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二十五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外交家子贡子贡名叫端木赐,是孔子弟子中口才最好的一个。
齐国贵族田常想作乱,但忌惮国内的几个大家族,所以想先打鲁国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孔子听说后就问弟子们:“鲁国是我们的祖国,现在遇到了危难,谁能去拯救?”子路、子张和子石想去,但孔子都没同意。子贡请求让自己去,孔子同意了。
子贡先去见田常,对他说:“你要讨伐鲁国是错误的。鲁国城池不坚固、地方狭小、国君昏庸、大臣无用、人民又讨厌打仗,所以不能打鲁国。我觉得应该打吴国。吴国城墙坚固、地方广阔、兵精粮足、又有优秀的统帅,是最好打的了。”田常大怒:“你所说的难打的恰恰是好打的,好打的正好是难打的,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子贡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内部有忧患的就应该打强大的敌人,外部有忧患的应该打弱小的敌人。现在你的忧患是在国内。你打下鲁国的话,只对你的君主和大臣们有好处,你有什么功劳?你取胜的结果是让国君骄傲、大臣狂妄,想成就大事,难啊!所以不如打吴国,死伤人民,大臣多数都会死在战争中,这样你就没有竞争对手,人民死得差不多了,谁还敢反对你?”田常恍然大悟,说:“真是好主意啊!不过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再掉过头来打吴国,大臣们会怀疑我的。”子贡说:“你先按兵不动,我去吴国出使,让他出兵讨伐齐国,你就可以迎击了。”田常同意了。
子贡赶紧南下去见吴王,对他说:“现在齐国那么大的国家去打小小的鲁国,和吴国争夺霸权,我私下替大王感到担忧。援救鲁国可以显出大王的威名,讨伐齐国又能得到很多好处。打败齐国就能震慑晋国,利益太多了!名义上是救鲁国,实际上是削弱齐国,聪明的人都知道怎么做的。”吴王说:“你说得很对,但是我曾经和越国打仗,现在越王想报仇,你等我打了越国再来听你的。”子贡说:“越国还不如鲁国强,吴国也不比齐国强,等大王打完越国回来,鲁国早被齐国踏平了。大王现在害怕齐国而去打越国,是不勇敢的行为。大王放过越国可以显示自己的仁慈,援救鲁国就能让诸侯们服从,霸业不就完成了吗?如果大王实在不喜欢越国的话,我去见越王,让他听大王的号令。”吴王很高兴,就让子贡去了。
越王听说子贡来了,赶紧出来迎接,子贡说:“我劝说吴王救鲁国,但他怕越国拖后腿,说要等到打了越国再说。这样的话,越国肯定完蛋了。”越王下拜说:“我当年不自量力,和吴国开战,遭受了极大的羞辱。现在我奋发图强,只想报仇,这是我的心愿。”子贡说:“吴王为人凶暴,大臣们都受不了了。吴国连连征战,民怨沸腾,伍子胥也死了,吴国的好日子不多了。现在大王只要对其卑躬屈膝,他肯定会讨伐齐国。如果打不过,那是大王的福气。如果胜了,他一定会去打晋国,我去找晋国国君,让他和齐国一起打吴国,吴国一定会被削弱的。到时候大王再进攻,吴国不就是大王您的了吗?”越王乐坏了,送了子贡很多礼物,但子贡不要,急忙赶赴吴国。
子贡对吴王说:“我把话带到了,越王吓坏了,连忙保证一定听大王的话。”几天后,越国大夫文种来见吴王,表示越国愿意臣服吴国,并发兵援助吴国伐齐。把吴王高兴坏了,马上举全国兵力讨伐齐国。
子贡又跑到晋国,对晋国国君说:“我听说不解决忧虑的事就不能应付突发事件,军队不搞清楚谁是敌人就打不了胜仗。现在齐国和吴国要打仗,吴国输了的话,越国肯定要来找他们麻烦,吴国赢了的话肯定会来打晋国的。”晋国国君很害怕,问:“那怎么办呢?”子贡说:“没事,好好整顿军队做好准备就行。”晋国国君答应了。
子贡回到鲁国不久,吴国果然和齐国打了起来,把齐国打得大败,然后移兵晋国,却被晋国打得大败。越王听说吴国战败,马上突袭吴国,最后吴国竟然灭亡了。子贡仅仅靠几句话就存活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强大了晋国、让越国称霸,可见他的外交才能。
子贡除了外交才能之外,还经商,很快就成为一个著名的商人,积累了千金家产。
伍子胥复仇
伍子胥的祖先就是那位劝谏楚庄王的伍举,他们家世世代代在楚国为官。
当时楚国国王楚平王是个大昏君。他的儿子太子建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一个名叫费无忌,后者是个奸臣。太子建长大了,楚平王为他聘娶了秦国的公主。费无忌听说秦国公主长得很漂亮,就对楚平王说:“秦国女子太漂亮了!大王可以留给自己,另外找个女子嫁给太子。”禽兽不如的楚平王真这样做了,费无忌从此就成了楚平王的宠臣,再也不用伺候太子了。他怕以后太子即位后对自己不利,就说太子的坏话,渐渐让楚平王讨厌起太子来。
