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本我”与“自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经济增长新动力(套装共1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一章 商业银行的“本我”与“自我”
银行的“本我”:银行服务
基本的银行服务
“本我”与“自我”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在心理动力理论(Psychodynamic)中提出的。本我(Id)是在无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自我(Ego)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对商业银行而言,银行的物理存在可以被看作“自我”,而银行服务则是银行的“本我”。当没有统一去看银行的“自我”与“本我”时,我们发现很难去定义银行。在现代化大厦里办公,有营业柜台的才是银行吗?这很可能只是保险公司。能合法吸收存款的机构就是银行吗?也不尽然。显然,当我们定义商业银行是什么时,往往需要借助其功能来定义——商业银行是接受公众存款并且创造信用的金融机构。又或者我们称之为“随着经济社会、金融需求发展而产生的,是提供支票账户、活期存款、商业和个人贷款、储蓄工具以及各种其他相关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银行服务则相对容易理解。无论是银行为公众、为企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是其他银行提供的服务,都可以被看作银行服务。从资产负债表角度来看,银行服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资产业务,二是负债业务,三是中间业务。从字面来理解,只要能够成为银行资产的业务都是资产业务,例如向企业或者个人发放贷款;同样,增加企业负债的业务就是负债业务,例如各种存款业务;其他的各类理财、汇兑、清结算、信用卡等服务都属于中间业务。从收入角度看,资产业务是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主要是各种服务费收入,而存款业务则纯粹是成本支出。
银行服务种类较多,我们这里详细解读几个较为常见并且和本书联系较为紧密的服务,例如贷款、存款、(跨境)支付、个人财富管理等。
贷款业务是银行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也是主要利润来源。比较有意思的是,银行贷款不一定来自银行,例如委托贷款业务对银行来说只是中介业务,而不能算作贷款业务。贷款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抵押贷款,二是信用贷款(即无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市场目前竞争激烈,服务提供商早已超越了银行的范畴。
存款业务是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区别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关键特征。银行能够合法地吸收公众存款。对于普通消费者,较为熟悉的是活期存款账户、定期存款账户。此外,还有企业经常使用的一些票据业务,以及贴现服务。但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已经通过电子钱包进行实质上的储蓄,例如中国支付宝余额、微信钱包,还有肯尼亚的移动钱包M-Pesa,都成为事实上的小额存储方式,存款业务提供商已经不再只是银行。
支付服务是消费者最常用的银行服务,在互联网和电子支付普及之前,人们使用较多的是支票服务,因为方便携带,而能够提供支票的只有银行。随后出现的支付终端(Point of Sale Terminal,简称POS)机和以苹果支付(Apple Pay)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方式,虽然背后都离不开银行服务的支撑,但是银行已经不再是支付服务的直接提供商。当前数字经济时代,银行支付业务可以被看作金融科技公司等最先攻克的银行服务的堡垒,银行在第三方支付的冲击下逐渐丧失了很大的支付市场份额。
跨境支付以及由此带来的跨境结算,都是银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支付某些时候更多是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例如某些国家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有些国家受到其他国家的制裁,还有一些国家由于战乱没有外国银行机构的分支结构。此外,跨境支付重点防范的是洗钱,而服务的障碍在于转账时间较长和费用较高。
个人财富管理是银行提供的主要中介服务。它是一种投资咨询业务,其中包括个人的财务规划、投资组合管理和其他汇总金融服务。个人财富管理一方面是在理财顾问的帮助下解决或增强其财务状况并实现短期、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是向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做法,旨在帮助客户实现特定的财务目标。
以上这些银行服务是较为常见并且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还有很多其他银行服务在这里不再赘述。正是这些银行服务使“银行”有了具体的功能和定义,并且使银行服务也成为银行的“本我”。
银行服务的变与不变
