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罗隐
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卷首《过夏口》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镠得之大喜,以书辟曰:“仲宣远托刘荆州,盖因乱世;夫子乐为鲁司寇,只为故乡。”隐曰:“是不可去矣。”遂为掌书记。性简傲,高谈阔论,满座风生。好谐谑,感遇辄发。镠爱其才,前后赐予无数,陪从不顷刻相背。表迁节度判官、盐铁发运使。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镠请隐更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转司勋郎中。自号“江东生”。魏博节度罗绍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时亦老矣,尝表荐之。隐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
【注释】
①隐:原名横,因科举不中,改名隐。
②钱塘人:据学者考证,当为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
③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遇乱:指广明庚子之乱。
⑤钱尚父:指钱镠(liú),字具美(一作巨美),五代时吴越国的建立者。少以贩私盐为业,唐末镇压黄巢起义军,任镇海节度使。乾宁三年(896)击败董昌,在苏南、两浙一带形成割据势力。朱温建梁,受封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
⑥节钺(yuè):符节和斧钺,是拜将时授予将领之物。
⑦夏口:地名,即今湖北武汉。黄祖曾任江夏太守,后纳名士祢衡为书记,建安三年(198)以衡言语不逊,杀之于宴会间。
⑧“一个祢衡容不得”两句:意谓连一个祢衡都无法容纳,想想黄祖真是也不是什么英雄。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性刚傲物,曹操曾召为鼓史,当众辱操,后转送江夏太守黄祖,被杀,时年二十六岁。
⑨仲宣:指王粲,字仲宣。西京扰乱,避难荆州,依刘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赐爵关内侯。诗赋情调悲凉,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刘荆州:即刘表,字景升。初平元年(190)任荆州刺史,后为荆州牧。病死后,其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
⑩夫子乐为鲁司寇:指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事。
⑪掌书记:官名,节度、观察等使所属均有掌书记,位在副使、判官之下,掌表奏书檄。
⑫盐铁发运使:唐末,江淮节度副大使高骈兼任盐铁转运使时有扬子院留后,以盐铁转运副使充任,广明中高骈奏改为发运使,发运使之名始见于此。
⑬沈崧:字吉甫,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归闽,途经淮甸,淮帅聘之不就,遂经杭州,镇海军节度使钱镠留沈崧为掌书记,除浙西营田副使,奏授秘书监、检校兵部尚书、右仆射。凡书檄表奏,多出沈崧之手。后晋天福二年(937)钱元瓘为吴越国王,拜为丞相。
⑭鹰犬:打猎中追逐捕捉猎物的鹰和猎犬,这里作动词,指派出猎鹰和猎犬那样的人来剥削。
⑮昭宗:原名李敏,改为李晔,罗隐将“晔”拆为“日”和“华”,姬昌名中取“昌”字一半为“日”,虞舜的名字叫重华,合在一起恰为“晔”。姬昌即周文王,和虞舜都是历史上的明君,罗隐以此期待李晔。
⑯司勋郎中:官名,尚书省吏部司勋司长官,掌有功官吏的勋级政令。
⑰罗绍威:字端己,父弘信为魏博节度使,乾宁五年(898)弘信卒,继任,光化二年(899)附朱温。喜延揽士人,开学馆,聚书万卷,邺都文学盛于一时。
⑱传食诸侯:辗转受诸侯供养。《孟子·滕文公下》:“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此处借用成语,诸侯乃指唐末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
