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首创者李叔同先生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中国话剧首创者李叔同先生
话剧家徐半梅先生告诉我,说明年是中国话剧创行五十周年纪念。他要我物色中国话剧首创者李叔同先生的戏装照片。我答允他一定办到。我虽然不会话剧,却知道李叔同先生。所以想在五十周年纪念的前夕说几句话,作为预祝。
李叔同先生,是我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的美术音乐教师。我毕业的一年,亲送他进西湖虎跑寺出家为僧,此后他就变成了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卅九岁上出家为僧,专修净土宗和律宗二十余年,六十三岁(1942年)上在福建泉州逝世。他出家以前是一位艺术家,今略叙其生平如下:
李先生于光绪九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父亲是从事银钱业的,六十八岁上才生他。母亲是侧室,生他的时候还只二十多岁。不久父亲逝世。他青年时候奉母迁居上海,曾入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先生受业,与邵力子、谢无量先生等同学。同时参加沪学会、南社。所发表的文章惊动上海文坛。他后来所作的《金缕曲》中所谓“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便是当时的自述。不久母亲逝世,他就东游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研习油画,又从师研习钢琴音乐,同时又在东京创办“春柳剧社”;共事者有曾存吴、欧阳予倩、谢抗白、李涛痕等。所演出的话剧有《黑奴吁天录》、《茶花女遗事》、《新蝶梦》、《血蓑衣》、《生相怜》等。李叔同先生自己扮演旦角:《黑奴吁天录》中的爱美柳夫人及《茶花女遗事》中的茶花女。
这时候中国还没有话剧。李先生在东京创办春柳剧社,是中国人演话剧的开始。据我所知,他在东京时为了创办话剧社,曾经花了不少钱。他父亲给他的遗产不下十万元,大半是花在美术音乐研究和话剧创办上的。后来李先生回国,春柳剧社也迁回中国。但他回国后不再粉墨登场,先在故乡天津担任工业专门学校教师,后来又回到上海,担任《太平洋报》文艺编辑,转任南京高等师范和杭州浙江两级师范美术音乐教师。春柳社在中国演出时,上海市通志馆期刊第二年第三期上曾经登载一篇《春柳剧场开幕宣言》,宣言中说:“民国三年四月十五日,春柳剧社假南京路外滩谋得利开幕。……溯自乙巳、丙午间,曾存吴、李叔同、谢抗白、李涛痕等,留学扶桑,慨祖国文艺之堕落,亟思有以振之,顾数人之精力有限,而文艺之类别綦繁。兼营并失,不如一志而冀有功。于是春柳社出现于日本之东京。是为我国人研究新戏之始,前此未尝有也。未几,徐淮告灾,消息传至海外,同人演巴黎茶花女遗事,集资赈之。日人惊为创举,啧啧称道,新闻纸亦多谀词。是年夏,休业多暇,相与讨论进行之法,推李叔同、曾存吴主社事,得欧阳予倩等为社员。次年春,春阳社发现于上海,同人庆祖国响应有人,益不敢自菲薄,谋所以扩大之。……”这便是五十年前的中国话剧界情况。
李先生虽然回国后不再演剧,但他对剧艺富有研究,为欧阳予倩先生所称道。他说:“老实说,那时候对于艺术有见解的,只有息霜(李叔同先生的别号———丰注)。他于中国词章很有根柢,会画,会弹钢琴,字也写得好。……他往往在画里找材料,很注重动作的姿式。他有好些头套和衣服,一个人在房里打扮起来照镜子,自己当模特儿供自己研究,得了结果,就根据着这结果,设法到台上去演……”(见林子青编《弘一大师年谱》第二十七页)因此他上台表演也非常出色,为日本人所赞誉。当时日本的《芝居杂志》(即戏剧杂志)中曾经登载日本人松居松翁①所写的一篇文章,其中说:“中国的俳优,使我佩服的,便是李叔同君。当他在日本时,虽然仅是一位留学生,但他所组织的‘春柳社’剧团,在乐座上演《椿姬》(即《茶花女》———丰注)一剧,实在非常好。不,与其说这个剧团好,宁可说就是这位饰椿姬的李君演得非常好。……李君的优美婉丽,决非日本的俳优所能比拟。”(见《弘一大师年谱》第三十页)
这是我所知道的中国话剧首创者李叔同先生。话剧在中国已经创行了近五十年。在这期间,尤其是在解放后,由于许多话剧专家的研究改良,发扬光大,现在已经大大地进步,成为一种最有表现力、最容易感动人、最为全国人民所喜欢的艺术。然而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纪念它的首创者李叔同先生。五十年前,欧化东渐的时候,第一个出国去研习油画、西洋音乐和话剧的,是李叔同先生。第一个把油画、西洋音乐和话剧介绍到中国来的,是李叔同先生。只因他自己的油画①松居松翁(1870—1933),是日本的剧作家。———编者注和作曲不多,而且大都散失,又因为他自己从事话剧的时期不长,而且三十九岁上就屏除文艺,遁入空门,因此现今的话剧观者大都不知道李叔同先生,所以我觉得有介绍的必要。
李先生的骨灰供在杭州西湖虎跑寺,十年不得安葬。前年,一九五四年,我和叶圣陶、章雪村、钱君匋诸君各舍净财,替他埋葬在虎跑寺后面的山坡上,又在上面建造一个石塔①,由黄鸣祥君监工,宋云彬君指导,请马一浮老先生题字,借以纪念这位艺僧。并且请沪上画家画了一大幅弘一法师遗像,又请好几位画家合作两巨幅山水风景画,再由我写一副对联,挂在石塔下面的桂花厅上,借以装点湖山美景。
(然而不知为什么,遗像早已被谁除去了。)为了造塔,黄鸣祥君向杭州当局奔走申请,费了不少的麻烦,好容易获得了建塔的许可。然而我们几个私人的努力,总是有限,不过略微保留一些遗念,仅乎使这位艺坛功人不致湮没无闻而已。这是西湖的胜迹,杭州的光荣!我很希望杭州当局能加以相当的注意、保护、表扬,所以乘此话剧五十周年纪念前夕,写这篇文章纪念李叔同先生,并且庆祝话剧艺术万岁!
1956年10月16日于上海。①石塔于1953年秋筹建,1954年1月10日举行落成典礼。———编者注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