银行服务作为抽象概念以及具体表现为支付、存款、贷款等方面来看,在过去的几百年几乎没有变化,但是银行服务的提供方式和服务的提供机构出现了转变。下一节我们会专门强调银行服务提供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对银行发展阶段的划分。这里说的银行的变与不变,将更多从抽象角度看待银行服务的发展。
无论是贵金属本位时代还是法币时代,在通货膨胀较为温和的情况下,货币的价值储藏和交易媒介职能可以被认为是银行存在的基础,尤其是随着贸易距离不断扩展以及商业复杂化之后更是如此。贵金属货币的携带不便,自然会产生在目的地进行“存取款”的需求;而商业复杂之后,个人很难在初始时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一项投资,大规模的贷款需求自然存在。
上述需求是否必须通过现代银行满足呢?从银行的发展史来看,回答是否定的。在“银行”没有出现之前,个人借贷已经存在,尤其是民间借贷的历史要比“银行”历史长得多。但是从借贷行为本身来看,银行借贷服务和民间借贷服务的实质是相似的,都实现了资本流动。银行作为提供“银行服务”的机构,满足了人们对于“银行服务”的基本需求,同时也表明“银行服务”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不过由银行来提供“银行服务”不是必然的。
贷款业务作为最古老的业务,现在的提供方已经不再局限于银行机构。在消费领域的小额贷款服务,早已按照不同的场景进行了划分,例如汽车消费贷款、小额消费贷款、信用贷款等,消费金融公司等已经成为“银行服务”的重要提供商。
支付领域是银行服务受到冲击最大的领域。在第三方支付没有出现之前,支付服务是由银行提供的,技术进步使得非现金支付方式得到了普及。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后,消费者逐步抛弃了银行卡、支票等传统支付方式,而直接采取电子钱包的方式进行支付。
银行服务原本应该是银行的“本我”,但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的普及,银行在提供银行服务方面失去优势。除了被严格限制的存款业务以外,贷款业务、跨境消费支付、支付服务、个人财富管理,甚至反洗钱都不再只有银行可以提供。
在现代数据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银行垄断“银行服务”的时代,尤其是大型银行垄断时代被强制打破。数据的开放和“银行服务”提供方的多元化,对于银行都是巨大的冲击。当然,当银行可以摆脱沉重的实体包袱,而成为真正的抽象的服务提供方时,银行和银行服务将不再是“自我”与“本我”的区别,而是合二为一的存在。
银行的“自我”:银行的发展阶段
我们把银行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从银行1.0到银行4.0。我们对其的划分依据是按照提供银行服务的方式进行的。这和《银行4.0》一书中把银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的依据有所不同。从本书的角度来看,获得银行服务的难易程度毫无疑问地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降低,可以得到银行服务的时间在不断增加,目前我们几乎可以24小时获得银行服务(当然,部分柜台业务除外)。因此,以获得银行服务的难易程度和获得银行服务的时间界限作为坐标轴,可以得到图1.1所示的结果。
图1.1 银行发展阶段示意图
银行1.0:网点银行阶段
银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提起银行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在金碧辉煌的大厦或者繁华的商业街、居民区的商铺存在的某家银行总部或分支机构。
银行并不是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网点模式,从其出现到以网点为主的模式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公认银行业可以追溯的最远时期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代西欧时期,寺庙作为资金出借方提供贷款,同时接受存款和进行货币兑换。显然,当时寺院和“银行”是等价的,所有的金融服务都是通过寺庙提供的。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诞生的银行类似于近代银行系统,已经以网点的形式存在,例如总部位于意大利锡耶纳自1472年经营至今的锡耶纳景点西雅那银行(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和1580年成立的意大利威尼斯银行。现代银行业可以认为发轫于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一方面它采用了现代的银行网点方式进行交易,并且是股份制银行;另一方面它的银行业务最为健全,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货币兑换、转移资金等,并且是第一家中央银行,具有货币发行职能。自此之后,即使银行再富丽堂皇,银行服务的提供方式并没有任何本质变化,在世界各地布局网点成为银行扩张的唯一渠道。
按照银行服务的提供方式来划分银行发展阶段的话,在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简称ATM)出现之前,只有在网点才能进行银行服务,因此本书认为银行1.0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目前银行网点出现了减少的趋势,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的银行网点数已经减少8%~22%(张晓朴等,2018),但是网点作为连接银行客户的重要物理载体,可预见的未来并不会消亡,也就是说银行1.0阶段依然会和其他阶段并行。