⑲因人成事:指门客依赖主人的关照而成事。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译文】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他年少时英豪聪敏,善于写文章,诗笔尤其俊俏挺拔,蓄养浩然正气。乾符初年考进士,多次都没考上。广明年间,遭遇战乱回到家乡。当时钱镠镇守东南,势力极大,罗隐想去投靠他,进见拜谒,投递自己以前的作品,诗卷第一首《过夏口》说:“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钱镠获得他的作品非常喜悦,用书信征辟他说:“王粲远远地投奔荆州牧刘表,大概是因为身处乱世;孔夫子乐意担任鲁国的司寇,只是因为鲁国是他的故乡。”罗隐说:“这样就不能离开钱镠了啊。”于是担任他的掌书记。罗隐性格简慢傲诞,高谈阔论,在宾客满堂时谈笑风生。他喜好开玩笑,遇到事物有感触就表达出来。钱镠喜爱他的才华,前前后后赏赐给他无数东西,陪从人员没有一刻离开罗隐。上表升迁他为节度使判官、盐铁发运使。不久,又上奏授任他著作郎。钱镠刚担任节度使,命令沈崧草写谢表,大力夸赞浙西多么富庶,罗隐说:“如今浙西焚烧荡毁之后,朝廷的大臣还在迫切地贪污受贿,这样的谢表奏上去,将要派他们的爪牙来剥削我们了。”钱镠请罗隐把谢表修改一遍,其中有句子说:“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写祝贺唐昭宗修改名字的表说:“左边是周文王姬昌的‘昌’字的一半,右边是虞舜重华的‘华’字的全字。”文人都称赞欣赏。转任司勋郎中,自称“江东生”。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仰慕他的名声,推求都是罗姓同宗的名义,拜他为叔父,当时罗隐已经老了,还是曾上表推荐他。罗隐恃才傲物,轻视别人,众人很是憎恨嫉妒。罗隐自以为当会被朝廷重用,却一个功名也没考上,在诸侯之间辗转谋生,依靠他们完成事业,因此深深地怨恨唐朝王室。
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且介僻寡合,不喜军旅。献酬俎豆间,绰绰有余也。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与顾云同谒淮南高骈,骈不礼,骈后为毕将军所杀,隐有延和阁之讥。又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不复念矣。隐精法书,喜笔工苌凤,谓曰:“笔,文章货也。今助子取高价。”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甲乙集》《外集》《启事》等,并行于世。
【注释】
①荒祠:罗隐有《后土庙》诗。木偶:罗隐有《木偶人》文。
②俎(zǔ)豆:俎与豆是古代礼器,用于行祭礼时盛肉食,孔子曾以俎豆之事用来同军旅之事相对举,后世代指礼仪。
③钟陵:县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④营妓:古代军中官妓。
⑤脱白:脱去白衣,指考中进士。
⑥“钟陵醉别十余春”以下几句:引诗题为《偶题》(一作《嘲钟陵妓云英》),意谓自从钟陵跟你喝酒告别已十多个春秋,再次见到你还是体态轻盈。我没有考上功名你也没有嫁人,可能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吧。掌上身,指女子轻盈善舞的体态。
⑦顾云:字垂象,与杜荀鹤、殷文圭同肆业于九华。咸通十五年(874)中进士,授淮南从事。避毕师铎之乱退居霅川,杜门著述。后被荐与司空图等分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虞部员外郎。
⑧毕将军:指毕师铎,乾符元年(874)从王仙芝起义,后隶黄巢。六年(879)降于唐镇海节度使高骈为牙将,以不得信用而自危。光启三年(887)杀高骈,推秦彦为节度使,受署为行军司马。后为杨行密所破,投秦宗衡,被宗衡部将孙儒所杀。
⑨延和阁之讥:罗隐《广陵妖乱志》中之诗云:“延和高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太乙闻。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⑩相国郑畋(tián):字台文,僖宗时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等职。
⑪“张华谩出如丹语”两句:张华白白地说出忠诚于王室的话,还比不上刘弘写的一张纸有效果。据记载,刘弘每次下令都自己写,后来天下方乱,弘专督江汉,识人善任,多行惠政。言外之意是当时的臣子,与其像张华那样忠心地护卫大唐王室而被杀,还不如像刘弘那样割据一方,保一方百姓有效。
