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陵谜

第二十九章小河美女

龙陵谜 风沙 3786 2021-04-06 04:05

  我们到了楼兰遗址的外围的一处地方,这里就是考古界著名的小河墓地了。真正到了这里,我们发觉这里比书中描述的更为壮观。但是我们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些棺椁被打开了,而且折腾的不成样子。

  我看了看这个船型的棺椁,上面的木板已经被折腾的不成样子了,要是不好好整理一下,我想过不了多久里面就灌满了沙子了。本来好好的,让这些家伙们这样一弄,这是对死者的极大侮辱。他们难道就不知道,这里面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祖先吗。

  我对徐平说:“这个地方在世纪初的时候进行过文物发掘考察,很长时间不会再来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了。我们下去把这个棺椁整理一下,然后重新埋起来吧。”

  徐平点了点头,和我一同跳进了沙坑中。我们准备将作为棺盖的这些模板重新拼一下,要不然这样像是被刨了祖坟的一样很难看。因为上面的棺盖零散的堆放在,有的地方可以哦看到棺椁中的人了。

  唐云馨像是在作诗一样说了句:“死者躺在沙地上永远地睡去,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将死者罩在其中,隔绝了生与死的时空。”

  徐平问我:“老李,接下来怎么办?”

  我看了看棺椁上的凌乱摆放的这些木片然后说:“将这些木片拿下来,然后重新摆放封起来!”

  我们小心翼翼的将上面的木片都移开,一具十分完整的女性尸体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女子身上穿着在当时看来应该是十分华丽的衣服,上面有用棉麻毛编制的修饰物品。身上裹一块羊皮,毛织的毯子,胸前毯边用削尖的树枝别住,下身裹一块羊皮,脚上穿一双翻皮毛制的鞋子,头上戴毡帽,帽上还插了两枝雁翎。

  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女子的面容,竟然保存的十分的完整。这具女性的尸体并没有像是其他的木乃伊一类的干尸,因为缺少了水分而变的很难看。以往的那些尸体,因为缺少了水分,牙齿都外露,眼窝深陷,两腮都塌塌的,真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身上也是,因为缺少了水分,皮包骨头不说,像是鹰爪一个样子。

  但是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具尸体真的可以称得上是栩栩如生了,看她的样子也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整个面容没有因为缺少水分而变的像是干瘪的茄子一样,瓜子脸,尖下巴,表情深邃,微笑动人;柳叶弯眉,小尖鼻子,鼻梁挺直,弯弯的菱角嘴,嘴角挂有明显的小酒坑,面色殷红,表情深邃,微笑动人。就像是睡着了一样,根本不是一具尸体。最让人心颤的是她的睫毛,十分的长而且完整,似乎会因为主人而轻颤。

  唐云馨惊叹了一声:“我的天啊,这就是以前楼兰人的样子吗,真漂亮!”

  徐平也是十分的惊讶:“老李,你确定这个不是假的,不睡蜡像的,或者不是带着的面具。老李真是没骗我,这真要是活着的话,肯定会惊艳天下的!”

  我理解徐平为什么这样问,我一开始都有这样错觉,感觉这真不像是一张真人的脸,而是被精雕细琢的面具戴在一个人的脸上了。这张脸上唯一缺少的就是生气,整个面部应该被涂抹着一层很奇特的香料,我想也有防腐的成分。因为这层香料,整张脸看起来很白。

  我对唐云馨和徐平说:“楼兰美女真的名不虚传啊,这只是我们随便打开的一口棺椁,这里面的人已经漂亮的过分了。这要是在楼兰全盛时期,那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精致。看她的模样,应该是欧巴罗人种,更可能是带有一些东方蒙古人种的血统了。”

  ‘我们揭开牛皮,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鲜如初,棺内甚至没有一颗沙粒进入,墓主人就安睡在像船一样的棺木中。原始但安全的设计使我们得以窥见他千年前的入睡时刻。’——伊弟利斯。我突然想起了贝格曼日记上的这段话,当时贝格曼可能也是这样惊叹的。

  这个女子身边的东西都已经没有了,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呢,还是说已经被盗墓贼给偷走了。应该是被盗墓贼给弄走了,毕竟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身上应该多多少少的带着点东西的。我记得书中曾经说过,大部分都是一些玛瑙和银质的饰品,有的是一些简单的大理石的。

  徐平问我:“这棺材怎么这么别扭啊,我们看到的棺材都是六块板子钉在一起,这个倒像是随便一拼就拉到了。”

  我笑着说:“这就是船型棺椁了,因为被做成了船的形状,所以才这的样子的。好了,快干活吧!”

