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五十:刘黑闼之乱(6)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546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过,弄掉了刘世彻的头的徐圆朗没过多久,自己的头也被人弄掉了。李世民率领唐军,毫不费力地打下了徐圆朗的十几座城池。见徐圆朗已经没了气候,李世民干脆带着许多唐军先期班师回长安去了,只留下李神通、李世勣等人继续扫荡徐圆朗。李世民这次离开山东是他在中原战场的告别演出,此后,在很长时间内,他没有率兵进行过大规模的战争,其个人的事业中心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和哥哥李建成争夺储君之位上,并最终通过玄武门事变登上大唐权力中心。

  李世民回朝后,李神通、李世勣以及行军总管任瑰率兵合围徐圆朗。任瑰是唐初功臣,他的故事很多,这个名字都带着爱情气息的大男人,怕老婆是历史上是很著名的,他的事迹以后再讲。任瑰在老婆面前是羊,在敌人面前可是狼。他和李世勣等人一起,将徐圆朗困在最后的老巢兖州。逼得势穷力尽的徐圆朗不得不弃城而逃。在逃亡的路上,徐圆朗“为野人所杀”。这里的“野人”可不是传说中的神农架野人哦,而是住在山野间的普通老百姓,看来,那时的老百姓政治觉悟挺高的,对反政府武装头目毫不手软。在刘黑闼之后造反的辅公祏也是兵败后被野人所杀。

  再回到中场休息完毕的刘黑闼身上。三月份逃到东突厥的刘黑闼四月份就又不甘寂寞地复出了。当月,刘黑闼和突厥的好几万骑兵在山西新城包围了唐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这条唐朝王级大鱼没能抵挡住进攻,在粮尽突围时中伏身亡。第一次复出就干掉一个郡王的辉煌战果,似乎让刘黑闼重新找回了造反全盛时的那种感觉。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再次卷土重来,率兵抢夺唐朝境内州县。这次,他的夺地行动和在菜园中收菜一样简单顺手,由北向南,连下今天的河北定州市、河间市以及山东夏津县,并斩杀唐政府多名刺史。速度推进之快比第一次来得更为迅速。当年十月,李渊将小儿子李元吉推上平叛前台,任命他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再次赴河北打击刘黑闼。第二轮征战中,唐政府又失一位郡王,山东道行军总管、淮阳王李道玄阵亡。李道玄的死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他的副将史万宝故意见死不救。 当时李道玄和史万宝率领三万唐军在下博(今河北省深县)和汉东军遭遇。李道玄和史万宝这种一个李氏郡王配一个老将的模式和李孝恭跟李世勣的配对形式相同,但这两对组合的最终结果却差之万里。在实际的战场演出中,二李组合中李世勣虽然是主唱,但他在李孝恭面前刻意保持低调,演的是逗哏角色,拿的是捧哏工资,所以两人是一对真正的黄金搭档,征伐攻无不克。而李史这对组合,史万宝以李道玄年纪比自己轻、军军龄没自己长、资格没自己老为由,根本不把这个嘴上刚长毛的小上级放在眼里。

  下博之战开始时,李道玄先带着少量唐军先冲击汉东军阵地,同时命令史万宝稍后率主力部队跟进。可当李道玄的先锋营被汉东军重重包围时,史万宝不但对处于危险之中的李郡王不闻不问,还生出“以王饵贼”的钓鱼想法。他计划等李道玄被打败后,自己以逸待劳,消灭汉东军,然后独领胜利之功。这家伙胆子简直比麻球还大,竟敢拿皇室郡王作诱饵来成就自己的军功。既然这么胆大包天,为什么当初势单力薄的李密从长安逃跑让他截击时,他却吓得不敢动手。当得知李密要经过他的防区附近时,史万宝“惧密威名,不敢拒”,正是由于他的害怕才成就了盛彦师的战功。对一个将军来说,那一次,他应该去,这一次,更应该发兵救援。

  令史万宝没有想到的是,李道玄的全军覆没让唐军将士信心遭到重大打击,当史万宝准备和汉东军决战时,他的手下士卒皆无斗志,众人呼啦一下跑得干干净净,兵跑了,史万宝也只能忙不迭地跑回了朝廷。不知道他回去是怎么向李渊自圆其说,解释自己对李道玄坐视不救的原因的。反正他并没有因此而被唐政府斩首。笔者个人以为,很可能是李神通帮他疏通说了好话,因为史万宝是属于李神通派系的,从李渊刚开始在太原起兵时他就一直跟着李神通。从常理分析,如果史万宝“上面没人”,他一个普通将领,怎敢对李道玄不恭不敬不救命呢?李道玄死时只有十九岁,李世民对他的死亡十分惋惜,认为李道玄的死自己间接负有一定的责任。他说李道玄长期随自己四处征战,“见吾深入贼阵,心慕效之,以至于此。”这个分析不无道理。李道玄见李世民每次带头冲入敌阵都安然无恙,“虽屡危殆而未尝为矢刃所伤”,很可能会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错觉,以至于头脑发热效仿之。他显然是忘了自己和李世民的身份,李世民贵为嫡生皇子,自有一套严密的安保措施,他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有人不辞万死地去拼命搭救,这是李世民多次死里逃生的关键因素,而李道玄遇险一次都没人救。这就是两者与生俱来的差别,不服不行。如果换做是李世民被围,他史万宝就是胆子比恐龙蛋还大也不敢不提着头向前冲。

