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到有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无知到有知自知者,明也。
——老子
面对自知无知的态度,人们往往赞叹其谦虚,或以为是为了博得谦虚的美誉而廉价的自我贬抑。人们不懂得,自知无知不是谦虚,而是诚实;不是廉价的自我贬抑,而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然表露;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而是起码的教养。
在我国古人的字典中,“智”与“知”本来是同一个字,可以互相通用。故知识与智慧也就成为一个问题的两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关系。那么,是否无知就不可能有智慧,而大智慧必然也就与丰富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呢?在“希圣”导向下的历史传统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提出了一个后来通行的标准来判定,那就是看它与古代圣人的事迹是否相符。在中国哲人那里,无知最终是可以导向智慧的,而儒家的观点是从无知走向有知。
《论语·子罕第九》中有记载关于孔子对于无知意义理解的篇章: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呀!有个庄稼人向我求教(他所需要的知识),我却什么也不知道。然而,我通过一种对他所提问题的两端反复追问的办法,最终明白了他需要什么并切实解答了他的问题。”
这样看来,儒家的无知其实只是一种手段,是一种虚心听取和吸收他人意见的心理状态。后来荀子采撷道家思想而提出的“虚一而静(虚心、专心和静心)”,则是对这一状态的进一步表述——虚心也就是无知。儒家的大智实际上包含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认识过程,故智慧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矛盾的选择。可见,“无知”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智慧。虽然智慧并不就是知识,但它却为知识的获取准备了良好的前提。
同样,老子说:“自知者,明也。”知己不知,谓明,明者求知而智,学之,习之,学而时习之。具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富于弹性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随时准备放弃自己原有的见解和信念;会以开放的胸襟,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和见解,或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信念和生活方式。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中,他会以低姿态进入,以虚空的状态、零位状态,甚至负位状态进入。他习惯于以存疑的方式、有保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需要拿出一个结论,他提出的往往是暂时的结论、或然性的结论、有时干脆是没有结论的结论,从而敞开着继续探讨的大门……
这就需要我们以无知的态度面对他人,面对别种观点、别种生活方式。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心灵体验、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和社会地位,正因为如此,每个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的认知和感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以无知之心对待这一切不可替代和重复的事物,来丰富和深化理论的内容和层次,逐步走入智慧的殿堂。 哲学其实很有趣:超有用超好看的哲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