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陵谜

第十七章火炼精

龙陵谜 风沙 3625 2021-04-06 04:05

  凭借着手中的地图,我们到了一处山谷之中。不过过来的路并不是多么太平,但是好在没有什么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只是一头野猪让我们耽误了很长时间。

  我们这一路走来,虽然坎坎坷坷不是很顺畅,但是比起我们当初寻找神城的时候要好的多,就连我们当初寻找琼隆银城的时候都平静的多,真正危及生命的危险并没有出现。成吉思汗毕竟是一代天骄,恐怕这道路只是给我们一种宁静的假象,当我们放松大意的时候,会有一个陷阱给我们致命一击的。

  我们继续往前走,这片开阔的山谷纵深并不是很长,没有多久就能走出去。当我们转过最后一片树林的时候,和兰花山谷截然不同的景致出现在我们眼前。原先生机勃勃的景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杀。

  一条只有三十几米宽的峡谷口出现在我们面前,两侧是直上直下的断壁。不知道为什么,这处峡谷口就像是硬生生的从一座山上开凿出来的一样。我看到这样子都猜想原本这条峡谷的入口是不存在的,是一座相连的山,可能是后来人为了抄近路人工开凿出来的。

  这还不是我们感到最震撼的,震撼的是在峡谷口两侧的巨大石像。这是两座手持弯刀骑着骏马带着圆形盔帽的武士,几十米高的石像一左一右的站在了峡谷两侧,守护这个地方。十层楼高的距离,让我们站在地下仰视都很吃力了。

  万俟珊珊吃惊的说:“这是蒙古族的服饰啊!”

  我点了点头说:“胯下骏马,手持弯刀,臂套盾牌,身上是牛皮铁叶甲,长弓箭壶,这是蒙古骑兵的装备。没错了,咱们来对了地方了!”

  虽然说我们找对了地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站在这里心里面有些毛毛的,不为别的,就为这里的这些景致。我们面前横着的一道像是被人切整齐的山,是典型的黑色玄武岩,但是这座山上一点绿色都没有,也可以说是一棵植物都没有。但是在这座山周围却是郁郁葱葱的,跟这里有一个明显的界限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这座山体的岩石有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我走进了其中了一座石像,然后伸手在上面摸了摸。突然我感觉石头烫手,因为条件反射我瞬间将手给缩了回来。

  唐云馨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指着这座石像说:“石头怎么这么烫手呢?”

  唐云馨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啊,要是石头烫手的话,那么为什么咱们没有感到热呢,咱们靠的这么近!”

  说着唐云馨伸手也摸了摸石头,然后哎呀一声缩回手:“真的,怎么这么热!”

  万俟珊珊和徐平也有些不相信的伸手摸了摸,都缩回手来,这石头果然很烫手。如果说手掌在上面待不了十秒钟的话,那就证明温度已经超过了60摄氏度了。但是既然这么高的温度,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的到,只有在接触石头的时候才能够感觉的到。

  万俟珊珊看了看说:“有些奇怪了!”

  唐云馨对我说:“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这片山体上一点植物都不生长了,原因就在这些岩石上;同时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么一片世外桃源了,不仅仅是因为地形的缘故。”

  徐平走过来问我:“老李,这岩石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烫啊!”

  万俟珊珊有些奇怪的解释说:“难道是下面有火山?或者说是这原来是个火山口,后来成这个样子了?”

  我摇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有这样的火山,把热量只封在岩石中,一点都不透出来。不过这里在过去可能是火山,因为这些石头是玄武岩没错了!”

  万俟珊珊突然说:“我记得在《大荒经》中似乎有这样的记载,说有一种石头被叫做火炼精,专门吸收热量而不放出热量。那上面说在东海之中的扶桑树上,有十一座这样石头建造的宫殿,是给太阳之母羲和女神以及她和天帝的十个儿子也就是十个金乌太阳居住的。因为十只金乌是一个个滚烫的大火球,扶桑树虽然耐火但是也无法承受这样的热量。所以才在扶桑树上用这种石头建造的宫殿,专门吸收太阳的热量。”

  “不管这种石头是不是《大荒经》上记载的东西,但是对我们来说反正没什么好处,咱们还是赶紧穿过这里。不儿罕山就在这座峡谷的另一边,咱们要尽快到达那里!”我建议说。

  徐平又摸了摸这里的岩石说:“老李,要不咱们敲下几块带回去,让施一然他们研究一下。说不定这是未来代替是有煤炭的新能源,到时候咱们作为发现者就能名垂青史了。”

  我没有答话,唐云馨摇了摇头:“还是算了,不管这是什么,咱们还是不要动了,等后来者吧!”