费无忌日夜在楚平王面前说太子坏话,楚平王把伍奢召来询问。伍奢对太子忠心耿耿,极力为太子辩解。怎奈费无忌在一旁添油加醋,楚平王一怒之下把伍奢关了起来,并派人捉拿太子。去抓太子的人还有点良心,把太子放走了。
费无忌知道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很有才干,想把他们都害死,于是唆使楚平王对伍奢说:“你把你儿子叫来就可以活命,否则杀头。”伍奢说:“伍尚仁慈,一定会来,伍子胥是不会来的。”楚平王派人去召二人说:“你们来的话,伍奢就没事,否则就等着看你们的父亲人头落地吧。”伍尚马上就要出发,伍子胥劝阻道:“这明明是个陷阱,我们去的话只是陪父亲死,都死了谁来报仇?不如逃到外国去借兵报仇。”伍尚说:“我知道我去了也救不了父亲,但是我不忍心错过这最后一个救父亲的机会。”他对伍子胥说:“你快走吧!你负责为父亲报仇,我就负责陪父亲死。”最后伍子胥跑掉了,准备去宋国找太子建。伍奢听说伍子胥跑掉后,说:“楚国从此就要倒霉了。”伍尚到楚国国都后,果然和父亲一起被杀。
伍子胥刚到宋国不久,宋国发生内乱,他和太子建一起逃到了郑国。郑国国君对他们不错,但太子建受晋国人的挑拨,说如果能让晋国灭掉郑国的话,就把郑国封给他,这样他就有力量报仇了。太子建听信了晋国人的话,但消息泄露了出去,他被杀了。伍子胥赶紧带着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逃走,准备去吴国。好不容易走到江边的时候,追兵已经快赶上他们了。这时有个渔夫乘着船经过,见伍子胥很着急,就把他带上船渡到对岸。伍子胥很感激他,解下宝剑说:“这把剑价值一百两黄金,送给你吧。”渔夫说:“楚王为了抓到你,悬赏米粟5万石,还赐给大夫的爵位。我连那些东西都不贪,还在乎百两黄金吗?”说什么都不要。
伍子胥画像镜
伍子胥还没到吴国就生病了,只能一边走一边要饭,好不容易才到了吴国。当时吴王是吴王僚,伍子胥通过公子光的关系见到了吴王。
公子光做梦都想当吴王,伍子胥为了报仇,帮助公子光刺杀了吴王,登上了王位,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伍子胥当了吴国的大臣,参与谋划国事。不久楚王又杀害了大臣伯州犁,他的孙子伯嚭也逃到了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大夫,和伍子胥推荐的孙武一起训练军队。当年吴王僚派出的两个伐楚的将军已经投降楚国,楚国把他们封在舒这个地方。阖闾兴兵讨伐楚国,把舒打了下来,那两个将军也被俘虏了。阖闾本想乘胜追击,孙武却说:“人民已经很劳累了,不能打了,再等段时间吧。”于是就撤兵了。
由于吴国拥有孙武、伍子胥和伯嚭等优秀将领,在此后的诸侯争霸战争中屡战屡胜,尤其多次打败楚国,树立了吴军将士的自信心。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继任的楚昭王比较贤明,费无忌就是被他杀掉的,但楚国还有个名叫囊瓦的奸臣。
不久,阖闾问伍子胥等人:“当年你们说不能攻打楚国国都,现在怎么样?”他们回答道:“囊瓦是个贪婪的人,和楚国结盟的唐国和蔡国都很恨他。如果要大举进攻楚国的话,一定要先拉拢这两个国家。”阖闾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和唐、蔡两国合兵讨伐楚国。阖闾的弟弟夫概是员猛将,他建议让自己带兵跟随出征,但阖闾没有同意。夫概私自带领属下5000人突袭楚将子常,将其打败。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胜,把楚国国都都打了下来,楚昭王逃走了。
当年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子胥逃走之前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了楚国!”申包胥说:“我一定能复兴楚国!”吴国打下楚国后,伍子胥四处寻找楚昭王,但没有找到。他就把楚平王的墓挖开,狠狠地鞭打他的尸体,一口气打了300下才算完。当时申包胥已经逃到山里了,他派人对伍子胥说:“你这样报仇也太过分了吧!你好歹以前也是他的臣子,现在鞭打他的尸体,就不怕老天生气吗?”伍子胥对来人说:“你替我向申包胥道歉,说我就像是天快黑了,可路还很漫长的人,只能倒行逆施了。”申包胥逃到秦国求救,秦国国君不想出兵。申包胥在秦国朝堂上站着,一直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忠臣,不能让它灭亡。”于是发兵救楚,最后打败了吴国,楚国最后还是复兴了。
伍子胥前前后后熬了19年才得报大仇,申包胥为了国家的利益知难而进,他们的精神都值得后人学习。 二十五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