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相亲相厚,不如相忘江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相亲相厚,不如相忘江湖《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极有名的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提出了一个相忘于江湖的概念。人和万物并存于世间,只有达到和谐的境界才能有悠游如水的感觉,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庄子认为,只有相忘才是最高的和谐。

  宋国太宰荡向庄子请教仁爱的问题。庄子告诉他说:“虎和狼也具有仁爱。”太宰荡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庄子说:“虎狼也能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叫做仁呢?”太宰荡又问:“请教最高境界的仁。”庄子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没有亲。”太宰荡说:“我听说,没有亲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孝,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不孝,可以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最高境界的仁实在值得推崇,孝本来就不足以说明它。这并不是要责备行孝的言论,而是不涉及行孝的言论。向南方走的人到了楚国都城郢,面朝北方也看不见冥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距离冥山越发的远了。所以说,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容易,以爱的本心来行孝困难;用爱的本心来行孝容易,用虚静淡泊的态度对待双亲困难;虚静淡泊地对待双亲容易,使双亲也能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困难;使双亲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容易,能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人困难;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之人容易,使天下之人能一并忘却自我困难。盛德遗忘了尧舜因而尧舜方才能任物自得,利益和恩泽施给万世,天下人却没有谁知道,难道偏偏需要深深慨叹而大谈仁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劝勉自身而拘执真性的,不值得推崇。所以说,最为珍贵的,一国的爵位都可以随同忘却自我而弃除;最为富有的,一国的资财都可以随同知足的心态而弃置。最大的心愿,名声和荣誉都可以随同通适本性而泯灭。所以,大道是永恒不变的。”

  庄子借用行孝这个事例来解释说,一个人如果想使自己游刃有余地和别人和谐相处,就要能达到相忘的境界,彼此之间就没有了任何的戒备和迁就之心,没有了戒备和迁就等心绪,自然就会像江湖中的游鱼和高天上的流云之间不会有任何冲突一样,悠然自得,就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反之,若是掺杂了太多世故用心,生活便失掉了原本的快乐和谐,人们也会为现实驱使,不复曾经的怡然自得。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大山中,漫山遍野都是桃树,春天来临时,就会盛开漫山遍野的桃花,就像朝霞一样灿烂;到了秋天,漫山遍野都是硕大滚圆的桃子。在这大山脚下,有一个纯朴的小山村,山村中住着十来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这里,就以打猎和采摘满山的野果为生,生活过得虽然辛苦,但是村民们从来就没什么冲突,怡然自得。

  这一年,天下大乱,一个人为逃避战乱,从洛阳城逃避到这大山之中,村民们善意地接受了他。

  过了几年,战乱过去了,这个人不再满足于每天打猎过活,在这年秋天,他向其中一个村民借了一头驴子,自己编织了两个箩筐,到山上摘了满满两箩筐桃子,赶到离此最近的市镇售卖,等他回来时,已经用卖桃的钱买回一匹骡子。然后,他就继续摘桃去卖,几次以后,他就积累了很多钱财,成为山村中最富有的人。而他也会刻意地拉拢一些当地人,于是村里开始结帮拉派,一些人家相互亲厚。这个人对这些人十分热情,甚至称兄道弟。实际上不过是利益上的共同体,所以有时又会因为金钱上的问题反目成仇。而另一些人家由于没有什么心思,结果被排挤在外,久而久之,大家也结成了类似的一派,于是大家或相亲厚,或相挤兑。

  于是,矛盾出现了,贫富等差出现了,大家开始互相嫉妒,互相猜疑,互相挤压。最后的结果却是,那个洛阳来的人成为他们共同的“东家”。

  就像这个故事所说的那样,当初他们和谐相处的时候,大家都顺应自己的本性生活,从来没有什么矛盾,生活怡然自得,但是因为一个人的介入,生活就彻底变了,嫉妒、猜疑、挤压都出现了,最后大家都沦为外来人的雇工,和谐就再也没有了。

  因此,在人世间,一个人一定要少一些刻意之心,与其绞尽脑汁算计别人,或者为了某些原因狎昵亲厚,倒不如相忘平淡的关系好。所以人生在世,学习一些道家的智慧,多一些顺应,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恬然,这样我们自然能够体验到坦然的乐趣,内心中映射出万物的美。太阳每天都照耀万物,又有几个人会因此感谢太阳?天空经常降下雨水,滋润大地,又有谁会感恩天空?在太阳和雨水与万物的和谐中,彼此都达到了相忘的境地,所以一个有心的人,会体验到太阳和雨水的温暖和美丽,随处可得,欢乐自在。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