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衡阳,请留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台湾初期的问题

衡阳,请留下 鞑虏戈 3055 2021-04-06 03:4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衡阳,请留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在海的北面日本,前第十一军老兵组成的战友会听闻这一消息自发筹备来台事宜。1983年7月18终于抵达台湾,此次前来墓前致祭的由日军前第116师团第120联队大队长和田徤男率领,中国方面由方先觉将军幼子方庆亨先生(前排左六)接待伴随。

  在七月的酷暑下,数名七十岁上下的日本老兵与同样是七十多岁的国军老兵们一齐来到国军公墓方将军的坟前,他们自宪兵手中接过花圈,献花祭拜。随后一名日方老兵突然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玻璃水瓶,打开瓶盖,朝着坟头洒水,口中念念有词。

  众人皆是不解,事后才明白。原来就在前不久,这些前日本军人特地造访衡阳战场。他们到了衡阳,遗憾的是巨变的衡阳之上曾经的埋骨再也找不到一块可资凭吊的纪念物,日本老兵极富巧思走到了湘江边上,汲取了一瓶水。他们想,方将军的战友部属在此流过血,这瓶水对于方将军必然有着特殊意义。

  经过翻译,国军老兵们甚为感动。

  方将军,我们知道您生前无法回大陆,我们特别到了当年战地衡阳,给您带了一瓶湘江的水,希望您英灵不死,两国永远亲善和睦!」

  第二次是在方先觉将军逝世周年,1984年3月4日日本老兵再次来到台湾五指山公墓祭奠,由之前到访过的和田徤男前和第68师团辎重队世话役多贺正文带队.陪祭的除了第十军旧部及方先觉家属外.还有台湾“国防部”官员。

  当天祭奠完毕下山后在六福客栈餐叙,当时有进攻张家山的日军老兵询问有无张家山的守军在场,现场就有参加过张家山战斗的中国老兵应声。两拨老人通过翻译.共同回忆当年攻守战况.一切的一切就像影片倒带.当年情景历历在目。

  第一次及第二次来台日军计有九十六人。

  第三次是在1986年3月3日,方先觉将军去世三周年纪念日。日军第十一军战友会执事多贺正文(右三)率众再度上山祭奠.由方将军公子方庆元先生(左四)伴随。

  2002年1月24日,前日军第68师团老兵单独前来祭奠方将军,并在方将军墓前留有手书字条及名片一张.字条落款为“元独力步兵第六十一大队所属”.看来应该是日军前第68师团第57旅团独力步兵第61大队的一名老兵.名片上的姓名是“竹田宣俊”.并印有地址。这两张纸片装在一个透明塑料袋内并用一块石头压住.由方将军家属在扫墓时发现.因为他们不谙日文.竾就一直未给竹田君写信。

  由美说完话,席阳冷静的脸上鲜有的露出了微笑。

  “这是目前所记录的,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谅解。我祖父的初衷只在乎为了第十军,它做了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他是爱国的。”

  众人犹如呆滞般不知所措。

  “能说说你的爷爷吗?”

  “我的祖父吗,”

  众人没有回答,表情上已经承认。

  你们也看到了,那时我的祖父。在你们之中唯有席恒的是祖父其他人都是曾祖,我不知道席恒的祖父视为因为什么原因,但在大部分台湾老兵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我祖父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台湾早就统一。至少在《开罗会议》中,尽管意思很勉强至少,尽管美国国会还有部分和军方(麦克阿瑟影响尤甚)都赞成干涉台湾,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还是将台湾分离在防御圈之外,后来这一决定得到50%以上民众的支持,拒绝继续援助蒋在台势力。

  如果说时间停留在这一刻,所有事情都将变得理所当然。只是发生在北部的朝鲜战争打破了一切,1950年6月25日朝鲜悍然发动民族统一战争。使得台湾所处的位置瞬间变得极为重要,乃至我祖父那时都曾自嘲“看着对岸穿着单衣的统一部队出现在朝鲜时当真是舒了口气。

  台湾最后是留下来了,在那时的人们看来。外部问题虽然暂时消弭,但内部问题变得十分严重。一个就是人口压力,一个就是人力匮乏。首先第一个台湾本就是个岛,其所能承载人口寄养的自然资源有限,根据记录1947年台湾总人口为624万人,1949后急剧增加至1952年时已达846万人。这其中军队与其家属占到200万人,这无形给台湾造成了巨大压力。首先第一点就是粮食的匮乏,一般来说养一个兵至少需要30人才算比较正常,大体猜测国家100人为基数,10~60岁占人口90%,一半的男性就是45人,其中20~40岁也就占18%左右(9人左右),合计占总人口的10%,先不论台湾的男女失调问题,仅以当时的人口士兵比例达到了惊人25%。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3个人养一个兵。并且看得见的青壮年全是当兵,这能不让人惊诧吗?

  沉重的人口包袱加导致了台湾经济的崩坏,又为养活部队而没有节制的印制钱钞更使得本就稀少的物资飞速涨价,那一阶段的经济对于台湾民众来说苦不堪言。

  同时人口问题还要解决的同时,台湾又面临着兵力匮乏的问题。在南起海南岛,北至舟山群岛的万里海疆之上,战线太长 兵力分散,虽然蒋介石一直宣传“海上长城”,但在那时的每一个人看来都是不切合实际的。甚至到最后其大陆势力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还要提出1 2 3 5计划,即一年准备 两年反攻 三年扫荡 五年成功。

  一旁有人嘿嘿的笑着,显然对于这话很是.....

  “中央最苦难的时期,延安,毛主席推行“兵农”合一时也不过10个人养一个,已经是极限。”席阳在一旁补充着,同时瞪了那边笑的人。

  由美没有回答算是默认。 衡阳,请留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