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仍要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行路难,仍要行“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段话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思是说山上的大树,天然活在那里很好,可为什么世上的树都没有变成神木,永远活下去呢?因为本身长得太美丽,反而招来别人的寇盗。因为太有用的材料,一定招来别人的砍伐。凡是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就被人们破坏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一般人都知道,生命活着要有价值,其实人生的价值做到没有用便是最有用,因为如此一来便可以规规矩矩活一辈子。
庄子的结论,虽然看起来消极,似乎是一种对人生、社会的讽刺;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庄子其实很积极,他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路难行。”言外之意:生活这条路固然很难走,但生命却正因此更有价值。而他所教喻给人的道理则是,做人处世要有艺术,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己要懂得怎么处,否则只会自取其辱。“世路难行”是庄子这篇《人间世》的结论,但并非指世路不可行。人生要自己善处,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举个很生活化的例子就是,大家喝醉了我们不妨跟着装醉,大家清醒起来我们也要跟着清醒。
其实就是说,任何一个人自从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就注定要经受命运的考验。人生中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都是命运,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上帝只能掌握你命运的一半,大多数生命的轨迹与奇迹都是可以自我掌控的。因此:世路难行仍要行。
庄子的《人间世》可谓说尽了世的艰难。其所以艰难,乃因世间的混浊,而混浊当然是由统治阶层所造成的。由是,庄子假借孔子和颜回师生两人的对话,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黑暗面,如,统治者的一意孤行(“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视民如草芥(“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焦”);只要贤能的臣子有爱民的表现,就会招忌而卒遭陷害(“修其身以下伛人之民故人君,因其修以挤之”)。
就像庄子所说的那样,“古今不二”。其实,今天的情况与古代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世路难行,所以一个人在初涉世事的时候,必须学会行走世间的“脚法”,否则,将寸步难行。《庄子·列御寇》里又说: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慎狷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如果做人,不懂得这些道理,很可能就要在现实里栽跟头了。
有一头野猪,从一出生就被关在一个山洞里喂养。它的妈妈十分宠爱它,平常舍不得放它出去锻炼,直到野猪长大了,牙齿长得又长又尖,它妈妈才放它出山洞,让它去自谋生路。因而这头野猪直到出山洞时,还不知道别的动物是什么长相,又都有些什么本事。
这只刚出道的野猪,刚开始碰到的恰好都是些力气比它小的动物,理所当然的这些小动物也就成了野猪的“手下败将”,野猪为此洋洋得意,它错误地认为这世上所有的动物都不如它。
隔了几天,这只野猪碰见了一只狼,它扑上去就把狼咬死了,这一下,野猪更加得意、更加自信,行为也就更加放肆。随后它看见鹿,又扑上去乱咬一气,鹿挣扎了几下,就死于野猪的“钢牙”下。野猪的自信心上升到了极点,它决定要凭着自己的本领“雄霸天下”。
一天,这只野猪正在森林里“散步”,一头大象走了过来。野猪自言自语地说:“这家伙个头儿真大,但看样子并不灵活,我要在它面前显示一下我的力量,征服它,让它以后听从我的指挥。”野猪带着必胜的信心,毫不犹豫地朝大象冲了过去。
大象毫不惊慌,它伸出长长的鼻子把野猪卷了起来,高高举起,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几脚就把这只狂妄自大的野猪踩死了。
这头野猪最后之所以惨死,就因为它对世路的难行认识得不够,最终栽倒在半途之中。可见我们做人处世要时刻谨记世事的艰难,同时还要注意步步留心,切不可在现实里莽莽撞撞没有章法,否则就要像故事中的这头小野猪,要吃大亏了。
其实,人生常常是我们和命运的一场拔河比赛,如果一个人决定不再尽力而为,不再让自己逆风飞扬,那么就注定无法赢得胜利,只能颓败地退下赛场,任凭命运的河流把他冲到不知名的未来,带入灰暗的人生。世事难料,世间难行,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是对生活的真勇敢。
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每一个在逆境中挣扎奋斗过的人,都会窥见幸福的真谛。成功的人士并不是天生的强者,他们的坚强、韧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奋斗中逐渐形成的。
由此可见,做人要善于在艰难的世途中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世路越是艰难,我们越是要坚定,人生在世,若与命运抗争几个回合,便臣服于逆境、挫折,必将输掉一生的幸福。弱者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弱,勇敢面对人生的诸多大敌,每个人都能笑到最后。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