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基因疗法
※ 241 基因疗法
威廉·弗伦奇·安德森(William French Anderson,1936— )
1990年
血友病是X染色体中某处基因变异导致的。血友病患者被割伤后会大量出血。图中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她把血友病基因遗传给了很多王室成员。
孟德尔遗传学(1865年)、先天性代谢缺陷(1902年)、镰状细胞贫血症病因(1949年)、DNA的结构(1953年)、自身免疫疾病(1956年)、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1957年)、纳米医学(1959年)、癌症基因(1976年)、表观遗传学(1983年)
很多疾病都源自人体基因的缺陷,而基因作为人类的遗传单元,能够控制眼睛颜色、癌症和哮喘易感性等性状。比如,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由于体内某个基因的DNA序列发生了一处改变,其产生的血红细胞就变得不正常。
基因疗法的历史还很短,它通过向人体细胞中插入、改变或者移除基因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在其中一种方法中,会用到改造后的病毒,这种病毒中含有一段对人体有益的基因。病毒会把这段基因插入一个有缺陷的人体细胞中(通常是插入细胞中DNA的某个随机位置),之后这段新的基因就能产生功能正常的蛋白质。如果改变的是精子或者卵细胞,那么这种改变就会遗传,这会给人类带来深远的伦理影响。
美国于1990年批准进行了首次基因疗法,治疗了一位患有腺苷脱氨酶缺乏症(此病患者极易感染)的四岁女童。美国研究者威廉·弗伦奇·安德森和同事首先从女童体内取出一些白细胞,向这些白细胞中插入她缺少的基因,之后又把处理后的白细胞重新植入女童体内,希望这些细胞能够产生她需要的酶。尽管细胞安全生成了所需的酶,但是这些细胞没能继续繁殖出健康的新细胞。后来,基因疗法成功用于治疗腺苷脱氨酶缺乏症、其他形式的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艾滋病(通过基因改造T细胞来抵御HIV病毒)和帕金森病(缓解症状)等。尽管如此,这种疗法在某些病例中仍有危险。因为病毒把基因插入宿主细胞后有时会扰乱基因的正常功能,例如令免疫缺陷研究中的儿童患上白血病。此外,基因的病毒载体(或者包含新移植基因的细胞)也可能被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导致治疗失效,最糟糕时患者还会死于强烈的免疫排斥。 医学之书:从巫医到机器人医生,医学史上250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