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御史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元代的汉人不是人,全他妈是被征服过的奴隶。
到了元朝末年,那帮疯子攒足了家底。他们闲着没事干,又一次的开始挥霍家业。
‘香会’演化成香军,又成了红巾军。
没错,就是红巾军。
就是那帮头扎红巾,激昂赴死。高喊着驱逐胡鞑,还我河山的民族英雄——红巾军。
教义还是那个教义,口号却从弥勒大乘教的‘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变成了‘明王出世,驱逐胡鞑’。
世间无善恶,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谁又能想到,青史留名,千古永芳的红巾军,他们的根源竟然会是脱胎于那帮疯子?
数百年前,就是他们高喊着长歌,去慷慨赴死,与敌人喋血沙场,用血肉与生命争夺回我中华江山。
有意思的是,这一回他们堂堂正正打下了江山。距离那个神往已久的太平世界只差一步,就差那么临门一脚。
可悲的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帮疯子遇到了更疯、更狂、更霸道的千古枭雄朱元璋。
红巾起义,共尊明王!
朱元璋以红巾军作为起家之资,做大做强之后,却是回过头弄死了明王。
可笑吗?
这并不可笑!
因为那帮疯子所神往的太平世界,完全就是瞎扯淡,纯属放屁。
作为理想,他们的教义是美好的,是完美的,是引人入胜高尚圣洁的。
但是,谁若想将它复之于事实。那么,他若不是个疯子,就一定是个傻逼。
当时,整个九州天下都是红巾军的。
傻逼们,都在激动的期待着太平世界将要来临。
明眼人,却在颤颤赫赫的担忧着,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所谓的天平世界,就是个一戳就碎的美丽泡沫。
所以,当朱元璋立旗反明王的时候,真正有学识有能耐的强人无不跟风而动,推波助澜。
人人都说朱元璋凶残暴戾,是因为他生性凉薄大杀功臣。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
或许是因为那些功臣该死呢!
他们为什么该死?
因为他们都是红巾军余孽。
红巾军是什么?
全是一帮被洗过脑,想要建设太平世界的疯子。
不管是为了朱家江山,还是为了这天下百姓的安定。于公于私,朱元璋都容不下那帮余孽。
晋朝被那帮疯子玩残了,唐朝被他们玩崩了。前车之鉴尚在前,如今到了大明朝,朱元璋又岂能留着那帮疯子祸害江山?
那些被杀掉的功臣,全都该死吗?
也不尽然。
自古以来,都是先犯罪,后处罚。
然而到了朱元璋这里,却是宁可先下手为强,不惜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朱元璋执政期间,他仗以起家的红巾老底被他亲手杀个干净,满朝的开国功臣也尽数死绝了。
这个人狠,狠在骨子里。
正是因为他下手太狠,所以才能换来几百年的稳固江山。
有名一朝,从无邪教作乱。此事,全是赖以朱元璋狠辣之功而得福。
朱元璋真的是手辣心黑,大明几百年国运,那帮侥幸偷生,没被杀干净的邪教疯子,是丝毫不敢露头,唯恐避之不及。
几百年的打压,红巾完全被朱家人杀残赶绝了。
明朝之后是清朝!