  李道玄战死后,“山东震骇”,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见刘黑闼势大,没等他真正打上门来就吓得弃城而逃。李瑗是李渊的侄子,他觉得命比城池金贵,先跑为上。他这一跑,其他州县领导就更觉得没戏了,“皆叛附于黑闼”。多米诺骨牌一倒就收不住了,“旬日间,黑闼尽复故地”, 洺州再次落入刘黑闼手中。

  半年前,李世民在这里苦战了两个多月才把刘黑闼轰走,而现在,只用了十几天,反王刘黑闼就恢复了和先前一样广阔的州县土地。面对刘黑闼在东线战场上的风卷残云,这次伐刘总指挥李元吉不是迎难而上,而是见困难就怕。他竟“畏黑闼兵强,不敢进”。刘黑闼的第二次复出真是“大手笔”:杀死了大唐两个郡王,吓趴了一个亲王,战果璀璨。说李元吉不敢靠近刘黑闼的原因是汉东军兵力强大的说法太客气委婉了,其时战斗力最强大的应该是唐军,几年的四面出击已经为唐政府培养造就了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野战军队伍,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不在多么能打的士兵,而在于如何指挥这些士兵的军官。而在指挥战役全局,发挥士兵“效益最大化”方面,李氏家族惟李世民最能,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能百战百胜的根本原因,而论军事指挥才能,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差距何止一条鸿沟!

  刘黑闼在河北的反复叛乱令李渊很是着急,但比李渊更着急的还有另外两个人:李建成的东宫官员太子中允王珪和太子洗马魏征。中允和洗马都属于太子的侍从官,特别是魏征所担任的那个洗(xǐan)马,并不是给太子的座骑洗澡泡桑拿,而未来皇帝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两人思考问题比太子李建成深远多了。他们见秦王李世民累年征伐,战绩斐然,大有功高震太子的趋势。这确是实际情况,李世民东进西出、南征北战,大唐的一多半江山都是他亲手打出来的,照这样下去,太子要是始终没什么亮点“表现”一下,很不利于自己地位的稳固。李建成自五年前李渊登基被封为太子后,就一直没有率军进行过大规模的征战,老爹一直把他留在长安处理国家政务,甚至在和刘武周决战最紧张的、最无人可用的时候,都没有派李建成带兵上场,而是叫裴寂顶了上去。这种主内不主外的工作分工客观上让连战连捷的弟弟李世民在军功和舆论上抢了太子的风头。王珪和魏征觉得,为巩固太子地位,太子最好能建立军功。河北战场失利后,王、魏二人觉得太子李建成表现的机会来到了。

  两人给李建成仔细分析了一下他和弟弟这几年所完成的“家庭作业”,说

  “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而太子殿下仅“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估计李建成听了这话心里肯定怪不爽的,敢情这几年在长安没日没夜的都是白干了啊!不过这两个部下接下来的建议确实让他觉得很重要也很必要。两人说现在的刘黑闼残余部众已不到一万人,而且粮食匮乏,搞定他应该是“势如拉朽”的毛毛雨,王、魏建议太子亲自率军东进,“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 王珪和魏征不愧为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他们把一切问题都想好了,东出平叛不仅可以增加出镜率,提高美誉度、夺得军功章,而且还可以就便和地方大员拉好关系,使自己的太子地位更加牢靠。后来结果表明,李建成的这次讨伐行动,取得了政治和军事双丰收,为自己赢得了不少支持的砝码。

  李建成向李渊提出欲率军平叛的请求后,立即得到批准。太子亲征,排场不能小。十一月初,李渊正式下诏,任命李建成为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全部接受其调度,当然还有“便宜从事”的尚方宝剑。这次刘黑闼的死灰复燃让李渊暴怒异常,据《新唐书、太宗本纪》透露,李渊本来打算将造反区的百姓活埋一批、移民一批的。他曾命李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 。将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全部活埋、将女人小孩等没有反抗能力的弱小者强制迁徙到关中。这个计划太恶毒、太法西斯了。幸亏李世民从中劝谏,李渊才改变了初衷。如果这个屠杀计划得以实施,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无节制的残酷杀戮只会激起无限制的强烈反抗,刘黑闼叛乱事件的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对这个观点最具说服力的是,李建成最后成功平定刘黑闼,靠的正是安抚宽大的政治手段,而并非李渊想采用的强硬立场和血腥的镇压。

  刘黑闼军攻势很猛,部队不断向南推进,所过之处,州县皆下。李建成率军抵达前线时,相州以北地区基本全被汉东军拿下,只有魏州一座城池控制在唐军手里。此时,魏州等于是插在刘黑闼身体里的一根针,这座前后左右都是汉东军地盘的小城在总管田留安的指挥下,坚守多日,就是不降。刘黑闼很无奈,他没想到这根针还是还难拔的大头针,任他想尽办法,却怎么也打不下来。就是这个挺立在敌占区的小城让刘黑闼陷入畏首畏尾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次战局的走向和过程。得知李建成的主力唐军到达相州附近时,正在攻打魏州的刘黑闼赶紧放手停战,全力布阵,迎战李建成。

  决战前夕,随军参谋魏征向元帅李建成献上了一条以分化瓦解对方军心和斗志的计谋。他建议李建成废除以往唐军对汉东军及其家属采取斩尽杀绝的做法,释放战俘,让他们高高兴兴出狱,平平安安回家,告诉他们只要不再造反,一切既往不咎。李建成接受了这一建议。这招釜底抽薪还真管用,刘黑闼的部下以各种方式响应唐军的这一宽大政策,有的偷偷逃走,有的干脆发动兵变,绑了自己部队的首领,以此作为见面礼来投降唐军。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