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三章 宠辱两忘【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今译】
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一般,重视大的祸患就如同重视身体一样。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得宠是卑下的,获得它时很惊恐,失去它时也很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身体,我又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在意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交付给他;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才能够将天下委托给他。
【解析】
宠辱不惊
在这一章,老子谈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面对宠辱,另一个是如何看重自己的身体,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生之中的荣辱得失。
老子解释了“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说,得宠是卑下的,这乍听起来令人难以理解,因为受宠是被别人看重的表现啊,怎么会是卑下的呢?原因就在于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谓“宠”者,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而下对上,无论怎样爱戴,都不能叫做“宠”。在古代,“宠”又特别用于皇帝对他人的赏爱,还有一个与“宠”很相近的词叫做“幸”,皇上去某地,或者宠爱某人,就叫做“幸”,而“宠”、“幸”二字也经常连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体察到,受宠或得幸是被动的,只有地位在上者对自己给予青睐,自己才能够得到宠幸,说到底,得宠是一种接受施与的关系,而一谈到施与,也就有失平等了。
谈及“宠幸”,在古代用到这一词语最为频繁的可能也就是皇帝的那些妃嫔们。皇帝往往有着数量众多的妃子,但是他不大可能对每个人都平等待之,其中必然有某些人得宠,而又有某些人不得宠,还有某些人既得宠而又失宠。由此,得宠者荣耀加身,而不得宠者则会成为冷宫怨妇。当年,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幸之后,杨氏一家都受到封赏,杨贵妃的父亲追封为太尉和齐国公,叔叔擢升为光禄卿,母亲封为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和八姐分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族兄杨铦、杨琦和杨钊(即杨国忠)分别封为鸿胪寺卿、御史和右丞相。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杨家一时荣耀无比。到马嵬兵变之时,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一家人多数落得可悲下场。一荣一辱,真是天差地别,但是,这荣辱皆不由己。
白居易还在诗中也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说明后宫妃嫔众多,而得宠者实为寥寥,一人得宠的背后,是三千佳丽的遭受冷落。极少数的得宠者是幸运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未得宠者则是十分不幸的。与白居易同时期的诗人元稹有一首题作《行宫》的诗,诗中写道:“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些宫女们在自己最为美好的青春时节被送进宫掖,可是入宫之后得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的另一首名作《上阳白发人》的诗中窥见一斑:“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这些当年“脸似芙蓉胸似玉”的如花少女们,只得在禁闭的宫中日复一日、空虚寂寥地枉然度过自己宝贵的一生。她们固然不愿就这样毫无意义地令自己“红颜暗老白发新”,可是她们对此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她们是没有条件施宠于人,自身只是可怜地等待着他人宠幸的被动者,她们的命运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的。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宠为下”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老子提倡出世,看淡世俗荣耀与耻辱。在《庄子·徐无鬼》中,有这么一段话。徐无鬼靠女商的引荐得见魏武侯,武侯慰问他说:“先生一定是极度困惫了!为隐居山林的劳累所困苦,所以方才肯前来会见我。”徐无鬼说:“我是来慰问你的,你对于我有什么慰问!你想要满足嗜好和欲望,增多喜好和憎恶,那性命攸关的心灵就会弄得疲惫不堪;你想要废弃嗜好和欲望,退却喜好和憎恶,那么耳目的享用就会困顿乏厄。我正打算来慰问你,你对于我有什么可慰问的!”武侯听了怅然若失,不能应答。
