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真真切切的站在了龙陵之上,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这座天空之城终于在我们脚下了。这座漂浮在天空中的城市,从现在视角来看规模并不算太大,也就是一个中小型城市的大小,但是在那个年代能够建立一个容纳超过百万人的城市,这是多么了不起,并且这座城市是漂浮在天空之上的。
但是我们却并不是来到这里最早的人,在我们之前已经早有人到了这里,并且还以主人自居。更为可怕的是,这个人竟然能够操控龙陵,似乎能够使用龙陵的部分能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上来,就是因为这个自称为龙陵主人的人邀请。
站在这里我们才注意到,原来整座城市并不像是我们之前在下面所看到的那样,我们所看到的已经是这座城市的核心区域。以中间的这个巨大的半球为中心,分别向外延伸出三个巨大的外环,就像是木星土星那样的环一样,这三个环按照大小从下向上叠着,最上面的那个环最近靠近中心区域,最外围的那环距离中心区域最远但是最大。每一个环上都建有像是城墙一样的建筑,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就一个像是堡垒一样的凸起。这三个环将核心区域给包裹在中间,看来这三个环应该就是起到防御的措施。不过对于龙陵这样的城市来说,用于装饰的作用要远比实际应用大得多。
我们看到这三巨大的环以及上面的建筑都是一种淡青色石头建成的,这种石头上面还有一些白色如同云絮一样的图案。这种颜色一旦和天空映衬在一起,就完全看不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从下面向上看,只能看到中间那个闪着暗蓝色妖异光芒的半球原因了。我们现在就在最上层的那个环上的一个见平台上,一条七八米宽的桥将这里和中间的地带连在一起。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似乎是在这座天空之城一个广场前,地下全部是用汉白玉一样的白色石块铺就,上面雕琢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形式也是十分古老。我们站在这里向外看去,无垠的山河大地就在自己的脚下,顿时豪迈之气油然而生,仿佛整个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一般。
当我们回过身来看这座城市的时候,虽然已经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震撼的说不出来了。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宏伟的大门,这座大门的形制不像是我们见过任何时间任何国家的样子,如果硬要说这座大门和什么很相似,在我看来倒是和秦汉时期的建筑风格有点相似,但是却远比那个时期的建筑要来的宏伟壮观许多。仅仅是这座大门就已经超过百米,并且这是一个建筑群组成的,并不是单纯的一座建筑。
整座大门都是用一种青白色的石头建成的,上面的图案花纹是一种淡金色的石材装饰的,不仅仅是上面的图案,整个建筑一些突出明显的部分都用这种淡金色石材建造的。整个建筑除了宏伟壮观之外,更是体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息,更是能够透出一种古老苍凉的韵味,这种大道至简的建筑能够直指人心,让人不由自主的就要俯下身去。我们看到这上面的图案大部分都是对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但是表现写实的图案,同时我们在这里也砍刀了大量的夔龙纹以及饕餮纹之类的样式,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商周时期盛极一时的这些图案的源头就是来自于这里。
我们的视线从这座宏伟又神圣的大门上移开了,对于这座漂浮在天空上的龙陵上来说其实这道门应该只是一种礼仪装饰用的,实际作用反而很少的,就如同外围的城墙一样。我们看到在前方的那块地上,建造着众多的建筑,这些建筑物的材料和那座大门一样的。这里建筑形状主要是以圆柱形为主,很多的建筑和北京的天坛祈年殿的样式有点像,但是还是有根本不同,还有一些建筑就像是一些子弹一样,有些奇怪。但是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出,那些像是祈年殿建筑的等级要比那些子弹一样的建筑高级的。夹杂在这些建筑中间的,是一些方形的建筑,这些建筑就像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一样,这样的建筑要少很多。同时我们发现,这些建筑上是有窗户的,不过窗户要小并且数量并不是很多,有点像是欧洲古堡一样。
