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的行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不碍事:星云大师讲佛诗中的智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忍耐的行谊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
成功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天下平。
——古德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懂得心怀仁慈,只会盲目地嗔恨嫉妒,是不可能入道的。“难入菩提道”,就是难入佛道的意思。目前很多佛教徒最大的毛病是:言辞中强调学佛,行为上对佛法又能做到几分呢?慈悲是佛法,他们没有多方慈悲;忍耐是佛法,他们没有恒常忍辱;持戒是佛法,他们并不精持戒法;喜舍是佛法,他们也不能悦乐喜舍。日常生活上,遇到一点不顺意,马上就起无明嗔火。殊不知人在起嗔心时,最容易造罪业,自然不容易入菩提道。我们应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的态度行事,将人我立场对调,将心比心,一定事事顺遂。
“成功不由别处得,唯依忍耐天下平。”有一则寓言——在大殿里,大磬对佛祖抗议:“佛祖!我们同样都是铜铸的,可是信徒一进佛殿,就供果给你,献花给你,上香给你,礼拜也是对着你!我不仅享受不到同样待遇,信徒还要敲打我,口中念着‘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呢?”
佛祖说:“大磬!你不要怨恨,也不要生气,你要知道,当初人们铸造我成佛像时,我忍了多少苦吗?耳朵多了一点就挖削刻凿,面部高了一点就敲打搥整!你要知道,我是经过敲敲打打、削削挖挖的种种辛苦,才千锤百炼成为佛像的,当然大家就对我礼拜了!”
从寓言中可知忍耐的行谊是伟大的,忍耐的功德可以成就每一件事情。在修持上,忍耐的法门比布施、持戒的功德都来得困难,也来得殊胜! 不碍事:星云大师讲佛诗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