老子讲的是“宠辱若惊”,而实际上要告诫人们的是“宠辱不惊”。为什么应当做到“宠辱不惊”呢?因为宠和辱都是外在的,无论是得到了宠爱,还是遭受了侮辱,都只意味着他人对待你的态度而已,于你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而对你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呢?不是别人对你的看法如何,而是你自身所具有的真实价值的高低。一个人最高的满足不是从外获得的,而是得自于自己的内心。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十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五个层次。若经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五个需要层次中,前四种需要大体上是通过外在的关系而获得的,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源自于一种内在的体验。什么叫做“自我实现”呢?“自我实现”说的不是自己想要拥有多少财富,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然后自己获得了,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不叫做自我实现,这只是满足了自尊。那么,真正的自我实现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当一个人自身的潜能得到极大发挥的时候在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满足感。马斯洛为此特别提出了“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指的是一种发至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而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自我,更深刻地说,是最接近其真正的自我,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格或特质的顶点,自我的潜能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另外,获得了高峰体验的人,或者说达到了自我实现的人,会更少地关注物质财富和地位,他们更可能去寻找生命的自在意义。通过马斯洛的理论来反观老子对于宠辱的敝弃,就可以更加明了,为什么说宠和辱都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句话,可以说深得老子思想的精髓。
【从政之道】
林则徐进抚衙
大家都十分熟悉“虎门销烟”这段历史,而主持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则备受人们的敬重和景仰。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生时家境贫困,但父亲是个读书人,所以林则徐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更加上天性聪颖,因此少小之时学业就十分优异。考中举人之后,22岁的林则徐应房永清之聘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
一天,房永清突然接到福建巡抚发来的加急公文,通令拿办作恶多端的大盗林则徐。房永清大吃一惊,因为他此前就与林则徐相熟,对林则徐的人品非常了解,怎么向来堪称道德楷模的林则徐一下子就成了盗贼呢?尽管带着这样的怀疑,但是巡抚的命令不可违背,然而他还是不忍心将林则徐关押入狱,于是就亲自去告诉林则徐,想让林则徐赶紧逃跑。可令房永清没有想到的是,林则徐对此处之泰然,他说,自己即使跑了,不还是要被抓回来的吗?更关键的是,自己无罪,又何须逃跑呢?因此,房永清就带着林则徐一同去面见巡抚。不想,福建巡抚张师诚见到林则徐,毫无动怒之意,反而是热情地迎接了他,并且拿出了一份新年贺禀,问是不是林则徐所写。
原来,张师诚在各地属僚发来的新年贺禀中见到林则徐写的这一份文辞和义理都远超出众人之上,于是引发了招此人进抚衙效劳的想法。为了考验一下林则徐的胆量,张师诚就虚拟了一道逮捕令,看一看林则徐会不会就此被吓跑。令他欣喜的是,林则徐没有让他失望,由此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襟怀磊落,胆气不俗,的确是一个可塑之才。从此,林则徐就转到了抚衙工作。
到了年底的时候,巡抚也需要写贺禀给皇帝,而在张师诚这里,这一任务就由林则徐来承担。林则徐为了赶回家乡与母亲一起过除夕,就抓紧时间将文稿赶制了出来,尽管是提前完成的,但是却没有丝毫的马虎。可张师诚看过之后,却略略地改动了几个字,又让林则徐重写一份。其实,那几个字根本无关紧要,改了之后也并不比原来的字样高明,但巡抚的旨意,身为属员的林则徐不便违抗,于是就连夜又将贺禀重写了一遍。天亮之时,张师诚看到了新誊写过的贺禀,颇为高兴,并且深切地赞许说:“你今后一定会比我发达得多,可谓前途无量啊,我愿意把我的子孙托付给你。”
因为要重写贺禀,林则徐回家的日期就被耽搁了一天,所以他在路上就更是焦灼得很,不知母亲会如何惦念,可是当他到家之后,却发现母亲的心情很平静,似乎他的晚归完全在母亲的意料之中。原来,张师诚昨天就已经派人送信说,林则徐要迟一天才可回来,并且还送了二百两银子给林母。林则徐这时才知道,改写贺禀的事情,又是巡抚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苏轼在论说汉朝开国名臣张良的《留侯论》一文中说了这样的一番话:“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从上面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林则徐就是这样一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丈夫。后来,果然如张师诚所言,林则徐不久即考中了进士,此后不断得到擢升,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并且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官阶之显贵、身份之荣耀已可谓人臣之极。 道德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