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心理学之书:从萨满教到神经科学前言,心理学史上的250个里程碑

  ※ 059.性心理障碍

  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40—1902)

  1886年

  克拉夫特—埃宾在他的著作中创造了“施虐狂”与“受虐狂”两个词。人们发现,原来异常的性行为是非常普遍的,只不过人们通常隐藏这些行为。

  金赛报告(1948—1953),人类的性反应(1966年),性向流动性(2008年)

  术语“施虐狂”指从对别人实施性暴力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受虐狂”指通过自己接受暴力而获得快感。这两个词因德国精神病学家理查德·冯·克拉夫特—埃宾的著作流行起来。在克拉夫特—埃宾的年代,德国正在失去文明硕果并逐渐退化,他认为这是不道德行为的结果。克拉夫特—埃宾并不孤独,当时的许多精神病学家与医生都警告了这一情况。他们以这种方式预告了20世纪早期优生学的出现。

  克拉夫特—埃宾认为,最令人烦心的是,性病理行为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他决心对这种病理行为进行分类,并编制相应的疾病目录。他还决心通过非常生动的案例描述,来警告与震慑他的所有读者。但事实很可能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也就是说,其中的一些描述反而激发了男性对非法性行为的想象。

  在研究了两百多个案例后,克拉夫特—埃宾解释了性病理学的起源及致病原因。他将异常行为分为几个大类,包括纵欲、性欲不足与性欲倒错。后来,他又将其分为同性恋与双性恋两类。他关于同性恋的作品独树一帜,特别强调了其生物学基础。

  1886年,克拉夫特—埃宾出版了《性心理疾病》第一版。该书出版后,他收到了许多并非精神病院病人的普通大众的来信。这些人之所以写信,是因为他们从克拉夫特—埃宾的书中学到,他们并不是唯一的施虐狂或受虐狂病症患者。有人说克拉夫特—埃宾关于性心理病理学的分类,协助这些人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性别认同感。他的案例分析使这种行为似乎变成了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再像以前一样,纯粹是一种罪恶。(杨文登 译) 心理学之书:从萨满教到神经科学前言,心理学史上的250个里程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