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在台湾将其中的一些线索连起来了,这让我们激动不已,总算功夫不负苦心人。不过还是有些事情还是迷雾重重,需要继续调查。不过正在我们准备查一下是否还有其他资料的时候,唐云馨的公司不知道为什么给我来电话。
万俟珊珊对我说:“是一个在云馨姐公司实习的小姑娘要找你们的,说她想起来那个地方是哪里了,她告诉我说是一个叫庆宁寺的地方!”
我立即知道是谁打电话找我们了,是之前我们经常光顾的那个小烧烤摊的老板娘的女儿。我们之前在讨论那个蓝宝石吊坠的时候,那个女孩儿说自己曾经见到过这上面的图案,但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了。因为很喜欢这个姑娘,唐云馨就给她提供了一个实习的机会,到唐云馨的公司打一份工补贴家用。当时我告诉那个姑娘,说要是想起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图案,那么就来电话告诉我们。
“庆宁寺,她还有没有说的更清楚一些,这个庆宁寺是在什么地方?”唐云馨问万俟珊珊。
“没有,她只是想起来庆宁寺,别的就没有想起来了!”万俟珊珊回答说。
我对唐云馨说:“咱们回去详细问一下吧,她之前说在自己的老家看到的,然后很小就离开了赤峰到了北京,估计老家的地方都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我们回去之后问一下她妈妈,我想应该知道。”
唐云馨点了点头:“说的有道理!”
这个时候万俟珊珊有些小兴奋的说:“李大哥,你们是不是要有什么大动作了,如果是有,一定要叫上我!”
我笑着说:“当然了,你要是不去,徐平铁定也不会动的,我们还指望你当胡萝卜在前面吸引着徐平向前跑呢!”
我们决定立即回北京,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条线索,不能就这么断了。我们坐飞机准备直接飞回北京,这是我最害怕的,不想坐飞机,但还是要坐飞机。本来我希望做船从台湾到厦门,然后从厦门再乘高铁到北京的。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只能乘飞机返回了。
在飞机上,飞机还有一个小时才会起飞。唐云馨看着我紧张的抓住座椅的扶手,把安全带都给系上了。唐云馨笑了笑,握住了我的手,想要给我点勇气。
这个时候唐云馨突然问我:“冰阳,你之前和白老先生讨论元朝皇帝陵墓的时候,白老先生说这件东西是指示并且打开陵墓的关键。你说不可能,这是为什么?皇帝怎么会没有陵墓呢,这不和常理!”
我一边紧张一边说:“不是说没有陵墓,而是说找不到。”
“成吉思汗呢,成吉思汗可是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天之骄子,当初征服了二十多个国家。我想他掳掠的金银财宝恐怕不在少数吧,我不相信他不会建一座奢华的陵寝来宣示自己的攻击。你说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多么壮观,难道那里不是他的坟墓吗?”唐云馨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一座陵寝在那里而我却矢口否认。
我对唐云馨解释说:“那只是一个衣冠冢,而且还是在1953年重新建的,可以说是一件新的文物!在淄城也有一个著名的衣冠冢,就是姜太公的衣冠冢,就是那个拿着打神鞭封神榜的姜子牙。姜子牙在齐国建国之后,也没有葬在当地,而是被运回周朝重新安葬的。齐国人念及姜尚的功德,在淄城建了一座衣冠冢,真正的姜子牙的陵墓已经找不到了。”
我说道这里然后又给唐云馨解释说:“另外,蒙古人的丧葬习俗和汉族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是完全不一样的。”
唐云馨有些失望的说:“难道说成吉思汗真的没有陵墓吗?”
我摇头说:“不是没有,只是藏的很隐秘,或者说是很特殊!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一般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我对唐云馨说:“历史上记载着,成吉思汗就是这样被埋葬的。据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唐云馨十分惊奇,就问我:“难道蒙古人就不祭祀祖先了吗,难道就是在家里面只是烧烧纸钱吗?我看电视中,每一年皇家进行祭祀的时候,场面宏大的很,皇帝或者皇帝的代表要亲自到坟头上上香的!”
我笑着说:“不,蒙古人在这一点上和汉族人以及其他民族的是一样的,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极其敬重祖先的。他们也会亲自到陵寝上去祭祀,不像你说的,只是在家里面烧烧纸算了。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们就在墓穴的上面垒坟或种树为标志。”
唐云馨听了很诧异:“你刚才不是说蒙古人葬了自己的祖先之后,墓葬地面上会弄得和以前无异,后者根本找不到吗?”
我摇头说:“其实他们是留下一个后手的,但是这个后手并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汉族人之所以能够找得到坟头进行祭祀,很大的原因就是有风土,也就是我们说的坟包。还有就是会在埋骨之地种上一棵树,作为标记方面后人寻找。这就是封土的来历,也是身份的象征。但是蒙古族却正好相反,实行不封不树的墓葬制度。所以要找起来很难,除非一些特殊手段。”
墓葬的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唐云馨点了点头然后吃惊的说:“那样的话在这头母骆驼死后,后人岂不是再也难以寻找成吉思汗准确的葬身之所。”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当初曹操差不多也是这样办的!”我同意唐云馨的结论。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唐云馨问我:“难道说元朝的皇帝就这么不重视自己的陵墓吗,只是挖一个坑就把自己给埋了进去,也太过于草率了!”
我摇了摇头说:“当然不是!我曾经见到一些野史,上面记载着更像是一种笑话。元朝皇帝为了避免其陵墓被盗,在其死亡后将尸体用好的缎子包裹好放在一辆小木牛车上,任凭牛奔跑,尸体掉下来的地方就是皇帝的葬身之所。由于这种选墓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容易找到,故而防盗功能也比较高。”
唐云馨听了之后也笑了:“这和拿着拖鞋往天上一扔然后鞋尖指向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没什么区别啊,难道元朝的皇帝们真的那样做了啊!”
我也笑了:“当然不可能,元朝的皇帝们又不是傻子,傻子能够在宫廷斗争中胜出吗。我已经说了,元朝的皇帝们也是十分重视风水的,所以这种墓葬方式的可信度并不很高。因为古代皇帝历来十分注重陵墓风水,蒙古族对于风水的迷信观念与以往历代中原皇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牛来决定其陵寝之所在,很显然是其所无法接受的。”
唐云馨神色有些迷离:“难道说那些陵墓就真的找不到吗?”
我们要找的东西很可能就在那个横跨欧亚大陆最大国家的主人的坟墓中,但是现在他的陵墓根本就是个传闻。 龙陵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