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洽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康洽
洽,酒泉人,黄须美丈夫也。盛时携琴剑来长安,谒当道,气度豪爽。工乐府诗篇,宫女梨园,皆写于声律。玄宗亦知名,尝叹美之。所出入皆王侯贵主之宅,从游与宴,虽骏马苍头,如其己有,观服玩之光,令人归欲烧物,怜才乃能如是也。后遭天宝乱离,飘蓬江表,至大历间,年已七十余,龙钟衰老,谈及开元繁盛,流涕无从,往来两京,故侯馆谷,空咸阳一布衣耳。于时文士愿与论交。李端逢之,赠诗云:“声名常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又云:“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后卒杜陵山中。文章不得见矣。
【注释】
①酒泉: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酒泉。
②苍头:奴仆。
③服玩:穿戴使用和玩赏的东西。
④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⑤龙钟:衰老疲惫貌。
⑥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方唐正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可见当时繁盛之一斑。
⑦馆谷:泛指食宿款待。《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杜预注:“馆,舍也,食楚军谷三日。”
⑧咸阳一布衣: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意谓楚国太子在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做人质,就像平民一样。此谓旧日王侯待康洽只如同平民。又李端《赠康洽》:“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相依。”
⑨鲍参军:指鲍照,曾任刑狱参军,故称。
⑩班位:官员上朝时列班的位次。扬执戟(jǐ):指扬雄曾任郎官,汉时郎官皆于殿门执戟宿卫,故称扬雄为扬执戟,后指官位不高。盖李端为康洽有才华而不得重用惋惜。
⑪“同时献赋人皆尽”两句:意谓当时一起献赋的人都已仙去,在同一块墙壁上题诗的只有您还健在。献赋,向君王献赋以谋求赏识。
⑫杜陵:今在陕西西安长安区东伍村北,西汉宣帝刘洵的陵墓。
【译文】
康洽,酒泉人,是黄色胡须的俊美男子。壮年的时候带着古琴和宝剑来到长安,拜谒当时掌管政令的权贵,气度豪放爽朗。善于写乐府诗,宫中女婢和梨园子弟,都把他的诗歌谱成乐曲。唐玄宗也知道他的名字,曾经感叹赞美过他。所进出的地方都是王侯和尊贵的公主的宅邸,跟随他们游乐宴会,即使是权贵的骏马奴仆,都像是康洽自己的,观看他穿戴和玩赏的物件光彩夺目,让人回家想要把自己的都烧掉,当时的王侯公主们爱怜人才竟然能够像这样啊。后来遭遇天宝战乱流离失所,像飘飞的蓬草一般流落江南,到大历年间,康洽年纪已经七十多岁,老态龙钟,谈到开元时期的繁荣昌盛,不知道怎么就痛哭流涕,在长安和洛阳两个京都之间往来,以前的王侯们也还给他食宿招待,不过只是把他当成普通平民罢了。当时的文人才士都愿意与康洽交往。李端遇到他,赠送诗歌说:“声名常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又写诗说:“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后来在杜陵的山中去世。他写的诗文篇章已经看不见了。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