没了朱家之人在头顶上镇着,那帮疯子又一次冒了出来。
他们崇奉弥勒佛,修续香火,更名闻香教。
同一时期,还有一个教派,他们源于宋朝大乘教的分支,号称白莲教。
清朝不得人心,一句‘弥勒下生,反清复明’的口号,为清朝招来无数的起义与叛乱。
白莲教最光辉的战绩,是在清朝嘉庆年间大起义。清朝中叶的白莲教之乱,波及数省,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成为大清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闻香教是一宗家族宗教,王氏族人世代相传,历经十代,二百余年,全盛时期传教遍及直、晋、豫、颚、苏、皖六省。清朝嘉庆二十年治方荣生邪教案,闻香教在北方受挫,辗转发展到福建、广东、台湾,换名为‘金幢教’。
还是那句话,清朝不得人心,白莲与闻香两教,只是叛乱清朝政府的先驱者。
白莲教势微之后,有教徒刘佐臣朽木生芽,自创一个名为‘收元教’的教派,这收元教教徒依照八卦分为八股,故而又称之为‘八卦教’。
碍于当时的局势原因,刘佐臣创教之初,并没有设立明显的政治色彩,目的只在于传教敛财,为宗教积累资金。
有清一朝,起义无数,除了早期的这些教派。能够闹出声势,做出乱局的教派还有乾隆三十九年的山东清水教起义,以及嘉庆十八年的天理教起义。
到了清政府晚期,那帮疯子更是融合了一些西方教派的教义,捣腾出一个中西合璧的教派,也就是大家耳熟能够详的洪秀全起义,太平天国的由来。
太平天国起义,导致了四千一百万人死于战火,内忧外患的清朝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有时候反过来想想,其实这帮疯子并非是那么可恶。
清朝代替了明朝,他们能够喊出‘反清复明’的口号。
当清朝末年,八国联军用大炮轰开国门的时候,这帮家伙却能高喊着‘扶清灭洋’,去跟敌人拼一个你死我活。
请记住他们,虽然有点傻,但是他们的本心却值得让人尊敬。那个时候,他们叫做‘义和拳’,他们能够用血肉之躯,去堵敌人的火枪弹药。
他们不怕死,却是没跟对一个好主子。
虽然他们的底线在一次次下降,但是他们却不忘本,也不忘根。
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甚至不惜改变自己也要维护它。
土生土长,他们的根,就在这片土地上。
…………
……
从汉朝到清末。
为了一个太平世界的泡影,有无数人为之奋斗一生。
一句‘弥勒下生’的口号,贯穿元明清三朝,也让无数人抛家舍业,舍生赴死。
两千年上下,这支力量一直在干涉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
他们顽强的活着,杀不完,剿不灭,打不残,弄不死。他们顽强的延续着,传承了两千年。
为了一个注定就是泡沫的梦想,这帮人,也足足疯了两千年。
多么漫长的时间啊,却仍旧唤不醒他们。
正是因为清楚的知道这些,所以才有了来俊臣如今的态度。
房间里,来俊臣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了无兴致的向灰衣老头说道:“如果你想收我入教,本官能够很负责的告诉你,除非你能把我打趴下,否则你想都别想。”
话音落地,灰衣老头哈哈一笑,言语中有些不屑的说道:“听你先前的话语,还以为你是个性情贞烈的硬骨头,没想到你也是个贪生怕死的东西。”
对于灰衣老头话语中的鄙视,来俊臣慷慨的照单全收。耸了耸肩,寻一个更为舒服的姿势之后,来俊臣半眯着凤目回应道:“好死不如赖活着,入不入弥勒教,对我来说又不会少块肉。没必要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不值得。”
“既然如此,那你就入教吧。”灰衣老头拿捏话语,将了来俊臣一军。
座椅上,来俊臣衣衫不整的两手一摊,直言说道:“先过两招再说。”
“非打不可吗?”灰衣老头微微挺腰,蓄势待发。
来俊臣点了点头,回应道:“自古以来,想要拉人上贼船。无非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挟之以威而已。于理而言,本官不讲理。于情而言,本官生性凉薄。于利而言,老子能用黄金活埋了你这老东西。”
这话一出,剑拔弩张。
来俊臣与那灰衣老头像是斗鸡一样,互相瞪大了双眼,死死盯住对方。
涟漪夹在中间,左右不是,很是难堪。
这时,涟漪轻轻推了来俊臣一把,轻柔的笑道:“别较真,我们来这不是为你。”
“为了我家丫头更是不行。”来俊臣语气严厉,直接挑明了话语。
眼看着劝不动来俊臣,涟漪扭过头向灰衣老头说道:“洪叔,天下孩童多得是,咱们再选一个好不好。”
“你懂个屁,那小丫头的双手异于常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小小年纪就有一身横练筋骨。徒弟若是这般好找,老朽我一把年纪,又岂能没个传承衣钵的关门弟子?”
这老头一把年纪,还爆了粗口,显然是被来俊臣气的不轻,心中正在怒火连天。
听到这老头如此说话,涟漪坐在一旁只顾着急。
然而在来俊臣的心中,这家伙却是将心中的如意算盘稍微改了改。 大唐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