  我心中感觉有些发毛,怎么什么事情都让我们碰上了。因为我清楚的记得,以前有位考古队的老前辈告诉过我,说中国的坤舆之术很是了不起,有些地方很奇怪,见到的一些古墓也不要轻易的去动。我一直想要找一些坤舆之术的书籍开一下,但是翻来找去的都是一些看普通风水的书籍,根本没有什么大用。一些专门为贵族看风水的人,不是靠这几本书知道的。如果说能够懂了坤舆之术,那么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很帮助的。

  我如果没错猜错的,这个地方应该就是中国坤舆之术的大阳之地。在一些古墓或者是宫殿建筑所处的位置,是非常讲究阴阳平衡的。一般来说热属于阳,相反的冷就属于阴了。这里的这些火炼精是热的,所以也被称为大阳之地。有这种大阳之地,那么可能就会有极阴之地了。有这种构造的地方无所谓的就是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讲究阴阳平衡,第二种就是为了防备什么样的人。

  我这个时候心理面犯嘀咕,因为既然说这里是起辇谷,是历代蒙古大汗的葬地,那么这样的奇怪的风水之地,就只有防盗用的了。但是具体怎么防盗,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毕竟自己不是发丘中郎将或者是摸金校尉之类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我现在对这些古代的盗墓贼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论是曹操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还是孙权的那支净水官,甚至是刘豫的淘沙官也是。

  蒙古元朝的时候,对这种利用坤舆之术制作的防盗措施到了顶峰,基本上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历史就明确的记载这,成吉思汗对各种宗教信仰十分的虔诚。这并不是说成吉思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人,而是有所求。所以历经蒙古以及元朝,对喇嘛教道教等等宗教都是扶持的,只要他们肯出力。

  元朝因为是第一个由非汉族建立的统一的大帝国,所以以落后的生产力和文化统治文明程度要比自己发达不知道多少倍的汉族极其不自信。别的不说,就单单说把人非为三六九等就是最典型的;要知道从春秋之后,中国名义上就废除了等级制度;虽然说还是有等级的,但是那基本上是阶级的原因,不像是元朝这么直接在明面上分等级的。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但凡是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的民族或者是国家,一般都是彪悍善战的。从原先的匈奴到后来的突厥,从建立大辽的契丹人再到建立大金和后来大清的女真人,甚至是西夏的党项族也是如此。国外也是,从哥萨克骑兵,到北非雇佣兵军团。但是那些文化什么发达的就差点事了,宋朝典型的就是积贫积弱的。所以元朝建立者蒙古人也是这么一个民族,一直对于自己统治这么一个国家心存芥蒂。

  为了能够便于长久统治,元朝是无所不尽其极啊,各种手段层出不穷。除了拉拢的手段之外,就是恐吓镇压了。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来说,元朝的时候菜刀是实名制的,三家用一把菜刀(我大天朝也正在准备实行这样的制度)。甚至会屠城,把一个地方的人杀的片甲不留,用这种灭绝的手法威吓人民。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迟早要造反的。

  我们到了一处春意盎然的山谷之中,在寒冬腊月的时节,尤其是在蒙古国这么靠背的国家,能够找出再深冬季节还这么暖和的地方,还真是不多。从我们手中掌握的地图来看,元帝陵似乎距离我们不远了。

  不过这座山谷让我和唐云馨心中升起了一种隐隐不安的感觉,为什么这个地方这么好,并没有多少动物存在,更没有当地人发现住在这里。一切说明,这里并没有我们表面看的那么宁静,恐怕暗藏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龙陵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