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谚语歇后语

季节类谚语

谚语歇后语 流年 10259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谚语歇后语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季节类谚语JIJIE LEI YANYU

  百年难遇岁朝春

  释义岁朝:阴历正月初一。春:立春。意为正月初一立春百年也难以遇到。比喻极其难得的好事。

  例句“百年难遇岁朝春。”今年立春恰好是正月初一,这可是吉兆,收成肯定要比往年好。

  春发东风连夜雨

  释义如果春季里刮起东风,那么随后可能会下几夜的雨。

  例句“春发东风连夜雨。”春天傍晚一定要及时收回衣服,不然就可能被雨淋。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释义指春秋两季天气变化无常,因而春天不应该急着脱衣,秋天不应该急着戴帽。

  例句“春不减衣,秋不加帽。”春、秋两季,天气多变,我们应随着天气变化来添减衣物。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释义入春以后,每下一次雨天气就会暖和些;入秋以后,每下一次雨天气就会寒冷些。

  例句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不,刚下过一场秋雨,气温就10℃以下了。

  正月栽竹,二月栽木

  释义农历正月是种植竹子的时节,农历二月是种植树木的时节。

  例句又到了植树节,谚语说“正月栽竹,二月栽木”,想必这个时候种树容易存活吧。

  二月二,龙抬头

  释义农历二月二日恰逢是惊蛰节气,这时气温上升,万物复苏,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慢慢地出来活动。

  例句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店里挤满了来剪头发的人。

  三月老鸹四月雀,五月小兔遍地跑

  释义老鸹:方言,指乌鸦。告诉人们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成熟期,三月份的时候乌鸦已经长成了,四月份的时候麻雀长成,五月份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四处乱跑的兔子了。

  例句“三月老鸹四月雀,五月小兔遍地跑”,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成长期。

  三月思种桑,六月思筑塘

  释义指人没有长远计划,事前也不早做准备,到了眼前才想办法。

  例句“三月思种桑,六月思筑塘。”这样不知预先准备,等事情到了眼前往往会措手不及。

  四月有雨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释义农历四月下雨、五月干旱、六月连续阴天是丰收的重要条件。

  例句“四月有雨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如果这些天气条件都具备了,就预示着丰收。

  暖四月,燥五月,六月天气能热煞

  释义煞:极,很。农历四月天气暖和,五月天气燥热,六月天气最热。例句常言道,“暖四月,燥五月,六月天气能热煞”。从农历四月份开始会逐渐升温,市民朋友们要随天气变化褪下棉服了。

  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罢粽子忙插秧

  释义罢:完毕,停止。指端午节吃完粽子就要忙于农活。也作:五月初五过端阳,吃完粽子忙插秧。

  例句“五月初五过端阳,吃罢粽子忙插秧。”农民们吃过粽子就要开始一段忙碌的时光了。

  知识窗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做,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

  五月金,六月银,错过光阴无处寻

  释义农历五六月份是夏收夏种的黄金季节,错过了种植季节,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例句“五月金,六月银,错过光阴无处寻。”错过最佳的时机,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立了夏,把扇架;立了秋,把扇丢

  释义立夏之后,天气变热,要用扇子了;立秋之后,天气变凉,就要把扇子收起来了。也作:立了夏,把扇架;过了秋,把扇丢。

  例句“立了夏,把扇架;立了秋,把扇丢。”虽说今年的初夏有些出人意料,许久滴雨未降,而且还干燥不啻严秋,但气温却一天天升高了。

  夏锄多一遍,秋收多一石

  释义夏天多劳动,秋天就会有更好的收获。提示人们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例句“夏锄多一遍,秋收多一石。”我们种地就应该反复耕作,不辞辛苦,这样秋天才会有更好的收成。

  夏旱修仓,秋旱离乡

  释义夏季旱一些,农作物长得好,定会获得丰收,所以要多修仓库,以便储存粮食。如果秋季干旱,就会影响第二年农作物的生长,粮食就要歉收,人们没有吃的,只好外出逃荒。

  例句“夏旱修仓,秋旱离乡。”村民们看着这炎热的天气,都开始动手修起粮仓来了。

  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冷

  释义在农时辛苦劳动,才会有好的收获,不会在以后遭受苦难。也作:夏天多流汗,冬天少受寒。

  例句我们要像小蚂蚁那样平时就积攒足够的粮食,这样冬天的时候才不会挨饿。这正是“夏天多流汗,冬天少挨冷”。

  六月天,小孩脸

  释义农历六月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

  例句这天气刚才还艳阳高照,现在却下起雨来了,真是“六月天,小孩脸”。

  七月核桃八月荆,九月甜梨脆生生

  释义农历七月核桃成熟,荆在农历八月丰收,到了农历九月甜梨也非常好吃了。

  例句“七月核桃八月荆,九月甜梨脆生生。”现在正是吃梨的好时节。

  七月七,喜鹊稀

  释义相传农历七月七这一天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聚,人间的喜鹊都飞到天上为他们搭“鹊桥”,所以这一天人间的喜鹊就少了。“鹊桥相会”,描述了一个凄婉而美丽的爱情故事。

  例句“七月七,喜鹊稀。”连喜鹊都不忍看到牛郎和织女分别,王母娘娘为什么这么狠心?