银行2.0:自助银行阶段
网点银行,或者说银行1.0阶段的最大特点在于,银行服务提供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在特定时间(银行的工作时间)和特点地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进行,数百年没有本质改变,直到20世纪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
自助终端:ATM和POS
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于2010年曾言“银行业唯一有用的发明是ATM”。然而,1939年由路德·乔治·辛健(Luther George Simjian)发明并被安装在纽约街头的ATM却只存续了半年。很难说是科技限制了“银行服务”的转变还是人们的认识限制了“银行服务”的转变。当然,这种限制只是暂时的。
1967年6月27日,巴克莱银行(Barclays Bank)的外墙上出现了第一台成功投入商用的ATM,它由英国人约翰·谢泼德-巴伦(John Shepherd-Barran)发明。在这台ATM的开业仪式上,英国演员雷吉·瓦尼(Reggie Varney)被邀请来捧场,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在ATM上取钱的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并不是通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银行卡进行取款,更不是“无卡取款”,而是通过预先购买的指令牌,在设备识别之后“吐出”固定额的现金。
20世纪70年代,出现第一批支付系统开始,国际和国内间电子支付业务突飞猛进,国际银行结算系统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网络也于1973年建成。同样是20世纪70年代,支付终端(Payment Terminal,Point of Sale Terminal,简称POS,或者称为Point of Purchase,简称POP)诞生。
新生事物总是没有那么完美,彼时的ATM没有友好操作界面,没有语音提示,经常出现系统故障,尤其是当时用于取款的媒介——指令牌——无法快速、便捷地被ATM识别。但是这些不便都不影响ATM的普及以及它带来的冲击。花旗银行(Citibank)在1978年共计投入约1.6亿美元,完成了纽约ATM全覆盖的布局,仅此一项就让花旗银行在纽约的存款占有量翻了一番。
ATM本质上是银行服务在时间和空间布局上的突破。虽然有诸多不便,但是人们终于可以在银行非工作时间享有最基本的取现服务。显然,如果ATM能够形成网络的话,威力将会更大。这里的网络是说不同银行能够通过一台ATM提供服务,而不是每家的ATM只能服务自己的客户。这就是最初的银行服务完整性的缺失,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取款,而不是只能在自己开立银行账户的银行ATM取款。7年之后的1985年,以美国汉华银行为首的六家主流银行为了对抗花旗银行在ATM市场的垄断地位,成立了纽约现金交易网络。这意味着只要持有除花旗银行以外的银行卡,就可以在任何一台ATM上进行取现操作。人们最关心的是“银行服务”而不再是银行本身,第一次体现出来。
作为银行2.0时代的标志之一,ATM的功能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升级、逐渐丰富,除具备转账、识别支票、存款等基本功能外,还支持自助定期存款、理财风险评测甚至理财产品申购等高级功能。甚至在金融服务以外,部分新型智能ATM还拥有医院挂号、水电煤气缴费、交通票务代售等生活服务功能。2016年1月,美国科技网站“苹果内幕”(Apple Insider)报道称,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将在各自的ATM中加入对苹果移动支付服务苹果支付的支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更便捷的方式没有出现之前,ATM已经让消费者摆脱基本银行服务需求的物理限制。同样的逻辑,如果有更便捷的方式,那么ATM的逐渐消失也是必然趋势。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银行ATM总量为111.08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1.77万台。这也是中国自人民银行ATM统计以来首次出现数量下滑。
银行2.0时代的另一个标志是POS,也是便捷支付的前身。货币三大功能之一的储值功能,是人们持有货币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人们需要购买其他商品时,人们其实不在乎采用什么介质来支付,是科技束缚导致了必须采用货币现金的方式进行支付,其不便之处在于客户需要将自己之前存储的货币变现,此时人们不得不去银行取出现钞,最终完成支付。ATM方便了人们在银行非营业时间取现的需要,但是POS则直接省去了这个环节。
1979年POS出现,当时维萨(Visa)引入了庞大的电子数据采集终端,这是第一个支付终端。同年,磁条第一次被添加到信用卡中。这允许以电子方式捕获卡信息并导致支付终端的发展,而之前则是由凸起信息的纸带传递信息。
“维萨国际组织”的前身“美国银行卡”,它是1966年美国银行开始在全美范围内有选择地许可一些银行运营美国银行卡业务,获得许可的银行可以使用“美国银行卡”的品牌独立运营,并且签约的商户必须受理所有的美国银行卡。而没有进入“美国银行卡”的银行成立了“银行信用卡协会”——“万事达卡”(MasterCard)前身。
