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史记故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晁错议削藩晁错是太子的家令,很受太子偏爱。晁错常常对太子说吴王有罪,应该削减他的封地。晁错还上书劝说文帝,可文帝不忍心处罚吴王,这样吴王越来越骄横。
景帝即位后,晁错当御史大夫。晁错劝说景帝:“当初高帝刚刚平定天下,兄弟们不多,儿子们还小,就把他们分封同姓的人,因此赐封庶子为齐王,统治齐国70多个县,异母弟楚元王统治楚国40多个县,哥哥的儿子刘濞统治着吴国50多个县。如今因为吴王太子被皇太子打死一事,吴王就借口推辞不参加朝会,按照法令应该被诛杀,但文帝不忍心,反而还赐给他几案和拐杖,可以说恩德深厚。吴王应该改过自新才是,可是他却越来越骄横无礼,凭借铜山铸造钱币,煮海水制盐,引诱天下逃亡的人,商量着要谋反。现在削减吴王的封地他会造反,不削减他的封地他也会造反。要是削减他的封地,他会很快就造反,那样损害还能小一点,要是不削减他的封地,他就会造反得晚,越造反得晚损害越大。”景帝还是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办才好。
朝廷的大臣正商量着削减吴王的封地。吴王害怕削减封地会一直进行下去,就想趁机公开自己的图谋,想要发动叛乱。他觉得诸侯当中没有人能够和自己共同谋划事情,听说胶西王很勇猛,好与人斗,喜欢用兵,齐地的诸侯都怕他,于是就派中大夫应高去引诱胶西王。为了保密起见,吴王没有用书信的方式,而是派亲随应高亲自传达。
胶西王问应高:“您来有什么重要的事?”
应高说:“如今皇上已经被奸臣所迷惑,不断地提升奸臣。皇上越来越注重眼前的利益,听信小人的谗言,随便改动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惩治善良贤能的人,真是一天比一天厉害。俗话说:‘吃完米糠就吃米。’吴国和胶西两国都是有名的诸侯,恐怕就不会安宁了。吴王身体不好,不能按时朝见已经很多年了,自己还在担心被怀疑,又无法说清楚,如今连走路都小心翼翼,还害怕得不到皇上的宽恕。吴王听说大王因为出卖爵位的事情有罪,但罪过不该严重到削减封地的地步吧。”
胶西王说:“对,是这样,那您打算怎么办?”
应高说:“憎恶相同的人会互相帮助,爱好相同的人会互相体贴,情感相同的人会互相成全,愿望相同的人会互相追求,利益相同的人会互相去赴命。吴王认为与大王您有着共同的难处,愿意顺应形势、牺牲自己来为天下除害,大王觉得怎么样?”
胶西王大吃一惊,说道:“我怎么能这样做呢?皇上虽然严厉,可我确实也有罪呀,怎么能反对他呢?”
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不仅迷惑皇上,侵夺诸侯封地,而且还蒙蔽忠诚善良的人,限制有才能的人,大臣们都恨他,诸侯也起了背叛之心,他的行为可恨到了极点!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理由,在外跟随大王纵横驰骋,一定可以打败对方。想攻占的城都可以被攻克,天下人没有敢不服从的。大王如果答应,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取函谷关,守卫敖仓的粮食来抵御朝廷的军队。到时候我们会集中兵力整顿队伍等候大王的到来,大王如果来到那里,那么天下就是我们的了,两个君主共分天下,有什么不好呢?”
胶西王仔细地想了想,然后说:“好吧,我同意。”
应高马上回去向吴王报告,吴王还是觉得有点不放心,怕胶西王反悔,就又派使者出使胶西,当面和胶西王结盟。 史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