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萌萌集(全7卷)

来自萌萌的回忆

萌萌集(全7卷) 萌萌 8071 2021-04-06 02:2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萌萌集(全7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来自萌萌的回忆

  文/王凌云

  萌萌老师离开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海口来到昆明,从夏天进入秋天,从学生的身份进入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职业中。仿佛萌萌老师的离开,不仅在某种宏大的意义上意味着一个时代之独有情怀的结束,而且在个人的意义上,它也成为我的生活之转折的标记。而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向学生时代告别的仪式,竟是自己老师的葬礼。

  8月12号,我在昆明。当我听到消息的一刹那,一阵空虚占据了我。然后,我给小毅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时,悲伤才开始像水一样填充这种空虚,直到它变成眼泪溢出。我不知道这首先到来的空虚是为什么,是因为师生之间的那根纽带突然被死亡剪断,还是因为我在为她遗憾,遗憾她那宝库一样的记忆就此随她而逝,永远向我们闭上大门。来昆明前十天,我订了8月13号上午返回海口的机票,现在想来这也许是上天要让我能赶上见萌萌老师最后一面——虽然这最后一面只是面孔的痕迹,而不再是面孔的现象。13号的夜晚是在火车上度过的,空调让我浑身发冷,仿佛我所在的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在车上,我怎么也睡不着,因那绵长连贯的回忆像另一列火车闯入了我的轨道。

  第一次认识萌萌老师,是在2001年10月北京大学举行的现象学会议上。此前我已经读过她的两本著作《升腾与坠落》和《断裂的声音》,并为其中那个人化的声音和经验深深着迷。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晚上,大家按各自的方式结成不同的群体进行交流。当时,我参与了倾听志扬老师与丁耘、王利的对话,萌萌老师也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这种静默与倾听的姿态,我想是她这一生中的几个基本的姿态之一。交谈结束后,丁耘、萌萌老师和我又到宾馆的大厅中开始新一轮的交谈。这一次,萌萌老师开始展现她那进行交谈的热情。我们谈到苏格拉底,谈到洪涛的《逻各斯与空间》和丁耘自己的《会饮》解读,谈到萌萌老师主编的“启示与理性”第一辑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文章。萌萌老师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们,第二辑马上要出版,里面有迈尔、阿兰·布鲁姆和曼斯菲尔德教授的作品。她还告诉我们,“启示与理性”第一、二辑的价格是她坚持要出版社定的价格,之所以这么便宜是为了要让学生们都能买得起,而她深信这本辑刊的重要性——对于理解西方思想传统来说,它试图引入的几种理解路径都能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也更加接近事情本身。交流结束后,我和萌萌老师一起上楼,在电梯口我告诉她,我喜欢她写的《爱与死》,因为里面试图分析一种从遗忘而来的阴沉、冰冷而恐怖的经验,而她的文字把这种恐怖和冰冷转换成了某种对生命、对记忆的渴望。当时已经是晚上12点了,我还想谈下去,但她说晚上12点后就没开水了不方便,因此只好中止谈话。我第二天就不在北京大学住了,因而就没有再见面。而我当时并不知道,她此后不停向人打听我的地址,希望找到我并和我建立联系。

  第二次与萌萌老师交谈,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情形。当时我在武汉,而此时离第一次北京的见面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我以为她早就不会记得我这个人。那一天,刚好是我报考北大研究生的复试前一天。但我并不知道我已经进入了复试名单,因为我感觉自己没希望,就一直没有上网查复试名单。晚上7点多钟,我在宿舍里待着看书时,电话响了。竟然是她打电话找我,要我赶紧去北京参加第二天的复试!谁会想到,她竟然还记得一个只和她见过一面的年轻学生!当时我还犹豫是否要去北京,因为我是复试名单的最后一位,英语成绩比北大的最低线要低几分,同时即使我立刻出发,也不可能参加第二天上午的英语口试和体检。但她鼓励我,要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于是我就买了去北京的站票。第二天的复试果然失败了,但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现在也仍然是这样。因为我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个老师,会这么关心一个并非自己学生、几乎仍然陌生的人。即使听从这样的老师的话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我也乐意听从。

