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我们看待很多事情是很简单的,很多历史学家说的很对,唐朝之后的史书是信不过的,尤其是了到了元明清之后,现在看来的确是如此了。这个原因很简单,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皇权的权力越来越大,原本可以限制皇权的因素少了很多。最初的史官就是为了如实的记录帝王的一言一行,用来纠正帝王的行为言语。到了后期,史书就成了一家之言,也就是皇帝说了算了。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有条件的。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刘知几:《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帝王们或多或少都会干一些坏事,那些贼臣逆子、淫君乱主,干的坏事就更多,但是干归干,举归举,要载入史册,传之后代,是绝对不允许的。"秽迹彰于一朝,恶名披于千载",有哪一个帝王愿意把自己的"秽迹"载入史册呢?所谓"君举必书",不过是一句假话。只有在古代史书作为宫廷秘籍,由太史负责的时候,史官有记载特权,皇帝是不能察看史官记载。
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好传统,尤其是司马迁这样一个特殊的史官,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品操和史德。他们都知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夫所谓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书之有益于褒贬,不书无损于劝诫"(刘知几:《史通》)。因此,对帝王们的言行,随时都要记录下来,不管你"举"得对不对,都要"直书其事"。那怕把屠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绝对不能"兰艾相杂,朱紫不分"。著名的爱国者,诗人,南宋丞相文天祥也在《正气歌》中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就是在褒奖先秦如实记录史实,不畏权贵不惧生死的齐国太史官和晋国太史董狐。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就在这里。
起居录则是史官对帝王言行的严格把控与记载,早在周已有,那时称为“内史”。历经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而不衰,皇帝皆无权干预,但这种风气却被李世民打破。至此以后,有唐以来,帝王阅著并非罕见之事,却使得历史逐渐朝着扭曲的方向发展。在北宋初期的时候,皇帝对起居注和史官的记录还是十分看重甚至有些畏惧的。
宋太祖曾经在皇宫的后园弹打鸟雀。有个臣子说有急事求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他上奏的就是普通的事情罢了。宋太祖生气了,责问他的缘故。臣子回答说:“我以为这件事情比弹捕鸟雀还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举起用水晶制的小斧,用斧柄撞了臣子的嘴,(臣子)被撞落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低下头捡起了牙齿,放在怀里。宋太祖责骂(他)说:“你怀里揣着牙齿,想告我的状吗?”(臣子)回答说:“我没有资格状告陛下,然而自有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记录这件事。”赵匡胤既害怕又高兴,赏赐了黄金和丝织品安慰犒劳他。
我们在众多历史书中了解的是,成吉思汗和蒙古铁骑一路向西,如同摧枯拉朽执事横扫欧亚大陆,当时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一直攻打到了中亚大国花拉子模。历史书中记载着的因为蒙古军队的骁勇善战,善于利用先进科技,以及成吉思汗和他的将领们战略规划得当指挥有方。
后来成吉思汗因为杀戮过重,又因为过于重视生死,于是请全真教掌教真人长春子丘处机与自己相见。当时长春真人丘处机为了天下苍生,为了保住更多人的姓名,丘处机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历时四年时间行程三万五千多公里同成吉思汗相见,劝阻成吉思汗减少杀戮。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止杀令很多史书中称之为一言止杀。
但是这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史书中所记载的,真正的历史已经被隐藏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之下人们才会知道的。我们知道的是成吉思汗拥有已经远超出人类所掌握的一种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他战胜强大的敌人;我们知道的是丘处机不仅仅是为了劝阻成吉思汗少造杀戮,而是为了那种力量而来。就如我们现在知道的真相一般,如果把这些说出去,恐怕不会有人相信的。但是事实就摆在我们的面前,不由得我们不去相信。
我们通过在元帝陵中耶律楚材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的线索,结合之前我多年前在藏地经历过的事情,我终于明白了关于龙陵一些事情。除了知道龙陵的由来和它的作用之外,我也明白了龙陵能量的来源,知道了为什么龙陵会成为现在这种像是幽灵一样飘忽不定的,而且在无法确定的时间无法确定的地方出现,每次出现只有毁灭不会带来其他的作用和后果。
当时我在西藏的最尊普寺进行历史考察的时候,在那座寺庙遇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在一种很特殊的状态下见到了一个自称为永恒的生命体。那个生命体讲述了很多的事情,告诉我其实在人类文明之前还存在着众多的文明,这些文明要比现在的人类文明强大出不知道多少。但是这些文明早已经消失,只是在很少的地方存在着遗迹。这些文明出现和发展包括现在人类文明的出现和发展都和这个自称为永恒的生命体有关。
永恒告诉我当初他就像是一个文明的播种者和监督者在观察着众多的智慧生命,但是到了地球上出现了很特殊的原因,他回不去自己的宇宙了。对于他来说,我们根本不在一个位面上,想要回去就要无比庞大的能量。龙陵就是为了收集这些能量而建造的,而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精神,一切生命体产生的精神波动。他为了收集这些精神能量,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可以说是不知道过了多少纪元了。在这个过程中,收集的精神能量恐怕已经到了人类不敢去想象的地步了。因为一些原因,永恒赋予了龙陵一些很特殊的能力,就是龙陵可以自己去收集这些能量。龙陵出现毁灭性后果的原因就出现在这里,就是龙陵自身的原因了。
这些精神能量在收集过程开始发生了一种很奇怪的变化,开始变的难以控制,变的对人类是一种威胁。其实对于永恒来说,可能真的不是问题,他完全有能力去驾驭一切,按照的他的话来说,他所在的位面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种龙陵在收集能量的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龙陵是严格执行永恒的命令去收集精神能量的,这些精神能量不管什么样子的。可能是永恒赋予了龙陵一些懵懂的智慧,也许是龙陵收集的这些精神能量产生了一定的智慧,龙陵收集能量的方向开始走偏了。
一些波长相同或者相似的精神能量开始逐渐聚集,最后融合在一起,然后变的越来越强大。就好像最开始的时候,收集能量就好像是溶剂在溶解一切可以溶解的东西。但是到了后来,某种精神出现了饱和,开始变成了结晶析出,同时也因为自己反应让其他的精神也析出了。
这些相同的精神能量就开始如同生物一样,开始为了自己的生存抢占一切可以让自身强大的资源,包括空间和相同的力量。这样就像是滚雪球一样,不断在壮大。这些在壮大的精神能量开始出现了争斗,竟然也像是有生命的动物一般,或拉拢同道或排除异己壮大己身。这个过程中,一些精神能量壮大起来,另外一些很难融入这些精神能量的小的能量团就成为了大的能量团去抛弃的目标,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小国家一般,成了大国的牺牲目标。
因为龙陵的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即使说现在可能还十分宽裕,但总有用完的一天。为了让自己能够占据更多的空间,成为最强大的能量体,那么就要将不属于自己的那些小能量体的空间给抢过来。空间虽然抢过来,但是那些能量却无法融入己身,那么就只能选择毁灭掉这些小的能量体了。 龙陵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