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二十五史故事

努尔哈赤起兵

二十五史故事 文若愚 2278 2021-04-06 02:2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二十五史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努尔哈赤起兵努尔哈赤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继母对他不好,努尔哈赤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但逆境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他长大后学了一身本领,而且聪明过人。古勒城主阿太是努尔哈赤伯父的女婿,他受到明朝总兵李成梁的攻击。当时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去看望阿太,阿太手下有个叫尼堪外兰的人,他偷偷投靠了明军,骗阿太打开了城门,引明军前来攻陷了古勒城。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都死在乱军之中,他和弟弟舒尔哈齐则当了俘虏。李成梁的妻子见他二人一表人才,就偷偷把他们放走了。

  努尔哈赤回到部落后,几乎一无所有,只有祖先留下的13副盔甲。五城族的龙敦等人借口害怕明军来攻而受到牵连,多次加害努尔哈赤,有一次还打死了他的护卫。有一天夜里,努尔哈赤抓到一个偷袭者,左右都要把他杀了。但努尔哈赤却下令把他放了,说不想让仇恨加深。他派人问明军,说:“我的祖父和父亲犯了什么罪?”明军知道自己理亏,把他们的尸体还给了努尔哈赤。他说:“尼堪外兰是我的仇人,请你们把他交给我。”但明军没有理睬他。

  努尔哈赤25岁那年正式起兵报仇。第一次讨伐尼堪外兰的时候,援兵没有及时赶到,让他逃走了。努尔哈赤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明朝的边境上,明军出来反击,尼堪外兰趁机逃走。努尔哈赤虽然没有能够杀掉尼堪外兰,但这一仗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很多部落都跑来依附,他的实力壮大了很多。

  努尔哈赤经过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把原先的“牛录”(一种女真人从事军事和狩猎的小行动集体)改造成为“固山”(汉语“旗”的意思)。到1601年,他已经设立了黄、白、红、蓝四旗,1615年,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立为一牛录,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五甲喇额真立一固山额真(旗)。同时又在旧有的黄、白、红、蓝四旗之外,增加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即是在原来四种颜色的旗帜上镶上不同颜色的边缘,规定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皇太极即位以后,又把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以后又将东北少数民族编入布特哈八旗。八旗制度在建立之初,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把黄色作为皇帝的专用颜色,因此满族八旗正黄、镶黄两旗就成了天子亲自统帅的两旗,顺治以后,加上正白旗,合称为上三旗,地位要高于另外的下五旗。

  两年后,努尔哈赤下令整顿军备,决定和明朝作对,颁布了所谓“七大恨”:一、明军无故杀害他的祖、父;二、明朝偏袒女真族的叶赫等部,欺负自己的建州部;三、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边界范围,强令努尔哈赤赔偿所杀越境人之命;四、明朝派兵保护叶赫部,干涉女真内政;五、叶赫部得到明朝支持,将许给努尔哈赤的女子转嫁蒙古;六、明朝强迫努尔哈赤退出已经开垦耕种的柴河、三岔、抚安,不让女真人收获当地庄稼;七、明朝守备尚伯芝在建州作威作福。

  努尔哈赤还建立了八旗制度,将女真人分为8个旗。八旗制度是由牛录制度发展而来的,早在女真没有统一的时候,人们行军打猎是按照部落的次序行动的。每10个人设一个首领,称为“牛录额真”,也就是箭主的意思。努尔哈赤把女真人合并起来,规定每300人为一个牛录,设一个牛录额真,这里的牛录额真是佐领的意思。牛录额真以下设两个副手,也就是骁骑校。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首领为参领。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刚设立旗的时候只有黄、红、白、蓝四个旗。后来兼并的部落越来越多,四个旗明显不够用了,于是又增加了镶黄、镶红、镶白和镶蓝四个旗,这样,八旗制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八旗军战斗力非常强,接连打下了东州、抚顺等重要城池。不久,又在萨尔浒歼灭明朝前来讨伐的大军。从此,后金成为明朝最大的敌人。

  努尔哈赤赢得萨尔浒大战后,休整了几年,又相继攻陷沈阳、辽阳。

  第二年,努尔哈赤又进攻广宁,打败了明朝的援军,攻占了广宁。明朝大将王化贞和熊廷弼因为此役的失败而被杀。努尔哈赤节节胜利,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却在袁崇焕所守的宁远城碰了钉子,怎么攻都攻不下来,死伤惨重,只好退兵。

  努尔哈赤回到沈阳后就病倒了,他对儿子们说:“我自从25岁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到却被袁崇焕阻挡,实在让人不甘心!”不久,他就病死了,终年68岁。 二十五史故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