于普通的舞蹈爱好者而言,了解一些舞蹈动作的知识,在欣赏舞蹈的时候,理解得会更深刻一些,对于中国、对于人类的珍贵的舞蹈文化遗产业是一种珍惜和保护。

  舞蹈语言是舞蹈存在的方式和主要的表现手段。巧妙地运用舞蹈语言可以表现深刻的主题和令人震撼的思想,同时又是令人目眩神迷的动态和形式。

  仿唐乐舞《霓裳羽衣舞》

  相传唐玄宗梦游月宫,见到仙女们穿着云彩和羽衣在空中飞舞,醒后据记忆写下音乐,命贵妃杨玉环和乐舞蹈。在表演上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形体上讲究圆、曲、美。

  舞蹈语言和舞台布景、灯光、道具形成一幅幅动态的舞蹈画面,不同的舞蹈画面在变化、流动中把舞蹈语言所表达的情意展现出来。这舞蹈画面也就是舞蹈的构图。构图原本是美术用语,作用在于把要表现的人、物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协调、完整的画面。这一词语被广泛地运用到舞蹈、建筑、设计、摄影、电影等领域中。舞蹈和绘画、雕塑同属于造型艺术,舞蹈的构图就和绘画、雕塑的构图有许多的共通之处。人们常说舞蹈是运动的绘画,雕塑是凝固的舞蹈。

  有一个例子可以恰当地说明舞蹈和绘画、雕塑三者之间的亲密关系。1956年,罗马尼亚的“云雀”民间舞蹈音乐团来华访问演出,其中一个舞蹈名为《陈列馆中的名画》,舞蹈从闭馆前开始,当管理员离去,夜幕降临后,五幅画中的人物纷纷走出画框,开始翩翩起舞。有甜蜜的爱情之舞,有欢快的群舞,也有恶人逞威风的舞蹈,大家热闹了一夜,在天亮之前才不得不回到画中。陈列馆又开馆了,参观的人们涌进来……舞台上的画面是由画框和人物的各种造型姿态形成的构图组成的。他们静止时是一幅画,活动起来就是一台舞蹈;画框中的每个人在静止时,单独看起来也就是一个雕塑。这支舞蹈,把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的构思,完美地统一在舞蹈的艺术形式之中。

  “三道弯”

  “三道弯”特指在舞蹈动作中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我国民间舞蹈呈现出纷繁的三道弯舞姿造型。

  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秧歌中的“扭”把汉族民间舞形态形象地勾勒出来。

  藏族舞蹈中的“弦子舞”的突出特点是流畅圆润、舒展、抒情,膝部动作连续不断,既松弛又有控制的微颤是其动作核心;上身与胯部轻微连续地逆向横移,加以头部的配合形成微妙的晃动,引发舞姿连接动作的“三道弯”,使女性越发娴美。

  朝鲜族的舞蹈形态主要是手足同时运动,其中轮回舞的动作有“扭与拧”、“前后翻”、“左右旋转”等,这种手臂与身体形成的三道弯进而发展为太极形和螺旋形。

  满族的舞蹈风格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腰身扭转三道弯,托耳奔马拉弓箭,摸鬓托肋单举手,举额齐眉有曲线。”这就是说满族舞蹈的胯部起着承上启下的轴心作用,它通过头、胸、脖和腿部,使身体形成S形。

  舞蹈的构图也与绘画构图的基本原理一致,从绘画的构图中可以吸取营养,丰富舞蹈的构图。舞蹈中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构图各不相同。舞蹈构图除了充分调动演员的姿态以及改变演员之间的空间关系外,还与背景、道具、灯光设计等配合。现在的舞台表演尤为注意灯光的设计。不同颜色的灯光、不同形态的灯花以及利用明暗不同的光区,都给舞蹈的构图增加了新的元素。在杨丽萍的舞蹈《雨丝》中,开场蓝色的光线、灯光套出的大小圆圈和她的表演,形成了一幅雨天的景象。在结尾,蓝色的光变成了金黄色,在这暖暖的光中,杨丽萍以抬腿迈步的姿态定格。这样的舞蹈构图,给人留下有形有色的印象。 中国文化全知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