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潇洒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潇洒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子贡是个比较直爽的人,看见不顺眼的事就当面指责对方,为此,他经常得罪别人。孔子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劝子贡不要对别人要求太高了,有时候做人也需要糊涂一点,老是得罪人不是什么好事情。其实,任何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把会做人放到首位,要学着马虎一点,糊涂一点,有些时候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做人糊涂点,对人对事不要总那么吹毛求疵,对别人的一些微小的无关大局的过错,能容就容,才是谙熟处世的智者的行为。甚至久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并没有总是那么谨严的规矩条框,有时候当我们能睁一只眼的时候就不要睁两只眼,这样看事情其实反而更清明。而这种大度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楚庄王逐鹿中原,连续几次取得了胜利。群臣都向楚庄王祝贺,庄王设宴款待群臣。席间,庄王命最宠爱的妃子为参加宴会的人敬酒。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大厅里开始燃起蜡烛。猜拳行令,敬酒干杯,君臣喝得兴高采烈,好不热闹。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客厅内所有的蜡烛一下全被吹灭,整个大厅一片漆黑。庄王的那位美妃,正在席间轮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对这突然发生的无礼行为,美妃喊又不敢喊,走又走不脱,情势紧迫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一抓,扯断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缨。那人手头一松,美妃趁机挣脱身子跑到楚庄王身边,向庄王诉说被人调戏的情形,并告诉庄王,那人的帽缨被扯断,只要点明蜡烛,检查帽缨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

  楚庄王听了宠妃的哭诉,出乎意料地表示出很不以为然的样子。庄王趁烛光还未点明,便在黑暗中高声说道:“今天宴会,盛况空前,请各位开怀畅饮,不必拘礼,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缨扯断,谁的帽缨不断谁就是没有喝好酒!”群臣哪知庄王的用意,为了讨得庄王欢心,纷纷把自己的帽缨扯断。等蜡烛重新点燃,所有赴宴人的帽缨都断了,根本就找不出那位调戏美妃的人。就这样,调戏庄王宠妃的人,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就连尴尬的场面也没有发生。按说,在宴会之际竟敢调戏王妃,堪称杀头之罪了。楚庄王为什么蓄意开脱,不加追究呢?他对王妃解释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处理,反会伤了众人的心,使众人不欢而散。”

  时隔不久,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在鄢陵会盟,于第二年春天,倾全国之兵围攻郑国。战斗十分激烈,历时三个多月,发动了数次冲锋。在这场战斗中有一名军官奋勇当先,与郑军交战斩杀敌人甚多,郑军闻之丧胆,只得投降。楚国取得胜利,在论功行赏之际,才得知奋勇杀敌的那名军官,名叫唐狡,就是在酒宴上被宠妃扯断帽缨的人,他此举正是感恩图报啊!

  做人眼中糊涂,心中清明,着实是一种智慧。比如像楚庄王这样,有大度量与大智慧,能容人之过,所以得到了人心。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犯了过错,也希望得到悔过自新的机会。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其对立情绪便会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情感很快在心理上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会产生像“戴罪立功”那样的心理效果。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社会里,人能明察是非、分清善恶,当然好,但过分明察秋毫,对别人太过苛刻,就变成对人求全责备的严苛挑剔,就不能容人了。所以做人处世,有时候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最潇洒,这也是糊涂处世的要诀之一。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