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勤勉认真,充实人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勤勉认真,充实人生无数人都在为了充实的人生而不断追求,不断努力着。这其中就包括人们为了修行而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佛经中谈到:“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其意思是说: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去勤奋追求真理。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真理对于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佛祖为了求得佛法而甘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以此获得真理和智慧;古人为了寻求真理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我们已经不需要像佛祖那样以生命为代价去寻求真理,得享快乐而充实的人生。

  这些表明,真理的魅力与吸引力是巨大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为此而前赴后继。可见,那些得到真理、明心见性的人从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未来面目,并且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超越了生命,进而把握了生死。在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久远劫前是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发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接足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难得,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嗔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愿心!”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愍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悟出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这便是为法忘躯。

  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修行中,除了强调要追求真理,佛教还主张勤勉精进,对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才能提升自我,进入佛境。人生只有一次,而且时光短暂易失,没有比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更加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的了。不管我们的人生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对待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人生原来也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因此,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力求将其做到最好。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认真是行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行而上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亦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而德国人向来是以认真严谨著称。如果在德国问路,他们不会随意指给人们,而是会精确地告诉你“走50米后向左转”,也正是因为如此,德国人才能制造出享誉世界的奔驰、宝马。意大利的皮鞋有名是因为它的设计好,这个世界上最耐穿的皮鞋还是德国的皮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只有认真地去对待生活,我们才能从生活中收获更多。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而变得丰满而充实。他的人生没有虚度,而且在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中赋予了巨大的意义。

  追求真理,认真修行,能为法忘躯、勤勉不辍的人,才能在不断的进取中提升自己,让自己在纷杂世界中得以心安,人生也会因此得以充实。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