20世纪90年代后期,磁条卡开始被智能卡取代,这种卡将芯片嵌入卡中。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安全性并要求将卡插入信用卡终端。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非接触式支付系统被引入,并更新了支付终端,从而包括使用近场通信(NFC)技术读取这些卡的能力。
从银行角度来看,无论是ATM还是POS,都取代了通过银行网点人工服务进行的存取款业务的方式,将节约大量的非固定成本。美国市场调研公司福瑞斯特(Forrester Research)的一项调查指出,69%的欧洲消费者经常使用ATM,2011年英国消费者共使用ATM 28.7亿次,取走了1 910亿英镑。如果这些业务发生在网点柜台的话,自然将会需要更多的员工,而银行网点最大的非固定成本就是员工开支。
电话银行
电话的出现要早于计算机的出现,电话银行的出现自然也相对较早。美国的银行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展了电话银行(Call Center),澳大利亚银行于60年代发展了电话银行,欧洲银行的电话银行也于60年代出现。70年代,北欧芬兰联合银行就开展了电话银行业务,客户通过电话即可办理转账、查询、外汇买卖和股票买卖等业务。随后,英国米特兰银行(Midland Bank)、美国大通银行、法国巴黎巴斯银行等相继开展了此项业务。
电话银行业务是伴随着“家庭理财”的观念发展起来的。在美国,西雅图第一国民银行(Seattle First National Bank)最早推出电话账单支付(Telephone Bill Payment,简称TBP)服务,但很快就关闭了。1977年,各商业银行开始向零售商提供TBP服务,但发展一直缓慢。直到1982年,美国有4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TBP服务,同时,中国香港的TBP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香港各大银行,如中银集团、汇丰银行、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东亚银行等几十家银行,在短期内推出了电话银行服务或电话理财服务。电话银行的服务覆盖了几乎所有网点能提供的服务。1992年,我国内地开通了第一个电话银行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查询、指定账户转账、缴费等业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建于1999年,其标志就是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市分行、招商银行电话银行中心等中国第一批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立。
电话银行和自助终端有本质的不同。就自助终端来说,是希望打破提供服务的方式,尤其是物理性的限制,而电话银行除了查询和转账功能类似于自助终端之外,“理财”产品的推销等实际上只是银行作为服务媒介的转移,它并不能打破银行服务的限制,例如银行职员很难在下班之后仍然用电话银行推销产品。但是电话银行最大的好处在于,第一次给予银行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因为传统意义上银行获客的渠道还是受限于地理位置,并且就算客户已经开立银行卡之后,理财产品的销售也很难有很大突破,电话银行为这种产品推销提供了途径。毫无疑问,这种推销方式势必会遭到消费者的抵制,而对银行来说效率自然低下。
从银行服务提供的角度来看,电话银行对于消费者而言益处不大,个人最常用的功能可能就是查询、银行卡挂失,而银行虽然可以深入消费者之中,但是由于电话银行的随机性,很难直接找到潜在客户,无法解决人们最基本的支付、转账等功能。
银行3.0: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
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互联网,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每个人通过电脑快速处理个人事务,最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银行而言,无论是ATM还是POS,都需要额外成本,例如购置ATM或者POS,只是谁最终付费而已。就算是电话银行也需要销售人员,并且销售量和人员配比密切相关,很难产生规模效应。但是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则不需要,因为其媒介是消费者日常使用的电脑或者手机,这意味着交易成本近乎为零。最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银行服务可以摆脱物理网点的束缚,或者支付实物的束缚,第一次把银行服务抽象出来。人们联想到银行服务就想到银行的时代彻底翻篇儿。
基于个人电脑的银行服务
计算机的发展有两个脉络,一个是计算机本身,另外一个是互联网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成熟并且逐渐普及,消费者通过个人电脑终端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相应的银行服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银行并没有获得提供和销售服务的主动权,因为消费者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银行的相应的业务,但是他们是否会点击相应的广告或者推送,主动权在消费者,而不是银行,并且银行很难得到反馈,也很难得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等关键数据。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技术和电话一样,并不利于银行服务的提供,尽管在银行自己的网站上投放广告的成本低于户外广告。