  两根胡杨树干被加工成一对比人体稍长一些的“括号”形,这是棺木的侧板,“括号”两头对接在一起,将挡板楔入棺板两端的凹槽中固定,没有棺底,棺盖是10多块宽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挡板。

  我们就是要将这些小挡板重新给排列然后钉整齐,好歹的这上面的木楔子和卡口还是完整的,要是都弄碎了,我们也没辙了。唐云馨则在一旁把这个女子脸上的沙土给轻轻的拂去,这样对死者尊重。

  等我们把这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徐平指着地上的类似牛皮一样的东西对我说:“老李,地上这是什么,牛皮吗,咱们忘了把它给人家盖到身上去了!”

  我摇头解释说:“这不是盖在人身上的,是用来封棺椁用的!”

  活牛被当场宰杀剥皮,整个棺木被新鲜的牛皮包裹。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沙漠中干旱的气候会蒸发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后牛皮紧紧地、严密地将棺木包裹,表面变得像盾牌一样坚固,棺盖——那些摆放上去不加固定的小挡板便因此非常牢固。

  徐平听我这样说有些犯难:“咱们哪里来的带血的鲜牛皮啊,总不能把咱们自己的骆驼给宰了包裹上吧!”

  “当然不能,骆驼这么珍贵,能宰了骆驼吗?咱们就先把牛皮重新蒙在上面,然后拿着胶带粘一下就可以了,这已经很对得起人家了!”我想了个主意说。

  徐平听我这样说,就从骆驼身上找来了一盘大胶带,然后将牛皮重新对折盖在管过上。徐平拿着胶带五花大绑的将棺椁重新封起来,胶带毕竟不是真牛皮,不知道能够在这上面坚持多长时间。希望以后再有考古工作者看着我们这些杰作的时候,不要骂我们。

  我们现在知道小河墓地是层层叠葬的,这个沙山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人为堆砌的。先挖沙坑,然后将包裹好的死者放在适当的位置,再依次拼合棺木,覆盖盖板,牛皮,继而在木棺前后栽竖立木、木柱,最后在墓坑中填沙,继而堆沙。棺前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大部分被掩埋,棺木前端的高大木柱上端则露出当时的墓葬地表,成为明显的墓葬标志物。

  很快太阳已经下山了,我对唐云馨说:“那边就是汉朝的烽火台,咱们就到下面找处位置扎下帐篷休息。那里正好避风挡风沙,也可以防止野兽袭击。虽然说这里环境够恶劣了,但是沙狼还是有的!”

  我们牵着骆驼就在另一个沙丘下面扎下帐篷,那里原先是一处烽火台,应该是汉朝的时候为了防备匈奴而建立的。现在早已经坍塌的不成样子了,只剩下一个夯土堆了。这里正好和小河墓地相对,后面就是广阔的罗布泊了。

  晚上,一轮弯弯的细月出现在沙漠上,这个时候吹来的已经不是像是要把人烤熟的热风了,而是清爽的凉风。除了说依然干燥外,倒是把一身的暑气都吹的一干二净了。我们点着篝火在外面吃烤馕和罐头,然后用沙子搓着脚,在沙漠中水真的是太珍贵了,我们不能拿水这么浪费的来洗脚。

  罗布泊被人们称为是死亡之海,但是到了夜里死亡之海就开始显现出它有的活力来。我们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一些暗绿色的亮光在移动,那是沙漠中的王者,沙漠中的狼群,还有一些小沙漠蜥蜴在地面上呼呼的跑过。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荒凉的世界,也不是一个死亡的世界。

  我们晚上依然是三个人轮流值夜,其实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因为我们有一群骆驼。骆驼在沙漠中就是宝贝,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还可以做驼城阻挡风沙,还能帮助人找到水源,更能够在夜里面警戒告知人们危险。我们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的程度是因为我们之前的习惯。

  最后一个是我,其实到了下半夜之后,就不用值夜了。因为沙漠中的夜晚十分寒冷,不会有动物冒着这么冷的风出来的。我一个人裹着毛毯坐在高高的废弃的烽火台上,看着这片广阔无垠的沙漠,想想过去的灿烂文明现在都已经埋葬在了这些黄沙下面了,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荒凉。

  突然从沙漠中的某个方向传来了一阵阵号角的声音,像是有千军万马出动一样。我知道那并不是什么军队的号角声,而是在沙漠中有无数的戈壁滩以及雅丹地貌,风吹过那些地方就会形成号角的呜咽。 龙陵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