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闲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郁达夫杂文集(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文字闲谈
手民之误
唐诗小杜,“秋尽江南草未凋”句,有人说原本系作“草木凋”,木改成未,是手民之误,当时没有手民,当然是木刻师之误,这一误,却误得很有意思。
可是有些时候,却误不得半字,譬如江瑶柱之误作江淫柱,吴稚晖之误成吴雌浑之类。
手民之误,在外国也常有,最近还看到一则德国趣闻,只有晓德文的能够了解,原来德人称希特勒作领袖,原文读若“特儿·否(优)勒”。特儿是冠词,否(优)勒是领导者的意思,而手民误将冠词与名词排在一道,且误“提”作“推”,于是“特儿·否(优)勒”便变作“勿儿·否(优)勒”,领袖就变作为诱拐者了。
说这些废话的原因,是为了有几个在我所写的文字中的错字,须订正的缘故。
第一,唐李德裕的那一首有名的诗,末一句是“月中清露点朝衣”,这点字实在奇□(原文此处为“□”,下同)不过,而前些日子引用的时候,却被手民误排作了□字。
第二,在本期的《青年月刊》上,我有二十八字的一首打油诗,系赠给郭氏两姐弟的,原文为:
椰园人似月中仙,秋菊春兰各自妍。
南国重赓邦媛志,林宗林下记双贤。
“邦媛”用的是《诗经·鄘风》的成句,“君子偕老,邦之媛也”,却被手民误作了“郑媛”,郑与邦虽只差半字,但郑卫之音,却非正始之音,所以不得不辩。
《永乐大典》
大家都知道,《四库全书》,是由《永乐大典》的残本中□缀成功的典籍,但《永乐大典》的编□方法,就有点奇特。譬如说一个“天”字吧,将与“天”字有关的种种典故,物类,都抄进去,倒也未始不可。最难得的是,譬如“天章阁”三字之下,就把天章阁的一部藏书目录,也全抄了进去。“天随子”三字之下,则将陆龟蒙的全集,全抄进去的一点。
《永乐大典》的黄面大本,我只在外国博物馆及北平京师图书馆里看到过五六册原本,但这一种为择一字,而不惜抄入几十万或几百字的编□方法,觉得真是古今中外,决无其偶的创举。 郁达夫杂文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