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处是横铁厂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厂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全厂生产工艺管理,年度科研技改项目计划的编制,新产品、新工艺技术的试研、评定、推广;负责制定主要生产车间的原料、成品、半成品的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对生产中出现的重大技术和产品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企业技术交流和技术进步,开展技术基础管理,抓好全厂标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建厂初期,横钢技术管理工作主要立足于铬铁生产前的技术准备,着重对冶炼、化验等生产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工作。1960年全厂只有四名技工。面对这种情况,先后输送267人到上海等钢厂培训。1963年和1964年又先后派了157人赴吉林铁合金厂学习铬铁生产及援阿镍铁冶炼工艺,化学分析技术。以后,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培养技术人员还有历年分配来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据统计,至1983年全厂有技术人员12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124人。
1960年至1989年横铁厂主要科研成果和铁合金钨丝生产工艺的改革,共计133项。其中三分厂铬铁真空处理,河砂精炼硅铬和硅铬堆底法等,对提高铬铁的产量、质量、降低能耗等,起了重要作用。1972年、1973年对一分厂两座8000千伏安矿热炉进行改造,生产硅铬合金、碳素铬铁等,使横铁铬系铁合金生产配套成龙,解决了铬铁生产中的“无米之炊”。
1979年一车间硅铬摇包炉外脱碳装置,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第奖。同年,以横钢为主设计、施工和安装的三分厂303#炉、304#炉和一分厂三吨氧气顶吹转炉投产成功,成倍扩大了铁合金生产能力。1985年至1989年一分厂、二分厂原料系统应用和中子测水仪——微机控制上料新技术。
围绕产品质量控制、检验工作,化学分析工作不断试研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从投产时的经典分析法,逐步改为准确快速法。至今,主要的已有10余项用于生产,切实做到既为生产服务,又严格把好质量鉴定关。
在技术管理自制度上,1960年12月上旬,制定了《3000千伏安电炉操作规程(草案)》,并在开炉投产后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各项技术管理到制度逐步建立。“文革”期间,规章制度遭到了破坏。1977年以后,得到恢复。1982年以来,先后修订、增订了《技术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细则》和各种工程技术操作规程等,大大地促进了群众性的科研活动。
1985年至1986年全厂提出合理化建议与科技项目27条,评出3-5等奖15项,创经济效益达100万元,颁发奖金4315元。1987年至1988年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95条,评出25项2-5等奖,创经济效益130多万元,颁发奖金8290元。其中水泥分厂立窑消烟除尘装置,一分厂的101#炉转炼硅铬两项获二等奖,报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审批备案。
近年来,横铁厂注重收集国内外技术情报,组织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建立科技情报网五个,1983年1月横铁厂与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浙江省冶金研究所,受冶金部钢铁生产技术司的委托,进行粉矿球团预还原冶炼高碳铬铁的试验,于1985年11月经过部级鉴定,获冶金部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底,横铁开始学习贯彻企业管理标准化,搜集和制订了各类标准。至1989年底共搜集制订并已在使用的技术标准1245个,管理标准220个,工作标准173个。1985年5月经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杭州市标准局对横铁标准化单项整顿验收,达93.5分。1987年12月通过验收(由浙江省冶金公司,省标准局、省冶金产品质量监督站等联合验收组),横铁生产的铬铁产品获采用国际标准合格证。1988年10月,被浙江省计经委、省标准局授予采用国际标准先进企业。 横钢誌企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