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马尾藻海和波多黎各海沟交汇处海域还有一天多的航程,我们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够平平安安的到达那里,然后找到我们要找的东西即可。一开始很顺利,我们还享受了一把惬意的时光。第六天的时候,我们竟然在我们正在走的航线上发现了一艘船。
这是一条早已经被废弃的航线,这片海域也被称之为生命禁区,因为已经有无数的船只飞机在这片海域失事了。这里就算是强大的美国海军也不愿意进来,除非很有必要的时候,但是近二十年也没有各国军舰到达这里的记录。同时我们发现这艘船的规模并不小,因此可以看出,这样一艘船在这里并不是一件好事。一开始以为这是一艘偏离了航向不小心迷失在这里的船只,但当我们想要联系对方给他们提供帮助的时候,发现事情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可怕了。本来我们想要绕开方对方离开的,却发现不管怎么样都在和对方靠近。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很微妙的环境中,因为磁场的效应,我们不得不去靠近那艘诡异的船。要像解决这件事情,除非是能够打破这个平衡。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够打破这个平衡,因此决定到这条船上一探究竟。当我们刚刚踏上这条船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出这条船极具危险。同时我们还发现,这条船上竟然一丁点生命迹象都没有,不要说船上的人,就是其他的动物也没有见到一个。
我们想要知道这艘船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从中找出我们离开这里的方法。因为每一艘船都是有航海日志的,我们想要从航海日志中找到一些线索。于是我们找到了船长室和驾驶室,发现那里早已经破败不堪。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出于动物的本能,没有动物愿意靠近这里。
我和徐平在破败不堪的驾驶室内寻找着线索,这个时候徐平在驾驶台前喊我:“老李,你过来看看这个!”
我急忙走过去,只见在驾驶台上被灰尘还有碎屑给几乎掩埋的一个本子,我急忙将上面的零碎给收拾掉,没想到这竟然就是我们要找的航海日志。因为航海日志是一艘船舶很重要的东西,所以就被做的很精致,过了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被毁掉,但是经过时间的侵蚀,拿在手里面的时候也快要散架了。
我小心的翻看着,前面的因为风水日晒已经有很多看不清楚了,纸张变的也十分的脆,几乎没等我翻过去就要碎掉了。直奔航海日志船长是用英文写的,好在我的英文不错,所以能够看得懂。这本航海日志我现在能够看清楚的日期是在1962年的8月19号,这也就是说这艘船至少已经航行了一周了,因为这片海域距离最近的海岸也有一周的航程,更何况这是一艘五十多年前的船了。
前面一些字迹因为被雨水浸泡等原因都已经看不清楚了,后面的稍微好一些,上面的字迹还算看的清楚,主要记录的是一些气象水文还有航行过程的一些事情,都是一些日常事情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因为看前面的没有任何的异常之处,所以我就直接翻到最后的一些。我翻倒的那一张记录时间是在1962年9月1号,比起我再前面看的那一张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了。航海日志上文字描述突然在海上遇到了平流雾,但是雾气很快散了,并没有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雾气来的时候,船上的仪器也突然失灵了,但也是随着雾气散去也恢复了正常,因为在海上会遇到各种无法控制或者说是无法理解的情况,因此船长并没有过多在意。
我接着向下翻去,连着两天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到了第三天,导航员突然发现船稍微偏离了航向,已经偏离了原本航向大约3度左右。船长起初并没有在意,只是命令驾驶员纠正航向,往正常的方向行驶。
再接下来的航航日记记录的事情很奇怪,他们原本已经纠正了偏离的航线,但是又开始偏离,还是3度左右。接下来的三天一直处在这样奇怪的循环状态,虽然偏离的位置不算多,但是时间一长可能原本的距离就会很大了。
再下面一篇航海日志开始出现船长粗鲁的语言,说船主不应该接这一趟活,更不应该走这一条航线,这条航线自古以来就受到了诅咒,一旦迷失就再也走不出去了。船长在通过自身调整的同时,开始向就近的海军求援。但是求援信号发出去了,缺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好在船上的给养装备够多,所以人并不慌张。接下来的几天还是同样的状况,他们似乎在原地打转,依然没能出去。按照原先的航程,他们早就应该达到目的地了。这艘船的目的地是古巴的安提利亚港,准备在那里卸货,原来这艘船的目的地是在古巴。
当看到这里我感到很奇怪,不是说他们的目的地,而是说他们要卸货。这条船是一艘集装箱货轮,但是甲板上并没有几个集装箱。要说因为海浪太大掉进海里面,仔细一看这并不可能,因为还有几个集装箱在甲板上,并且很靠外,也没有掉下去。剩下这几个集装箱也早都散架成为一堆废铁了,看不出里面原本有什么货物。要是说这么大的船穿过大西洋往古巴送这么几个集装箱,要么这几个集装箱里面全都是黄金,要么这个船主或者货主是傻子,因为我实在没看出来这几个集装箱的货物能够抵消运费。
徐平见我看的出神,就问我:“怎么了,老李,看的这么出神,有什么线索?”
“很奇怪,这艘船说要去古巴的安提利亚港卸货,这是一艘集装箱货轮,船上缺没有几个集装箱,那么他们到底去古巴卸的是什么货。还有就是这艘船的船长本来不想走这条航线的,但是却被要求走这里,像是在躲避着什么。”我对徐平解释说。
让我一说徐平也感觉很不可思议:“哎!真是的,难道是有钱烧的?”
“那个年代还不会有什么富二代蹦出来炫富,因为刚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另外当时的人也不敢!这一艘船一天的行驶费用在但是恐怕要1000美元左右,那个时候美元可是值钱!”我跟徐平解释说。
徐平更加不解了:“那这艘船究竟想要去做什么,去装货?!不可能啊,你刚才明明说去卸货!”
我稍微沉思了一下然后解释说:“要想解释这种情况很容易,就是他们运输的东西不敢示人,或者说是害怕检查,因此根本不会放在甲板上,他们肯定放在了船舱中了。还有就是那个东西很可能规模不小,一个集装箱会装不下!”
徐平看了看四周说:“究竟什么样的东西让他们这么害怕,竟然要走这么危险的航线!再说了,这里是公海,谁还会到船上检查啊!”
我结合现有的这些东西,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再结合一下当时的环境,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这样就完全能够解释的通这艘船的怪异之处了:“这里虽然是公海,但是并不代表不会检查,尤其是在当时的环境下!”
那个时候世界各国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但是二战后世界分成了两个超级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这就是冷战模式,这种情况是从1946年开始的,到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
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1946年3月12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5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
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不动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中,冷战的高峰就发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期间,那个时间发生了很多差点世界毁灭的事情,在这片海域上发生了一件事情,核战争差点打起来,而这条船就是那件事情的产物。 龙陵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