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特级绝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原来,中央军25师的宋哲团长原本是要经过行动小组的狙杀点去参加一个活动的,可是,临出发前接到了北平方面打来的一个电话,要他中午12点前赶到北平去与一位身居要职的老上级会面。故而,宋哲临时取消了这次活动,并改变线路去卢沟桥买土特产,准备送给自己的那位老上级。
接到这一准确情报后,田旺达当即决定:取消宛平城内的狙杀计划,立即调整部署,安排人手迅速赶赴目标人的必经之路,提前选好狙杀地点,以等候宋哲上门来送死。
行动小组和接应小组的人刚到郊外选择好地方,在宋哲团长家门口对面楼上负责盯梢的情报小组成员便给张进松发来了电报:
“宋哲乘坐的黑色轿车已出发,车牌号是‘军0233’,没有其他车护送。”
张进松将电报递给田旺达组长过目后,田旺达立即部署道:
“宋哲的车已出发,就一辆,车牌号是‘军0233’。此次,我们是在郊外行动,不用安排接应,由于行动小组与接应小组加在一起总共才6个人,人手不多,只能一同行动。两斤半,你仍然负责电台;小郑,你带一人到上面的那个狙击点去,其他人跟我埋伏在路边。大家一定要耐心守候,一旦目标出现,便立即将其狙杀!”
“是!”
行动小组的人与接应小组的人奉命开始行动。
在公路拐弯处的山上,小郑这一小组迅速进入狙击点埋伏起来,两斤半则背着便携式电台跟随田旺达这一小组去公路边选择另一狙击点。
为了确保此次狙杀行动的成功,田旺达准备设置路障,即在公路拐弯处狙击点前面30多米远的公路边内侧,选中了一棵杨树,先将其树干锯掉一大半,并系上绳子,一旦发现目标出现,便将树拉倒在公路上,阻止车辆通行,促使车上的人停车下来搬树木,以确保狙击手顺利完成狙杀任务。
说干就干,手下人立即到车上的工具箱里取来锯子,两人轮流锯,数分钟后,路障已准备完毕。于是,4人便在路障斜对面的公路外侧埋伏下来。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车牌号为“军0233”的黑色轿车才进入到田旺达的视线中。
“终于把他给等来了。”
田旺达放下望远镜,内心一阵的激动,他站起来向小郑的狙击点打手势以提醒他们,小郑也起身挥手做出回应。
“快,把树放倒!”
随着田旺达的指令一下,3人便用劲地拉绳子,斜对面那棵杨树便按预设的锯口方面倒在了公路上,路障设置成功。
派人收藏好绳子后,4人立即赶到公路外侧事先选好的地点埋伏下来,并拔出手枪做好战斗准备。倘若小郑那边的狙击不成功,目标强行往前闯时,将由田旺达这一小组负责补杀。
此时,坐在轿车后座的宋哲团长正合着眼悠闲地养神。当轿车行驶到那个拐弯处时,司机发现了前面公路上有一棵树挡了去路,远远便踩下了刹车。
宋哲团长冷不及防被吓了一跳,睁开双眼,喝问道:
“怎么回事?”
“团长,前面有一棵树倒在路上,我和副官下去搬开。”
司机边说边下车去察看。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副官也一同下车前往观察,意欲将那棵大树搬开。
埋伏在山上狙击点的小郑早已将枪口对准了轿车后座车门,由于有窗帘遮挡,瞄准镜看不清车里的人,故小郑不敢轻易开枪。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目标始终靠在车里休息,就是不下车来,急得小郑高度紧张起来。
轿车前面的公路上,司机与副官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地移动那棵树,因太重之故,他俩只能一寸寸地挪动。
车上的宋哲团长见手下人动作这么慢,有点不耐烦了,便决定亲自下车前去帮忙。
就在后座车门一打开,整个人的脑袋都露出来之时,小郑从狙击步枪瞄准镜里完全看清了宋哲的相貌,目标确定无疑。
随着扳机的扣动,弹头迅即命中目标的头部,宋哲团长脚下一软,便一声不吭地侧身靠着车身倒于地上。
听到枪声,司机与副官赶忙放下抱着的杨树,并警觉地伸手去摸腰间的手枪,眼睛则四处环顾。
还未等他俩找到狙击点,埋伏在公路边的4人立刻开枪射击,当场又将司机和副官击毙在那棵树旁。
紧接着,参与行动的人都来到公路上检查,田旺达这一小组就近检查倒于杨树旁的人,小郑这一小组则检查宋哲团长是否已死,同时还轿车上是否还有其他人。当确定无一人漏网时,队员们都为圆满完成密杀任务而欢呼。
“田组长,这段时期以来,我们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地,没有真正安心地休息过,现在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所有任务,是得好好地庆祝一下了。”
对于小郑突然提出的建议,田旺达当面答道:
“弟兄们,任务均已完成,为了不暴露身份,咱们必须马上撤离此地。要想庆祝一下,回去再说吧!”
