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心斋诗词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读“悟”有感
《清心斋诗词》读后
一
初夏,读到昔日同窗泽耀传来《清心斋诗词》,其中插入的书法作品“悟”字,令人感到十分玄妙,特别是,笔画间蕴藏的意趣。此“悟”字的书写,犹如一人盘腿而坐的画面,让人想到‘参禅悟道’。面对如画的‘悟’字,不能不让人们赞赏中文汉字书法的美感。
有一传说:“巴贝耳塔 当时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和一样的话。当人们由东方迁移的时候,在史纳尔地方找到了一块平原,就在那里住下了。他们彼此说:“来,我们做砖,用火烧透。”他们遂拿砖当石,拿沥青代灰泥。然后彼此说:“来,让我们建造一城一塔,塔顶摩天,好给我们作记念,免得我们在全地面上分散了!”上主遂下来,要看看世人所造的城和塔。上主说:“看,他们都是一个民族,都说一样的语言。他们如今就开始做这事;以后他们所想做的,就没有不成功的了。来,我们下去,混乱他们的语言,使他们彼此语言不通。”于是上主将他们分散到全地面,他们遂停止建造那城。为此人称那地为“巴贝耳”因为上主在那里混乱了全地的语言,且从那里将他们分散到全地面。
从此,世上的人们不仅语言不同,而且文字也千差万别。
天地万物中,有生命的,是最大的创造,正如《道德经》里老子所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其实,凡是被称为生物的,都有它们自己相互交流的方式;而凡是被称为动物的,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但是,唯有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而且有自己的文字。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世上只有一种语言文字,固然便于天下人们相互交往;但是,世界语的创造,至今并没有得到成功推广;究其原因,从人的观点看,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这种语文的多样化,可以让人类的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西方的文字,如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是侧重声音的文字系统;就是说,西方文字由a、b、c等二十几个发音字母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字词;所以,西方语文有丰富的语音,比较靠近音乐。东方的中文却是象形文字,《中华字海》共85568个字,但是只有1656个音,汉字由横、竖、点、撇、捺等无音的笔划组成字词,就是说,中文侧重形象,或说中文是音形并重的文字;所以,中文汉字就有更多的形象艺术的表达方式,比较靠近图画。
中文的这种象形特点,造就了一门独特的书法艺术。世界上的画展中,唯中文才有书法和绘画一起展览;而且,一幅中国画,必配有书法题词、题诗、艺术印章,才算完整;当然,书、画也可以分离,书法配印章也是一幅很好的艺术品。正因为如此,在中国画界,甚至常把动词‘书’代替动词‘画’,比如说:“此处再书一棵青松才更美”。同时,传统造诣深的中国画家,必定绘画、书法均善,有的甚至还是诗人、印章的篆刻家。
二
泽耀的书法‘悟’字,就是一幅兼有书、画、印章的艺术品;一个充满条幅的、顶天立地的,形如人盘腿而坐参禅的‘悟’字,左下方行书作者年月日落款,再配以印章。该字幅的构图别具一格,书法运笔藏锋流畅,与落款印章浑然一体,这些都给读者、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令我沉思不止的是作者,退休的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副厅长,一个没有军衔的将军,为何会选择‘悟’字,作为创作这一书法艺术品的素材?
《易经·系辞》:“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这一阐明华夏传统认识论的智语,也可以用来说明人们的各种选择与其先后天因素的关系。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大的,如选专业、求配偶;小的,如选衣服款式、颜色,乃至写文章时挑素材、选字、择词。“见仁见智”就是说,面对众多可选择的对象,人们常常是根据自己的性格、智慧、才能、学识、修养、习惯、经历等主观因素来决定。那么,中文有那么多字、词,如上所述《中华字海》共有8万多个字,就是《说文解字》也有9156个字,泽耀除了平时应时、应景而作的,诸如‘马年’、‘牛年吉祥’、‘中国梦’、‘书香墨趣’,‘松风’,‘云海’等书法作品外,何缘对‘悟’字情有独钟?