  八月半,种早蒜;八月中,种大葱

  释义农历八月中旬为种蒜和葱的最佳时节。

  例句“八月半,种早蒜;八月中,种大葱。”到了什么节气就该种什么作物,这可是祖辈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八月里秋风凉,三场白露两场霜

  释义指农历八月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会经常下霜。

  例句“八月里秋风凉,三场白露两场霜。”入秋了,出门应该多加件衣服。

  知识窗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八月中(公历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开始。

  九月雷公响,必定米粮长

  释义农历九月如果雷声响亮,预示来年必定是一个丰收年。

  例句人们都说,“九月雷公响,必定米粮长”。今年九月雷声不断,看来明年是个大丰收年,爷爷听到雷声就笑眯了眼。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释义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是最寒冷的时候,需要防寒防冻。也作: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七腊八,冻死王八。

  例句奶奶边说着“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边把小孙子往怀里搂紧了一些。

  腊月南风下大雪

  释义腊月狂吹南风就预示要下大雪了。

  例句爸爸说“腊月南风下大雪”,叮嘱我添衣防寒。

  伏雷雨三后晌

  释义夏伏天连着三天雷雨接着就会晴天。

  例句“伏雷雨三后晌。”前两天午后都下了雷雨,今天看样子也会下,你们记得早点儿回家。

  伏里凉,秋雨淋倒墙

  释义伏天里面凉快,秋天必定雨水充足。

  例句奶奶熟识农谚,她说“伏里凉,秋雨淋倒墙”,今年伏天里很凉爽,果然秋后雨水不断。

  知识窗

  “伏”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一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释义指在立春这一节气里,雨水渐多,正是备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农村开始由冬闲进入农忙季节。

  例句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过后,雨水渐多,日照时间会相应延长,农民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立秋刮北风,秋后雨水少

  释义立秋时节开始刮北风,说明秋后雨水会少。

  例句奶奶说:“俗话说,‘立秋刮北风,秋后雨水少’。如果立秋那天起了北风,预示着秋天过后雨水会很少。”

  立了秋,挂锄钩

  释义立秋之后,农活不多了,开始有闲余时间了。

  例句“立了秋,挂锄钩。”忙完了农活,有了空闲,勤劳的村民们又开始经营起了自己的小生意。

  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

  释义立冬之后不收地里的萝卜、白菜等蔬菜,必定会使它们冻坏了。也作:立冬不起芽,必定要受害。

  例句“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立冬这天人们都要把菜从地里收上来。不过,现在蔬菜种植有了暖棚,再加上气候变暖,种菜人不必再急着立冬起菜了。

  干净冬至邋遢年

  释义邋遢:不整洁,不利落。冬至前后不下雨雪,道路干净,就预示春节期间可能有雨雪,道路泥泞,要过个邋遢年。也作: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

  例句一冬天没下过雪,大过年的,雪下得这么大,“干净冬至邋遢年”,这话真不假。

  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释义谷雨时节前后的雨水对于农户来说是喜事,比秀才中举还让人高兴。

  例句“俗话说,‘谷雨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今天这场雨可真是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张县长笑着对秘书说。

  过了谷雨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释义意指从谷雨到立夏的这段时间,适合先种黍,后种麻。

  例句“过了谷雨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释义惊蛰时春雷响动,惊醒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过了这个节气,就要忙着春耕了。

  例句“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每到这个时候,田野上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知识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开始,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前后,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

  释义指从寒露到立冬这段时间天气寒冷,农民翻地可以冻死地里的害虫。

  例句“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趁这段时间翻地,有利于来年庄稼的生长。

  冬暖多瘟疫,夏冷不收田

  释义如果冬天天气温暖,春天雨水就多,疾病很容易蔓延;如果夏天天气阴冷,到了秋天庄稼就不会有好收成。

  例句“冬暖多瘟疫,夏冷不收田。”所以农民们都格外关注气温冷暖变化。

  冬雪是宝,春雪似草

  释义意为冬天下的雪有利于庄稼的生长,立春之后下的雪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例句“冬雪是宝,春雪似草。”冬天的雪可以促进庄稼生长,立春后下的雪,作用不大。

  冬睡不蒙首,春睡不露背

  释义入冬的时候睡觉不能蒙着头,春天的时候睡觉不能把后背露在外面,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

  例句“冬睡不蒙首,春睡不露背。”遵照前人的这些经验,有利于身体健康。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释义告诫人们,冬天加强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例句“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虽然天寒地冻,也不可忽视锻炼的重要性。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释义立冬时天气晴朗,一个冬天天气就大都晴朗;立冬时下雨,一个冬天大多数时间会下雨。也作:立冬无雨一冬干。

  例句老话说:“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民间认为,立冬的天气可以预示一冬的天气。

  立冬小雪,地冻如铁

  释义立冬那天下雪的话,地里就会上冻,坚硬如铁。

  例句以前人们常说:“立冬小雪,地冻如铁。”今年倒很反常,虽然立冬时下了雪,可现在已是小寒,天气还不是很冷。

  趣味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后,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地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粒,猛然想起,这玉米粒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开始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

  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自己,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都有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他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还是“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作“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积累卡

  与传统节日、习俗相关的谚语

  1.三十无鱼不为宴,初一无鸡不成席2.大年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拜亲人3.清明螺蛳端午虾,九月重阳吃爬爬4.月到中秋分外明,人过中年万事休5.栽树不过清明节,月到中秋桂花香

  答案 谚语歇后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