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我脑子一转,突然间就想到了网上说过的三山镇神秘习俗。
于是乎我借着了解历史的由头问了一下老太太。
老太太想了一会,也没觉得我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所以借着火车上无聊的时光,就给我讲了一个很早之前流传在三山镇的故事。
清朝末年,三山镇还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小镇上面有一个年轻人,十年寒窗之后终于考上了秀才。
在那个年代考上秀才,虽然不至于说跟一两百年前一样能够做个大官,可也正儿八经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秀才姓冯,经常性的穿着一袭长衫,捧着书本在家中的书房念书。
那个年代的读书人不是很多,于是乎在姓冯的青年考上秀才之后,镇子上的许多少女都对秀才产生了仰慕之情,这其中就有三山镇大财主的女儿。
女孩姓李单名一个婉字,二八年华的小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冯秀才那一袭长衫轻摇纸扇,翩翩少年的模样确实迷住了女孩。
李姑娘也从小算是饱读诗书,虽说在那个年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才是基本,可李姑娘的家中却很宠她,于是乎小小年纪的她便已经通古博今。
情窦初开的李姑娘在手帕上写了一首诗,借着夜色将手帕丢进了冯秀才的书房当中。
手帕上的字很好看,轻灵之中带着一丝秀气,那一首行书确实是神韵十足。
手帕上的诗是那首千古绝句,女孩坐在自己的家中窗前,用毛笔轻轻地写着。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冯秀才早就对李姑娘暗生情愫,只是苦于自己是个穷秀才出身始终无法表明自己对李姑娘的爱意。
在接到李姑娘的情诗之后,冯秀才暗自欣喜了一整夜,思量许久之后,他也写了一首诗送给李姑娘。
冯秀才在自己贴身的纸扇上题了一首诗。
十里平湖霜满天,翠翠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两个互相爱恋的年轻人,在四月初八的这天晚上私定终身,而这一天也恰巧是李家大老爷的生日。
生日那天,李家大老爷知晓了冯秀才和李姑娘的事情,李老爷勃然大怒!
他觉得自己家姑娘怎么能够嫁给一个穷秀才,可李姑娘却是铁了心的要跟冯秀才过一辈子。
李老爷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宠爱,再加上始终执拗不过女孩刚烈的性子,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将女儿嫁给了冯秀才。
不过李老爷却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冯秀才必须入赘李家,做李家的上门女婿。
冯秀才本身就父母早亡,这些年也一直靠着官府的周济才得以维持生活。
冯秀才原本不想入赘李家,却也不想让自己的妻子嫁过来之后,跟着自己挨饿受穷。
于是冯秀才在考虑了良久之后,终于还是决定入赘李家。
二人结婚之后,刚开始的时候,李姑娘对冯秀才确实是百依百顺,事事都依着冯秀才、
甚至拿出家中的钱供冯秀才读书,让他继续参加科举,将来做个官,也好光明正大的在李家扬眉吐气。
只是现代社会的上门女婿尚且不好当,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李姑娘对冯秀才好的时候,家中的下人也对冯秀才恭恭敬敬,李老爷子看在姑娘的面子上对这个姑爷尚且还过得去。
只是两年之后在李姑娘生下了一个儿子以后,李大老爷却一定要让外孙跟着自己姓李。
冯秀才盛怒之下自然不肯答应,可却碍于自己吃在别人家住在别人家,无奈之下也只好妥协。
那时候的冯秀才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冯家算是到了他这一代就断了香火。
日子又过了两年,冯秀才屡试不中终于算是耗尽了李姑娘最后的一丝耐心。
那个时候的李姑娘才二十二岁,也正是清纯可人的年纪。
在有了儿子之后,李姑娘越看冯秀才越觉得这人没出息。不知道自己当年究竟是看上了他什么。
夫妻二人之间开始频繁的爆发争吵,当争吵渐渐的升级,李姑娘开始动手殴打冯秀才。
那时候的冯秀才身无分文,如果要是还手的话,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再加上李大老爷实在是太过于宠爱自己的女儿,每当小两口爆发争吵的时候,李大老爷总会带着下人进来横插一脚。
久而久之,李姑娘对冯秀才的殴打变成了家常便饭,而且还将冯秀才赶出了房子,跟下人一起去住。
每天吃的东西也都跟下人一样,家中的脏活累活全部都落到了这个穷秀才的身上。
那段时间里面,冯秀才过的日子甚至连下人都不如,家中之前一个个对冯秀才恭恭敬敬的下人,现在也都开始对他动不动就谩骂殴打。
冯秀才吃的是剩饭,睡得是草垛,那段日子让冯秀才心中的怨恨越积越深,无处发泄的冯秀才只好深夜之时一个人坐在李家的大门口拨弄一个铃铛。
那个铃铛是他儿子满月的时候他送给儿子的唯一礼物。
可现在那个寒酸的铃铛却也跟他自己一样被李姑娘一家扫地出门。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冯秀财虽说过的苦难,可读书人的本质却是让他忍住了心中的怨恨。
直到孩子三岁的那一天,冯秀才亲眼看见李姑娘领了一个俊俏的男人进了自己家门。
并且在大堂之上跟自己的岳父有说有笑的聊着天,天黑之后甚至走进了李姑娘的房间一夜未出。
那一刻的冯秀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他从柴房拿了一把柴刀,便冲进了李姑娘的闺房之中。
可是瘦弱的冯秀才怎么可能是李家一家人的对手,冯秀才被打的体无完肤,李姑娘越看这个懦弱的酸秀才越觉得他无能。
于是李家大老爷给自己的女儿出了一个主意,三天后,冯秀才被污蔑与家中丫鬟有染,随即被李家赶出了家门。 最后一间扎纸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