“好!田组长,回去可不能赖帐啊?”
张进松也站到了小郑那一边。
“那是当然!我肯定不会小气的!”
田旺达非常开心地当面向大家作了表态。
众人边说边走,撤离前还不忘挪开公路上那棵杨树,让公路恢复畅通,以免遭受其他路过之人的咒骂。
至此,梅花会制定出来的密杀计划已全部执行到位,然而,由此所引发的社会影响却逐渐蔓延开来,久久未能停息。
日伪军军官和国军军官相继被暗杀之事件震动了双方高层,日方从点滴线索里得出结论,认为暗杀日伪军军官之人应当是原解散了的抗日同盟军报复所为。国军这边,从留下的字条里判断,认为实施暗杀者应当是吉洪灿的原讨贼军残余势力所为,目的是为吉洪灿将军之死复仇,幕后操纵者很可能是已逃匿的原讨贼军将领杨振芳。
尽管日伪军和国军高层均明白了这一点,但他们对此却束手无策。因为杀手并未留下可供追查的确切线索,其行踪又捉摸不定,参与调查之人并没有更大的进展,只能被动地建议加强自身部队的防卫工作,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这样一来,就使得参与围剿“抗日同盟军”和“抗日讨贼军”的其他军官们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下一个暗杀目标会轮到自己。因此,这些军官都深藏起来,不敢轻易地到公开场合露面,嚣张气焰暂时收敛了许多。
消息传到市民耳里便不胫而走,不久,全国多地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与公共场所里便流传出各类版本的抗日同盟军与讨贼军追杀鬼子和汉奸的英雄故事传说。
这些大快人心的消息令全国民众精神振奋,令日伪军和汉奸们胆颤心惊,当然更是梅花会行动队的人所期待的社会效应。
密杀计划全部完成后,根据梅花会总舵主龙爷的指示,梅花会玄武舵行动队的人暂时隐伏休整,平时只配合从事会中的日常事务,不轻易露面开展过多的行动,以免自己的绝密组织过早暴露。此后,梅花会行动队的抗日军事行动又沉寂了一段时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大半年时间。此时,国内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民众的视线已转到了国军的第5次围剿与中共工农红军的反围剿上来。
柳州陈氏绸庄里,梅花会总舵主龙爷通过媒体新闻了解到了一些战事消息,他对红军的处境给予了极大关注,并对周先生的安危感到担忧。
这天,身为梅花会独立师师长的二夫人写芙蓉奉命前来父亲的陈氏绸庄与龙爷会面。小车一进门,管家就认出了车子,并高兴地前来开门道:
“二小姐回来了?”
陈悦仙探头问道:
“陈伯,姑爷在哪里?”
“这会儿,可能在客厅里吧。”
管家不确定地回话道。
陈悦仙转头吩咐贴身护卫“九春”欧阳芳道:
“我先下车,你把车开到后院去。”
“是!”
陈悦仙下车后则径直前往客厅,九春则将车开到后院。
龙爷的左护卫强子见二夫人进来,便笑嘻嘻地转头朝客厅里大声喊道:
“总舵主,二夫人驾到!”
陈悦仙笑道:
“你这个机灵鬼,就知道护主!”
强子不好意思地搔搔头,并对着二夫人的目光嘿嘿地笑。
龙爷迎上去握着二夫人的手,一边打量一边深情地说:
“夫人,这段时间你瘦多了?”
右护卫光子泡来一杯咖啡端放在茶几上后,向强子使了一个眼色,俩人便知趣地退出客厅,并掩上门。
夫妇俩激动地相拥在一起,而后便在沙发上坐下慢慢聊了起来。
“自从那两个团北上抗日遭受损失后,我的独立师只剩下了3个团,我一直在考虑补员之事,忧心重重哪!” 特级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