我不清楚这里的建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如果让我来解释,这样的建筑能够很好的让风吹过去,不会因为一道墙壁的将风挡住,会造成各样的后遗症吗,这种设计原理应该和汽车以及动车一样,尽量减少风对龙陵的阻挡。要知道在这样的高空中,风的作用很强大,因为这里没有如同地面各种阻挡,超过八级以上的风很常见。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座城市竟然是一座一座白色中略微透露青色的山峰,这座山峰并不太高,也就是五六百米的样子,说是一座山峰倒不如说是一整块的岩石合适一些。在这块巨石周围是平坦的土地,整个城市就是在这块巨石以及周围的土地上建造的,也可以说这里的一切建筑都是围绕着中心那座山峰来建造的。有的建筑健在山的高处,所以就显得高一些,有的建筑在平原上,相对于那些建造高处的就稍微低一些。整体来看,在高处的建筑要比低处的建筑豪华一些,看来这里还是有很明确的等级之分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这里所有建筑物的材料都应该是从这座山上开凿下来的,可能最初的时候这座山的规模要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很多。然后最初建造龙陵的时候就地取材,将这座山的一些不规则或者说不利于龙陵总体规划的部分全部开凿出来,然后用这些材料建造了这些建筑。
我们站在这里,发现这座城市设计的十分优美,我们过去这道桥就是一个用白色石头铺就的广场,但是并不是说这上面所有的空地都是用石头铺成的。我们看到这里被均匀的分成不同的区域,绿色的草地和石质的广场是相互交错的。在草地上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如同凉亭一样的建筑,估计是用来乘凉休闲用的。草地上小路纵横交错,就像是欧洲一些皇家园林一般十分优美。在那些广场是也有些像是纪念碑以及其他的雕塑,十分的古朴。我们发现这些建筑的样式竟然是古希腊罗马式的建筑,和这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在这大大小小的广场和草地上竟然还有综合交错的河渠和一些吃糖,这些河渠和吃糖宽窄不一但是十分的规整,从我们这里所看到一些比较小的占据多数的,里面的还有水在不断地流动着。这些河渠和那些道路一起将广场和草地分割成一个个小块。这种设计让人感觉十分奇特,明明是整体一起但是却有被分割成无数块,明明是已经零散的被分割,却仍能够感觉它们是一体的。这种一步一景的设计让人感觉规划这座天空之城人智慧非凡,更是对实际建设的人佩服至极。
当我们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万俟珊珊喃喃自语的说:“这里可真像希腊神话中的爱丽舍乐园啊!”
看过车田正美热血动漫《圣斗士星矢》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漫画的高潮是对冥王哈迪斯的战斗,最后一站的所在地是在极乐净土。星矢众人听到对于极乐净土的描述—越过数百亿道光,穿越过数千亿个黑暗之后,所终于抵达的世界,远在悲仓河的上游和遗忘河的彼岸。有一片辽阔的原野,那里是死后只有被神选中的人才能去的乐园,这里没有痛苦与饥饿以及战争和悲伤,能令人从一切烦恼中解放出的世界,那里就是极乐净土。而万俟珊珊所说的爱丽舍乐园就是极乐净土,这个极乐净土可不同于佛经中的极乐世界。
其实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死后,由引导之神赫尔墨斯将他们接到冥界。在这里,汹涌奔流着一条黑色的大河,阿刻戎河——即痛苦之河。大河阻住前进的道路,只有一个满面胡须的船夫卡隆可以将亡灵们摆渡到对岸。但是,亡灵必须交纳一定的过河费方可上船,否则将在痛苦之河的沿岸流浪,找不到归宿。
过河之后是一片广阔的灰色平原,这里叫做真理田园,此处连接着两条路,分别通往幸福之所——爱丽舍乐园和痛苦之所——地狱。亡灵们在真理田园前的审判台前接受冥界三大判官弥诺斯、拉达曼提斯和艾亚格斯的审判。有罪之人根据他们的罪行在地狱接受轻重不一的惩罚,而那些无罪的人们将可以在美丽祥和的爱丽舍乐园过着衣食无忧、吟风弄月的幸福生活。在爱丽舍乐园和地狱之间,建造着一座雄伟庞大的宫殿,这就是冥王哈哈迪斯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住所。
跨过脚下的这座桥,我们到底走上的是极乐净土还是地狱呢?! 龙陵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