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区分布
中国茶区分布
高山为何出好茶
高山出好茶的奥妙就在于其生态条件满足了茶树的生长习性,具体表现在:高山森林茂盛,光照时间短,茶叶含较多的氮化合物;高山多雾,红光、黄光增强,茶叶所含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较多;高山海拔高、气温低,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含量较高,而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较低,降低了茶叶的苦涩味;高山湿度高,茶叶纤维素少,可长时间保持鲜嫩。
中国茶区分布非常辽阔,东起台湾省东部海岸(东经122°),南至海南省榆林(北纬18°),西至西藏自治区易贡(东经95°),北达山东省荣成县(北纬37°)。东西跨经度达27°,南北跨纬度达19°,生产茶叶的地区多达21个省(区、市)、上千个县市,茶园面积达110万公顷。
中国茶区按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三个级别:三级茶区是最基层的单位,按各产茶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二级茶区是中层管理单位,按各产茶省(区)划分,主要作用是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一级茶区属全国性划分,是最高层次的茶区单位,主要作用是进行宏观指导。中国共有四个一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云南玉溪峨山高香生态茶园奇美的景色,这里数千亩茶地年产优质普洱茶近千吨,还出产云南十大名茶之一的峨山银毫。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具体位置是大渡河以东,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包括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和西藏等省,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西南茶区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地形相当复杂,其中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有多种土壤类型,其中四川、贵州以及西藏东南地区土壤以黄壤为主,云南中北地区多为山地红壤、赤红壤和棕壤。西南茶区的地质、气候条件都适合茶树生长,可栽培的茶树种类较多,包括灌木型茶树、小乔木型茶树和乔木型茶树。该茶区出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茶树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具体范围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华南茶区的土壤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土壤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其特点是水热资源丰富,且全区茶园大部分土地有森林覆盖。中国许多大叶种茶树都集中在这个茶区,包括乔木型和小乔木型的茶树,出产的茶叶适宜制作普洱茶、红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具体范围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是中国的主要茶叶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江南茶区地形大多是低丘陵地区,也有少高山,海拔在1000米以上,如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福建武夷山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土壤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壤。该茶区种植的茶树,除了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外,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该茶区出产的茶叶适宜制作乌龙茶、绿茶、花茶等名茶。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主要生产绿茶。具体位置是东至山东半岛,南起长江,西起大巴山,北至秦岭、淮河,包括山东东南部、陕西东南部、甘肃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江北茶区是中国最北的茶区,所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区土壤多为黄棕土,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偏高,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年降水量较少,为700~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气候较好,也有不少名茶,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不过,虽然中国茶园的总面积很大,但是单位茶园面积的产量却不高,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说明中国茶树种植水平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中国茶叶制作水平也有待提高,中国每年生产的茶叶多达60万吨,但名茶、优质茶的产量却只占总产量的11%。因此,只有茶树的种植水平和茶叶的制作水平提上去,中国的茶业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中国文化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