⑫精爽:犹言人之精神或魂魄。
⑬苌凤:唐代制作毛笔的工匠。
⑭雁头笺:唐代纸名,是以雁皮(即山棉皮)纤维为原料制造的一种纸张。
【译文】
罗隐的诗文总是以讥刺为主,即使是荒凉的祠堂和木偶,也没有能够幸免的。而且耿介孤僻跟人合不来,不喜欢军队生活。在礼仪献酬方面的才华,则是绰绰有余的啊。罗隐起初贫寒,来京城参加考试,路过钟陵,看当地的官妓云英有才华情思,后来十二年过去,没有考中,又路过这里,云英说:“罗秀才还没考中功名。”罗隐写诗赠送给她说:“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跟顾云一起拜谒淮南节度使高骈,高骈没有礼待他们,高骈后来被属下毕师铎所杀害,罗隐用延和阁的诗歌来讥讽他。又拿诗歌投递给宰相郑畋,郑畋有个女儿特别美丽,喜欢吟咏诗歌,读罗隐的作品读到“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因为这个特别仰慕他,魂魄飞翔翻越,不知去了哪里。一天罗隐忽然来拜见,女儿从帘幕后面偷偷看见他那迂腐丑陋的样子,不再想念了。罗隐精通书法,喜欢制笔的工匠苌凤,对他说:“毛笔,是写文章的重要货品啊,如今我帮助你卖个好价钱。”就送给苌凤雁头笺纸一百幅,士大夫们到他门前询问笔价,苌凤一下子获得千金财富。大体上罗隐的名声就这样被人们倚重。所撰写的《谗书》《谗本》《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甲乙集》《外集》《启事》等书,一起流行在世。
○《易》戒毋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罗隐以褊急性成,动必嘲讪,率成谩作,顷刻相传。以其事业非不五鼎也,学术非不经史也,夫何齐东野人,猥巷小子,语及讥诮,必以隐为称首。凋丧淳才,揄扬秽德,白日能蔽于浮翳,美玉曾玷于青蝇,虽亦未必尽然,是皆阙慎微之豫。阮嗣宗臧否不挂口,欲免其身。如滑稽玩世东方朔之流,又不相类也。
【注释】
①“《易》戒毋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两句:语出《周易·系辞下》:“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
②五鼎:古代祭礼,大夫以五鼎盛祭品。常以五鼎指借贵官。《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
③齐东野人:齐国东部乡讲粗野话的下人。《孟子·万章下》:“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④猥巷小子:曲巷里的小孩子。
⑤浮翳(yì):浮动的遮蔽物,指浮云。
⑥青蝇:《诗经·小雅·青蝇》以“青蝇”比喻谗人,这里指谗言。
⑦阙:即“缺”。慎微:重视细微的或始发的事情。
⑧阮嗣宗:即阮籍,字嗣宗,与嵇康齐名,“竹林七贤”之一。魏晋之际,司马氏专政,士人少有自全者,为生存计,阮籍口不臧否人物,常常醉酒,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有《咏怀诗》八十二首。臧否(zāng pǐ):褒贬,批评。
⑨滑稽:指古代优人活动的用语,司马贞《史记索隐》:“滑,乱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东方朔:字曼倩,西汉人,武帝时上书自荐,后任常侍郎,官至太中大夫、给事中,性诙谐滑稽,善讽刺,亦能直言切谏。
【译文】
○《周易》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小小的善举没有用处而不去做,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恶举没有伤害而不改掉啊。罗隐因为器量狭小而急躁的性情已经养成,动不动就嘲讽讥讪,轻率地写成辱谩别人的作品,转眼就相互传遍。从他的事业来看并非不是高官厚禄啊,从他的学术来看也并非不是经史之学啊,为什么乡下的粗野之人和里巷里的毛小子,一说到讥讽嘲谑,一定把罗隐放在首位呢?凋零丧失醇厚的才华,宣扬污秽的德行,就算是白日也能被浮云所遮蔽,美玉也曾被黑苍蝇玷污,虽然也未必都会这样,但这些都是缺乏对细微之事也保持谨慎而造成的。阮籍嘴上从来不褒贬别人,以避免给自己带来灾祸。如果说罗隐是诙谐玩世不恭的东方朔一类人,他又跟东方朔不相似啊。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