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卷三
【题解】
卷三所传诗人由盛唐入中唐,有岑参、王之涣、贺知章、包何、包佶、张彪、李嘉祐、贾至、鲍防(附谢良弼)、殷遥、张继、元结、郎士元、道人灵一(附惟审、护国、文益、可止、清江、法照、广宣、无本、修睦、无闷、太易、景云、法振、栖白、隐峦、处默、卿云、栖一、淡交、良乂、若虚、云表、昙域、子兰、僧鸾、怀楚、惠标、可朋、怀浦、慕幽、善生、亚齐、尚颜、栖蟾、理莹、归仁、玄宝、惠侃、法宣、文秀、僧泚、清尚、智暹、沧浩、不特)、皇甫冉、皇甫曾、独孤及、刘方平、秦系、张众甫(附赵微明、于逖、蒋涣、元季川)、严维、于良史、灵彻上人、陆羽、顾况、张南史、戎昱(附包子虚)、古之奇、苏涣、朱湾、张志和等共八十二人。本卷既写到与高適、王昌龄争胜的王之涣这样有名的诗人,也为很多我们不熟悉、却留下佳作的才子们立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有诗才的僧人的描写。我们知道,在目录学著作中,僧道是往往附在子部末尾的,辛氏却将诗僧放在卷三较为显眼的位置,体现出他对僧人写诗的欣赏与钦佩,这或许也与他推崇并信服“以禅论诗”有关。当然,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对叛唐才子苏涣的记载,不因为他是乱臣贼子而忽略他的才华,尽管辛氏的理由是借此警示那些盗贼,但从“杜甫有与赠答之诗”来看,为他作传首先还是因为他的诗歌才名。在评论当中,辛氏偶尔也会提出一些诗学命题供读者诸君参讨,比如在《独孤及传》中,他就提出确立诗题的标准是卓绝清新、言简意足,反对元和以后的诗歌题目,这些都从侧面显示他对唐诗特质的思考。
岑参
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天宝三年赵岳榜第二人及第。累官左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拜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辞罢。别业在杜陵山中,后终于蜀。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適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有集十卷行于世。杜确为之序云。
【注释】
①南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南阳。
②文本:即岑文本,字景仁,有文才,贞观中擢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后从伐辽东,死于途中。
③赵岳:唐天宝三载(744)甲申科状元。据学者考证,岑参考中进士当在天宝五载(746),辛文房误。
④左补阙:据杜确《岑嘉州集序》,当为右补阙,中书省所属的谏官,掌规谏,举荐人才等。起居郎:据岑参《佐郡思旧游》诗序,当为起居舍人,属中书省,掌管起居注,记录皇帝的言行时事,而起居郎属门下省。
⑤嘉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乐山。
⑥杜鸿渐:字之巽,濮州濮阳(今属河南)人。广德二年(764),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永泰二年(766),以宰相兼成都尹兼充山南西道、剑南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岑参之为杜鸿渐幕府,即在此时,后文云“安西幕府”,误。幕府:军旅无固定之处,以帐幕为其府署,称幕府,招幕僚。
⑦职方郎中:官名,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掌地图、城隍、镇戍、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
⑧侍御史:中央御史台台院官员,职掌纠举百官犯法及推鞫刑狱等事。
⑨杜陵:汉宣帝刘询筑陵墓于东原之上,改杜县为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⑩戎幕:即幕府。
⑪城障:即城堠,在要塞处筑城,里面可驻守士兵。塞堡:边塞堡垒。
⑫至德:肃宗年号(756—758)。
⑬裴休:据《郡斋读书志》,当为裴荐。裴休,字公美,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宰相,比岑参年辈晚。
⑭献替:“献可替否”的省语,指谏君完善补过。
⑮杜确:京兆(今陕西西安)人,贞元十八年(802)卒于河中节度使任上,赠礼部尚书。杜确于岑参卒后三十年,作《岑嘉州集序》,倡导讽谏比兴诗观。
【译文】
岑参,南阳人,岑文本的后代。天宝三载(744)赵岳那一榜以第二名考中进士。累积做到左补阙、起居郎,出朝廷做嘉州刺史。杜鸿渐上表让他担任幕府僚佐,拜任职方郎中,兼任侍御史,辞职罢免。他的山庄在长安杜陵的山中,后来死在四川。岑参多次担任幕府僚佐,来往于马鞍战火沙尘之间十多年,极尽地表现了出征行军者与家人离别的情感,城堠堡垒,没有没到过的。广博地浏览历史书籍,尤其善于写文章,文辞清隽高尚,费尽心思。诗歌格调特别高亢,唐朝建立以来都很少看见这样的作品。在山水间纵情怀抱,因此常怀隐逸的念头,营造出奇特幽深的情致,所写的诗句常常高出流俗,挺拔突出,超越通常的情理,与高適风力骨气颇为相同,读他的作品让人慷慨感怀。每篇诗歌放笔写完,人们就传诵吟咏。至德年间,裴休、杜甫等曾经举荐他,说他见识气度清要长远,建议讨论典雅中正,好的名声早就确立,同辈人都很仰慕,可以备用为谏诤进言的官员。没来得及担当大任就过世了,岂不令人悲伤啊!有集子十卷流行在世。杜确为他的集子作序。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