现代画,现代雕塑,都不是写实的作品,也大多是无题的作品;这就要求观众、读者自己去领会,去思考,去解读,去琢磨作者的创作目的,试图与作者在心灵上起共鸣;当然,有的读者会另辟蹊径,喜欢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解读;所以,在现代画、现代雕塑展览厅内,人们常驻足沉思、议论纷纷。其实,任何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的问世,也常常可以有作者并未预料到的解读,或说,常常可以超出作者的预期。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前再也未料到二百多年后的润之会把《红楼梦》当作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学来研究。所以,我们也不妨来试图解读泽耀的‘悟’字,探讨此书法作品作者选择素材、创作的心路历程。
三
我和泽耀高中同窗近三年。何言‘近三年’?因为高三临近高考时,他带着大红花,被选送入伍,离校,成为空军驾驶员了。当时,敲锣打鼓欢送,大部分同学都为泽耀高兴;但是,也有人私下为他惋惜;因为,55年前的泽耀,温文尔雅,学习好,数理化文史地各门功课都优秀,又是团支部书记,按当时的评价,是典型的‘又红又专’人才,是高中五九届同学中的出类拔萃者;如果参加高考,毫无疑义,无论选什么名校大学、选什么专业,他都会被录取。
人生常常遇到十字路口,或向左,或向右;其结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人在十字路口,需要作出理智的判断,谨慎的抉择。
55年前的高考前夕,泽耀就面临重大的人生十字路口:参加高考,或是参军?需要他作出选择。这是重大的选择,相信是经过了学校、家庭和个人反复的商量,多少个不眠之夜的思想煎熬;因为,从他受到的教育来说,他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召唤摆在首位;但是,就其天赋而言,就会如同其他同学那样,选择参加高考,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作家、医生、工程师、科学家……结果,泽耀披红挂彩,告别老师同学,决定‘投笔从戎’了!说明他的‘先天禀赋’的内在要求,让位给了‘后天所受教育’的外在召唤。这除了说明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原则,也佐证了,40年后,他以“母校完成了对我人生基础的铸造”作为对自己人生小结,是准确、恰当的;他接受了先天、后天因素不一致的挑战。
然而,对泽耀来说,禀赋只是让位或暂时的休眠而已。这样,接受了几年的艰苦飞行训练,“搏击蓝天几百小时”“征服了几个机种”,后来转业到公安系统工作时,怎样安排业余时间,又是他要面对的选择。一般而言,人之所有,不外心与身;人们的作为也大多是为了满足心身的要求。公安系统的工作,刀光剑影,甚至残酷血腥,压力大,身心紧张;有的公安人员认为业余时间应该轻松、愉快,或吃喝,或玩乐,满足“肉身”的要求;但是,泽耀的暂时休眠的禀赋,这时却开始苏醒了,于是,他把业余时间放在了学习上,服从了“心”的呼唤;不久,他开始有一些诗词、书法作品问世。在同事中,让他享有了“儒将”之称。
四
40多年后,终于退休。从“投笔从戎”到“解甲归田”,是人生的回归。
我参观过大英博物馆和圣马力诺的兵器博物馆,其陈列的盔甲,根据军人的身份高低,其保护身体部位也大小不一。就是说,官阶越高,盔甲越复杂、遮蔽身体部位越多,也就越厚重。泽耀经过几十年的辛劳,终于承担了更多的委托,登上了副厅长的位置。一般来说,位高权重、责任也重,当然,所披的盔甲也更厚重;盔甲厚重,固然利于攻防;但是,也束缚身体四肢,少了行动的自由。盔甲复杂了,也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敬而远之”,徒生屏障,隔断与人的交往;所以,退休前,泽耀与人交流和诗、对联的机会不多。
退休后,卸下心身披着的盔甲,泽耀的先天禀赋所受到的束缚终于解脱了;他的才思,灵感像涌泉一般,迸发出来;书法、诗词作品频频发表问世。他把新作不断地从网上传给亲友、同学,也不断地回应诗友、笔友的诗词书法;这种精神情感上的交流、碰撞,又击出更灿烂的心灵火花!退休后几年,泽耀就写了几百首诗词,书法作品,出了《清心斋诗词》一书。
一般而言,哲学讲理,使人知,让人得道;艺术不讲理,使人觉,让人动情。当然,诗者,心之言,是文学艺术作品中语言最精炼者;诗词不能止于技,应进于道;唯有诗人心灵彻底解脱束缚,海阔天空才能任尔飞。
古稀之年,回首、醒悟逝去的岁月,原来就是充满披甲与卸甲,自我与非我,现实与梦幻,前进与回归的人生旅程!
郑元让写于米兰柏园
2014年10月7日
(郑元让,医学博士,精通中国古文学。1987年赴意大利米兰大学学习、研究,获医学博士学位。现在米兰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清心斋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