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与中国之友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郁达夫杂文集(四)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缅甸与中国之友谊
缅甸与云南西康接壤,同为喜马拉雅山东南支脉盘错之区,伊拉瓦底河流,且可直溯至中国境内。汉唐以来,上缅时为中国民族迁徙移殖之地。宋元以降,有时划入云南,有时封列藩府,直至清季(一八八六,光绪十二年)始并入于英。因缅甸与中国之过去历史,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在文化上,宗教上,政治经济上,永久是在一个系统之内的兄弟之邦。更从言语文字言,缅甸与西藏,亦属一个系统,若从此而追溯既往,则人种当亦为同族之一分支。
缅甸民族与中国民族之间,宜如手如足,如兄如弟,互相扶助,互相繁荣,固属天经地义,毋庸赘说之事。但近年来因敌阀蓄意南侵,派出许多间谍,假冒作商人僧侣,广至泰国、缅甸、印度一带,侦察虚实,调查地势,并利用各种机会,以收买贿赂等手段,在各地从事挑拨诸民族间之恶感,中缅之间,遂不无时有疏远之嫌。即如滇缅公路开始之际,敌人四出活动,收买缅文报纸,收买缅甸当局,散放谣言,谓此公路一开,中国劳动者势将大量侵入缅甸,可使缅甸人至无复有劳动之机会等等,百方阻难,意欲破坏中缅的交通往来,就是一例。
而在滇缅路筑成,中缅两地人民互通声气以后,敌人尚造作谣言,以敌机将飞至缅甸轰炸为恐吓,欲使缅甸之一部分人士,起而阻遏中缅的往来。敌人的挑拨离间,威胁利诱,其种种卑劣手段之使用,诚可谓无微而不至;然两民族间,终因历史、地理、文化的关系,幸未为所惑而中暗算。不但如此,自滇缅路开后,中缅的交谊,反而日亲一日。尤其自去年缅甸访华团,在宇巴伦氏领导之下,到我国西南各地视察以还,且成立了中缅文化协会之组织,以此中缅两族间之文化往来,势将更加繁密。不但已往之误解,可一扫而空,即今后之有无相通,危难相扶,亦决能别开一从来未有之生面。吾人对此之欣喜,自难以言语来形容。今年宇巴伦氏,又代表缅甸来南洋各地作亲善之访问,吾人对宇氏,更不得不致诚挚之敬意。
所可惜者,宇氏此次之行程远而且长,恐与吾人无作长谈久叙之机会,是以不得不乘吾人致辞欢迎之便,更举二三事以为宇氏告。
第一,敌人之挑拨离间,造谣威胁等卑劣手段,如上述者,亦可见一斑。然正当敌锐意南进之此际,吾人深恐敌之阴谋,犹不止此。现敌已获占安南,今后敌之魔手自必西向缅甸而伸。图缅之先,敌所惯用之手段,必为制造恐怖,扰乱治安,以夺缅甸人之心。如今年四月二十日,当回教同人正在仰光庆祝圣人降诞之际。嗾使印度教信者与回教信者发生冲突,致使死伤累累,民族间互起反感,一时人心陷于极度不安之一事,即系敌寇所派出之第五纵队工作的效果。又如上缅喀钦族间,为当局欲教以新创言语文字之故,致使山岳中喀钦部族,与国境守备兵发生冲突,争斗至数十日之久,暗中实亦系敌人在嗾使之故。诸如此类之动作,为敌人欲施侵略以前之惯用毒计。吾人对于散处在缅甸各地之敌国佛教徒及照相营业者,与其他各种假装之敌寇商人等,都不可不加意防范;因此等敌国浪人,实皆系受敌阀指使之间谍,无孔不入,无恶不作,如虎如蛇,不宜放纵,使遗害于群众。
第二,敌人于施武力侵略之先,必以文化侵略与经济侵略为前导。如诱致缅甸学生,至敌国留学,灌输以种种不正确之思想,嗾使反英,反团结,致使青年往往因而牺牲其学业与前途,即为文化侵略之一端。至于经济侵略,则有推销劣货,使缅甸本土工业不能发达;垄断市场,以贱价收买缅甸土产原料,如棉花、锡、铝之类等都是。吾人欲防止敌人的武力侵略,当以先防止此两种侵略为急务。
第三,滇缅路交通,不独有利于中国之抗战而已,即对缅甸之商业繁荣,实亦为一主要之动脉。例如中国全国粮食,就每年不敷,非由缅甸输入若干万担不可;而上缅之木材,油类,亦为中国消费品中之重要者。中国对英美之矿产输出,行经缅甸,即堆栈搬运两项,就对缅甸有绝大之利益。是以缅甸为欲助中国,而更资自助起见,则促英当局开放滇缅路运输,及修筑滇缅铁道,实为目下不可稍缓之急务。盖滇缅路可以横断中国西南部,而直达至长江沿岸,将来中国产业若一开发,则此路之重要,决不亚于粤汉平汉的一线。易言以喻,滇缅路在今后实系中缅两地输血之命脉。两地之繁荣与衰落,庶将由此路之能否充分使用而卜之。
第四,佛教文化,同时自印度而东渐,通过□□□□播至于中国高丽等处。(原文此处为“□”)当时之经典文献,有缅甸尚保存、而中国已消失者,亦有中国因翻出而留存、而缅甸已无有者,为发扬光大东方之伟大教义计,中印缅在今后尤不得不通力合作,以谋文化之沟通。即西洋文化之东来,其始亦先通过缅甸,然后始传至中国者,如马各保罗之所记述,即其明证。吾人为详订文化之源流,整理东方之学术计,觉中缅文化界尤更有密切联络之必要。
语短心长,此外实尚有种种欲告之衷情,上述四端,不过一时想到之大目而已,将来大驾临星,或可当面倾谈以求教,吾人先在此于谨致欢迎之挚意外,更欲一祝宇氏及同行诸君之康健。盖敌寇临门,中缅各在受侵略威胁之今日,吾人对民族国家之责职,正重且繁也。 郁达夫杂文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