对银行来说,虽然电话银行不需要银行在客户端投入专门的设备,但是银行对电话银行业务的投入并没有减少,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电话银行边际成本并没有显著降低。与电话银行不同,基于个人电脑终端的业务,银行不仅不再需要在客户端投入专门的设备,而且个人电脑终端使银行的网站等后台IT(信息技术)投入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并且银行不用担心终端落后产生的种种问题。电话银行的业务被逐渐转到互联网为基础的银行服务上。人们终于可以在任何时间处理一些常见的银行服务需求,例如查账、转账、支付等。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网上银行的使用,网上银行的便捷支付也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然而,对于银行来说,支付服务并没有因为网络的发展而不断拓展。相反,在这一次的机遇中,第三方支付公司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显然它们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等到银行想要迎头赶上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银行服务
苹果手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事件。此时的网络速度已经可以支持手机快速浏览网页,同时各国4G网络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成,对智能手机终端设备的支持越来越强,并且智能手机价格下降非常迅速,普通民众完全可以负担手机以及网络服务成本。
虽然个人可以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自助完成所需的银行服务,但是使用个人电脑处理事务终究没有直接使用智能手机方便。手机银行的发展必然是银行优先战略。巴黎银行于2013年在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四国建立了法国巴黎银行控股的在线银行——Hello Bank,这是全球第一家完全通过移动端渠道运营的银行,以移动客户端作为服务客户的唯一渠道,电脑端仅用来推广品牌而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
在智能手机时代,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早期的金融科技公司再次超过银行对于风口的把握,提供了更多原本属于银行提供的服务,例如消费贷款、便捷支付、转账、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简称IoT)的智能手机卡等。而此时的银行更多是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便利,例如盟友银行(Ally Bank,美国的一家直销银行)允许用户通过手机拍照的方式实现传统支票的存汇。
当然,各家银行也在不断向基于智能手机的网上银行转型,无论是产品、营销、风控都在不断进步。一方面推出各种手机应用程序,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成为银行服务的最终提供者。
2018年手机银行用户比例首次超过网上银行,手机成为用户使用电子银行渠道的首选。无论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抑或电话银行,银行始终未摆脱渠道或手段的定位限制,交易型电子银行已经制约了银行在业务创新等方面的步伐。事实上,银行希望把电子银行业务体系从简单的交易渠道打造成融合交易、营销、服务的平台,这是银行首次希望业务层面实现平台化发展。
互联网银行
互联网银行可以说是基于互联网提供银行服务的极致。互联网银行不设实体网点、完全独立运作的模式,使得其走出了一条与传统银行所不同的特色化道路。由于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使银行和银行实体实现了分离,银行不再是高楼大厦,或者位于社区的网点,而成为去钢筋水泥化的银行,看不见却实实在在。世界上第一家互联网银行——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简称SFNB)诞生于1995年10月18日,完全在互联网上提供银行非现金服务。不过由于诞生得太早,它的发展并没有人们预料的那么迅速。中国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均在2015年6月获得原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
