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抵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女当家:拐个世子来种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到了地方之后,骆景云便从袖中掏出一枚簪子,道:“这是给你的生辰礼物,还没来得及给你。”
宋小青就着他的手看去,只见那是一枚透着古拙之气的黄铜簪子,簪头是桃花造型,两朵全开一朵半开的桃花中间还藏着一只蝴蝶。
那桃花使用粉色的贝壳拼成的,花瓣都是半透明的,晶莹润泽,而那一只蝴蝶则是用比小米粒还小的水晶珠穿成的,骆景云手腕微微一动,那蝴蝶翅膀也跟着微微颤动,仿佛活了一般。
宋小青十分欢喜,“你怎么想起来送这个了?”
骆景云笑而不答,只是问道:“你可喜欢桃花?”
“我什么花都喜欢!”宋小青认真说道,“我知道,文人墨客多说桃花‘轻薄’,其实,花自芳菲,所有的这些内涵都是人们自己解读出来的,不过是因为自己眼中所见迎合了心中所想罢了。
“若是花生而有知,”定然会骂他们一句大傻叉,“也不知道该做何感想了!”
宋小青摇了摇头,接过簪子,一入手便觉得有些不对劲,“这簪子不是黄铜的?”
骆景云摇了摇头,重新拿过簪子,“是做旧了的金子。”一边说着一边帮宋小青将发簪插在发髻上,“只不过,匠人试过,不管是用银簪还是用金簪,都没有用铜簪漂亮,所以干脆就把金簪做旧了。”
簪子戴在头上并不觉得压头,大概金簪是中空的。
两人在桃林之中盘桓到了几乎天黑,才回到客栈。只不过他们并非原路返还,自然也就不知道有人在路上等着截留他们了。
回到客栈之后,简单梳洗了,大丁便已经将做好的饭菜送上来。这一次是喷香的打卤面。
他用料十分讲究,那卤油光闪亮,色彩诱人,却又并不让人觉得油腻。
骆景云和宋小青每人都吃了一大碗。
饭后在院子里溜达。
偶尔听见外头吵嚷,他们也没放在心上,毕竟这里是客栈,迎来送往的,若是不喧闹,便要关门了。
不过,只过了片刻,小丁便进来说道:“世子爷,茬子找上门来了。”
骆景云不疾不徐问道:“傅知州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丁不屑的哼了一声,“果真不是个好东西。”
“如此,”骆景云淡声道,“处置了便是。”
小丁躬身:“世子爷放心。”
骆景云此行还有一个伪造的身份,便是知府的小儿子。
这个身份一亮出来,原本气势汹汹准备替女儿出气的傅知州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尽管都没有见到“知府大人令公子”本人,也仍然说了一大堆谄媚的话。
小丁故作宽容地接受了他的道歉,“我们公子来这里是替知府大人办事的,还请知州大人不要宣扬出去。”
傅知州大张旗鼓出来,偃旗息鼓回去,连大气都不敢出。
小丁看着他灰溜溜的背影,眼底写满了嘲弄。
过完了宋小青的生辰,看着她精神状态恢复了,胃口也好了不少,骆景云这才下令重新启程。
这边走了不到三天,府城里负责调查傅知州的人就到了。
结果查出来傅知州三项大罪,当场就被人套上枷锁,送往府城去了。
傅小姐回家之后就开始哭天抹泪的,苦苦哀求父亲给她报仇。
哪知大仇未报,父亲先被人带走了,她和她母亲急得火上房,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位公子竟然是知府大人的小儿子!
他们派出人去明察暗访,从府城那边传来的消息也验证了这个说法。母女两个越发惶恐不安,想要把傅知州捞出来都不可能,因为傅知州做过的那些龌龊事全都被人检举出来,还有那些好事者,写了揭帖,贴得到处都是。
不光是傅知州,就连时任学政的傅知州小舅子也受到了牵连。
这些与故事主线没有多大关联,不再赘述。
往后天气晴朗的时候比较多,赶路也变得顺遂起来,就在宋小青换了轻薄的春衫的时候,时间也已经到了三月底,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滇南行省。
滇南素有“四季如春”的美誉,这里的气候湿润,温度总保持在暮春模样,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
便是偶尔会因天气变化,温度有所起伏,也不会变化太大。
不过这里到底因为地势比较偏僻,道路不够通达,所以来这边的人比较少。
宋小青自动把眼前的这一片地方和前世所知的某个省份联系在了一起,后世那里光是发展旅游业,都十分繁荣。
所以前人说的那句“要致富先修路”还是至理名言啊!
她把自己的想法跟骆景云一说,骆景云微叹了口气,“关于修路这件事,朝廷也不是没考虑过,但是滇南行省占地颇广,若要真正把道路修得四通八达,耗资甚巨,暂时国库负担不起。”
宋小青沉思半晌,“其实,也不必全部由朝廷负担。”
骆景云“哦?”了一声,“你有什么好主意?”
“好主意倒也谈不上,”宋小青抿了抿唇,“只不过是个建议,我觉得,朝廷拨款是一方面,另外也可以对外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这个词儿倒新鲜,不过不难理解,骆景云却微微苦笑,“此地商机很多?”
宋小青笑了笑,“其实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你觉得这里没有商机,可我觉得到处都是商机。”没来的时候却是想不到的。
骆景云来了兴趣,“何以见得?”
宋小青道:“你瞧这里,不能不承认,这里非常适合人居住吧?这里的民房也很有特色,跟北方甚至和江南的都不一样,如果稍加整饬,作为一大特色推出去,难道不能引人观光?
“再有,因地制宜,我们还可以把这里发展成为第二个花都,我知道这里的土壤情况可能有些不容乐观,但这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就像你之前跟我说的那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土壤,都有适合在其上生长的植物。这便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和发现。
“另外,还有药材也是一方面,这里出产很多不适合在北方和江南生长的药材,若是成规模种植了,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个发家致富的手段。” 农女当家:拐个世子来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