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二十五史故事

《四库全书》

二十五史故事 文若愚 1761 2021-04-06 02:2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二十五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库全书》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统治后,政治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清朝皇帝是非常敏感的,总是害怕汉人会反对他们的统治,所以他们采用了软硬两种办法。软的一种就是开博学鸿儒科,招收汉族里面的名士,授予官职,让他们编写对自己统治有利的书籍。硬方法就是大兴文字狱,对于那些在书里面写了反清内容的文人,清政府一个都不放过,哪怕人都死了也不行。比如翰林戴名世在他的《南山集》中对明朝有同情的言论,还用了南明的年号。康熙帝就下令将他关进大牢,判了死罪。不光是这样,戴名世的亲属还有刻印这部书的人,甚至买书、写序言的都没有被放过,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一共有300多人被牵连了进来。真正因为写反书而造反的整个清朝其实只有一例,绝大多数文字狱都是冤案。比如翰林徐骏在一首诗里写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这本来是一首很平常的诗,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是咏风的。可清朝统治者偏偏说他用“清风”影射“清朝”,讽刺清朝统治者没文化,徐骏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乾隆帝即位后就更不得了了,他在位时期,文字狱和受害者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前面两朝。但是乾隆帝也很清楚,光靠文字狱来实行文化专制是不行的,民间还有很多藏书,万一那里面有反清的内容就麻烦了。

  四库全书楠木匣 清

  乾隆帝很爱读书,他有一个想法,就是搜集天下所有的图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庞大的丛书。这样既可以笼络知识分子,显示自己重视文化,不是什么蛮夷之君,又可以借此机会审查一下民间藏书,把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统统删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皇帝亲自下令正式设立四库全书馆。古代中国把图书分为4个大类,分别是经、史、子、集。经部就是指的儒家经典著作和研究文字音律的书;史部就是历史、地理等著作;子部是诸子百家和科学方面的书;集部是文学方面的书。这四大类图书集中起来,就称为《四库全书》。乾隆帝派了很多皇亲国戚和大学士担任这部书的编纂工作,当然多数只是挂了个名。不过里面确实也有很多著名学者,比如戴震、姚鼐和纪晓岚等。

  要编纂这么庞大的一部丛书,没书可不行,虽然皇宫里收集了很多书籍,但还是不太够。乾隆帝下令,让各地上交图书,并给予奖励。很多人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将家里收藏的图书进献给朝廷,两年时间就上交了两万多种图书。

  书搜集起来后,乾隆帝让官员们对其一一审查,凡是发现有对清朝不利的内容,一律删除、涂改,甚至销毁。比如明朝中后期官员上奏的奏章里面有很多对满洲人不利的话,还有的说努尔哈赤接受过明朝的封赏,这些内容乾隆帝都觉得很不体面,下令把这类书籍一律销毁。另外在宋朝人的书里有很多反对辽、金、元的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反清,所以又有一批珍贵图书被扔进了火堆。当然,也不是每种这样的书都被销毁,编纂官们也负责涂抹修改其中违禁的词句,有些书虽然保存了下来,但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据不完全统计,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至少有3000种。

  四库全书馆的官员们花了10年时间才把这部书编纂完毕,乾隆看了之后非常满意。下令将这部书抄成7份,分别保存在7个地方(其中有3份毁于战乱)。这部书的规模是空前庞大的,里面收藏了3461种图书,共79309卷,3亿多字,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这部书的编纂对保存我国文化典籍作出了很大贡献,不过在编纂过程中也销毁了很多珍贵图书,其中很多书就此失传了,确实也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十五史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