与互联网银行并行的是虚拟银行。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修订后的《虚拟银行的认可》中,把它定义为主要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2019年3月27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出首批3张虚拟银行牌照,4月10日,发出第四张,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众安在线虚拟金融公司和Welab Digital Limited(WDL)成为首批持牌的四家公司。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于虚拟银行的定位是:第一,提供新型的客户体验,找到新的突破点抢占传统银行的固有零售市场,例如利用大数据计量风险和快速审批的借贷;第二,成为助力其他金融业务发展的工具,例如作为在线支付服务和在线理财服务背后的融资结算平台;第三,促进普惠金融。
互联网银行和虚拟银行虽然略有不同,但是其优势较为一致。一是KYC(了解你的客户)再也不需要客户到现场进行开户,而是通过在线完成,网点第一次不再是银行经营的必需要素。银行因此得以节约大量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二是银行服务可以进一步覆盖过去没有覆盖到的人群。由于银行网点的成本过高,早期银行网点没有覆盖到偏远的地区,而之前KYC又必须要求客户现场开户,因此许多人无法拥有银行服务。互联网银行和虚拟银行由于边际成本极低,只要有互联网服务和智能手机的消费者都可以成为银行的客户。三是大数据的应用使贷款流程更加快速,并且坏账率明显降低。2018年,微众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为0.5%,网商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为1.3%,远低于2018年年末商业银行整体小微企业的贷款不良率1.89%。
互联网银行终于让人们看到,银行不一定要有高楼大厦作为支撑,完全可以去钢筋水泥化摆脱物理实体的束缚而提供服务。
银行4.0:银行即服务
开放银行
随着银行服务“脱实体化”进程的推进,一方面,互联网银行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脱离实体网点的银行依然提供银行服务;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用户优势,以小额高频的支付业务为切入点,通过为客户提供理财、小额贷款等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银行业当下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同业而是其他竞争者,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对银行构成巨大威胁。当前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未来15年以后可能有75%会被今天貌不惊人的小企业取代,一个大企业不是被另一个大企业打倒,而是被新兴企业颠覆、替代。普华永道发布的《2017全球金融科技报告》显示,预计未来3~5年,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将抢走大型金融机构24%的收入。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除了加强自身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外,还应该开启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全面合作模式,以寻求合作共赢。而我们将在本书第二章所提到的开放银行,正是要求银行以开放的心态,在技术上通过开放银行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接口,共同构建一个共赢的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内,银行不必拘泥于网点的服务方式,而是以一种更隐蔽的姿态,实现银行服务的输出共享。
银行即服务
基于开放API,银行更希望把自己作为集成平台,“银行即服务”(Bank-as-a-Service,简称BaaS)或者“银行即平台”(Bank-as-a-Platform,简称BaaP)。这和数字经济时代一般创新的特征是相符的,因为只有作为一个平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让自己成为背景才能够始终存在,不然也可能就是平台上来去匆匆的各种应用,随时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从银行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始,银行服务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不断进入原本属于银行才可以提供服务的领地,并且采用最新技术把原本银行提供的服务做得更好。而原先的银行客户发现自己似乎可以脱离银行而享受银行服务,银行的存在感则渐行渐远。
英国开放银行强制银行开放银行数据,只要客户许可的第三方都可以访问其银行数据,并且基于此提供相应的服务,银行的存在似乎更加没有必要。然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恰是未来银行的一个重要转型方向。银行不以实体的方式存在,而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银行服务的提供不再以人们能够看得到的银行网点的形式提供,在运营思维上,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场景布局与生态体系建设,坚持“客户的需求在哪里,银行的服务就在哪里”这一原则,把银行服务隐藏到人们的生活场景之中,或许才是银行的终极追求。这样的话,放弃银行的物理存在但不等于放弃银行服务的本质,银行的地位反而是最稳固的。
银行的“自我”还是“本我”?
