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唐氏综合征
※ 045.唐氏综合征
约翰·朗顿·唐(John Langdon Down,1828—1896)
1866年
艾德蒙·埃文森(Edmund Evans,1826—1905)绘于1854年的版画,画中描绘的就是英国萨里专门为智力缺陷者服务的皇家厄尔斯伍德白痴收容所。约翰·朗顿·唐曾于1858年在此处担任医学主管。
道德疗法(1788年),阿韦龙野人维克多(1801年)
智力缺陷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有3条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将导致这种缺陷的原因称为“21三体”(trisomy 21)。其病症则称为“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那么,这一术语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白痴”(idiocy)一词被广泛使用,用来描述具有一系列心理缺陷的人们。英国外科医生约翰·朗顿·唐想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分类,以便更好地护理这些人。唐是一个药剂师的儿子,成为药剂师似乎是他的宿命。但他优异的成绩使他有机会进入医学院学习。尽管他在伦敦有着辉煌的职业前景,唐还是于1858年选择去担任皇家厄尔斯伍德白痴收容所(Royal Earlswood Asylum for Idiots)的主管。在收容所里,病人的能力都非常差。1866年,唐出版了新的基于种族类型的白痴分类理论。当时(至少在19世纪是这样),许多智力缺陷的病人,面部特征看起来都会使人联想到亚洲的蒙古人种。唐把这种病症称为“蒙古症”(mongolism)。接近一个世纪里,这个词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直到1961年,一群医生写信给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请求放弃使用这一带有种族歧视的词。后来,这一病症的名称就被改为了我们今天熟知的另一个新词,即“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唐在厄尔斯伍德的努力,反映了人们对发育迟缓病人的治疗哲学的改变。法国内科医生让—艾蒂安·埃斯基罗(Jean-étienne-Dominique Esquirol,1838)以及爱德华·塞金(édouard Seguin,1844)都开始奔走呼吁,很多心理缺陷者的情况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善的。他们宣称,至少,我们能把这些病人从监狱与贫民区解放出来。在美国,改革家罗西亚·迪克斯(Dorothea Dix)就曾试图为那些低能儿提供特殊教育。
唐、塞金、迪克斯等人的工作都向我们表明,那些有智力缺陷的人的生活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杨文登 译) 心理学之书:从萨满教到神经科学前言,心理学史上的250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