在思考银行如何抓住生存发展的命脉问题时,《银行4.0》一书作者布莱特·金(Brett King)指出,未来银行的发展思维也可以融入“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提出的,核心理念是,要开展真正的革命性工作,需要解除思想上的桎梏,放弃“类比思维”,不再从已有的基础或者“模版”着手,而是直接回归问题的本源和设计的实质进行设计推理。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才得以设计出入轨成本低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力最强的火箭90%的世界最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成为全球航天领域进步最快的势力。将第一性原理应用于银行业务,则需要我们回归银行服务的本质,即回归银行的“本我”。
从客户角度看,银行服务的基本功能有三种:一是能够安全地存储货币(包括纸币和黄金);二是能够安全地转移所有的货币(包括支付和异地存取);三是能够获得必要的信用额度。而对于中小企业(SME)来说,银行的基本功能也包括三种:一是能够进行业务的结算;二是能够支付员工工资以及供应商货款;三是能够取得必要的贷款(用于资本投入或者原材料预付款等)。
从提供上述银行服务的角度来看,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银行只需要有这些服务即可,并没有规定提供服务的地点、时间和方式(或者称为工具)。然而,在技术不足的银行1.0阶段,提供这些服务只能受限于银行所在地址和银行的服务时间,并且只能采用笔录的方式提供服务,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把这样的银行看作银行应有的原型。
在银行2.0时代,自助银行设备(例如ATM)的出现打破了银行服务的时间限制,并且部分打破了空间限制,因为布置ATM设备的成本远远小于开一家营业网点,并且ATM可以布置到银行网点无法开设的区域。因此通过ATM设备,可以使银行为个人提供的服务超越地理限制,在最需要的地方(商场)得到服务。
银行3.0时代又有了巨大的跨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银行服务的载体不再限于银行本身,任何有互联网或者手机信号的地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都能够成为获得银行服务的终端。例如2017年肯尼亚最大电信运营商Safaricom推出的手机支付产品M-Pesa,到2008年,经过一年的时间拥有M-Pesa账户的人数已经超过拥有银行账户的人数,而肯尼亚商业银行成立124年才拥有200万客户。目前M-Pesa总的服务人数超过2 200万人,大约是肯尼亚全国人口5 000万人的一半。而其普及的原因不过是在移动技术没有普及之前,银行服务无法通过网点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去,同时治安环境使得人们对于安全转移货币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技术可行之后,第三方(电信公司)抓住时机直接提供银行不能及时提供的服务。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首次打破了银行对银行客户数据的封锁和垄断。在中国,支付宝通过担保交易使得国内的电商市场迅速发展,虽然它最初并没有想打破银行对支付业务的垄断,不过结果却是在2017年已经有超过7.5亿人使用其处理支付交易。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占有中国92%的交易量,部分取代了银行对个人的基本服务,即存储货币、转账支付和小额信贷。
由于银行本身的割据,即使是现在的银行4.0时代初期,银行本身和第三方机构都无法获得客户全部的金融数据,也无法渗入消费者的所有生活场景为其提供服务。目前的银行服务确实可以理论上无处不在,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各家银行的App(应用程序)得到相应的资讯,在各种场景使用第三方支付付款,以及通过互联网银行直接申请信用贷款,但是消费者却无法直接知道自己不同银行账户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里面的所有存款以及负债情况。消费者需要的是完整的银行服务,而不是割裂的银行服务,银行数据的割裂成为消费者获得完整银行服务的障碍。
银行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对客户金融数据的天然垄断权力,甚至会通过自身的影响试图打破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肯尼亚媒体2008年12月报道称,当时肯尼亚财政部所发起的调查其实就是肯尼亚主要银行施加的压力。2014年,中国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并且出台《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草案,内容包括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 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 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等。然而,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移动支付202.93万亿元人民币,无现金社会几乎在东部很多省份实现。孟加拉国央行2017年2月调降每日能够转入移动金融服务提供商(Mobile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简称MFS)的额度,从25 000塔卡下调至15 000塔卡,转出金额从25 000塔卡下调至10 000塔卡。而民众则通过申请多张SIM卡规避每日限额,平均持卡数量从10张变为15~20张。
在银行服务被“银行实体”所束缚的时期,美国于2014年成立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Affirm依据购买行为模式、交易所在地以及消费行为为用户提供分期付款的信用额度,中国的支付宝的余额宝提供货币基金理财服务,这一切都说明“银行服务”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这些服务却不是由银行提供的。
无论消费者还是中小企业,需要的都是基本的银行服务,而不是银行本身。在“银行服务”被垄断的年代,金融抑制现象明显,大量人群无法享受金融服务,民间借贷等银行服务的出现就是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替代结果。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银行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银行服务理论上可以在任何网络可及的地方实现,而其边际成本远远小于通过设立银行网点才能得到银行服务的成本,自然会使得人们对于银行服务的需求更容易出现供给方,但是这些供给方并不一定是银行。 经济增长新动力(套装共1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