  在复试失败之后,她又给我打来电话,希望能把我调剂到海南大学。我们一起做了一些努力,但最后仍然由于调剂政策的缘故而失败了。尽管一切都完全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但这一连串的失败还是使她觉得对我负有责任——于是她又开始打算让我先来海口当她的助手。我后来无数次见到她这种试图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在困境中救助人的努力,我只是其中一例而已。我想,她天性中有一种对与人建立联系的热切渴望,这种渴望从未由于她已经拥有如此之多的朋友而稍减——这是一种类似于列维纳斯所说的“形而上学的渴望”,它总是渴求着超出自身已有的世界,而向着一个新的他人超越。

  听从她的呼唤,我来到海南,并重新报考了海南大学的研究生。这呼唤,我知道包含着一种不忍,不忍让一位年轻人流落在社会的泥沼地里,而是试图将他引导到思想的林中路上,尽管这条路同样会有迷误和歧途。于是我成了她(和志扬老师)的学生。这当然是幸运的,因为在哪里也找不到像她这样的老师;但这也是不幸的,因为在学成之日就要面对自己老师的离去。她在备课和教学时的认真和严肃,在生活上对学生的照顾和关心,这些都使她远远超过了一位老师所应尽的职责,而更像是一位助产士和一位母亲的结合体——在学习方面的助产士,在生活方面的母亲。我始终认为,她对学生的关心,究其根本而言并不是针对才华或优异的,而是针对每个学生本身的,因为她对所有的学生都同等地关爱。如果说,她对某几位学生表现出了某种特别的情感,这特别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较之其他学生更多的关爱,而只是更多的期望。

  最后一次与她谈话,是在她离去前一个多月时的电话里。当时海口在刮台风,她惦记着她家里那容易受雨进水的阳台,惦记着她还没有放学回家的儿子。她只对我说了两句话,要我找同学去看看阳台和接送南楠。我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她对我说的最后的话。她不断与他人建立联系,到处寻找和结交新的朋友——这一切从来没有使她远离过自己的家和亲人。她总是把朋友和学生们请到她的家中聚会,而不是在家之外与朋友交流。

  萌萌老师离开已经一个多月了。回忆留了下来,并不只是居住在我们的头脑或内心里,而是同时寓居于我们身边的事物和人身上。在我的抽屉里,有好几盒药都是她让人送来的,其中包括治好了小毅的关节炎的苗药。同时,她的经验方式和语言方式,也时时从同学们说话和思考时的口吻和风格中闪现出来。在这些时刻,她在我们中间获得了parousia(寓于在场)或重新显现出来,作为一位在救助和思考方面同样敏感的老师和朋友——因此我们回忆她,并不是我们主动地想要记住她;相反,这回忆自己到来,穿越一切晦暗不明的黑暗来到我们身上,而我们只需要被动地承纳。这回忆来自萌萌,它就像远方烛火的光亮那样到来,尽管已经隔了很远,但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烛火本身的温暖和抚慰。

  2006年9月28日于昆明

  [附]读萌萌的《坠落》——从经验的角度

  在萌萌自选的这组诗中,《坠落》和《生日:我给你,你给我》是其中最好的两首。有意思的是,这两首诗都写于1986年。不过,这两首诗从类型和风格上讲又完全不同:前者属于萌萌诗歌的主要类型,亦即带有观念的抒情诗;后者则是更纯粹的抒情诗。在抒情诗中夹杂观念不一定就不好,关键在于这种观念是否有具体经验细节的支撑。另一种对观念进行处理的可行方式是,用语言的节奏来推动它,使观念的石头运转得更流畅而不显得笨重。对于不包含观念的抒情诗而言,则重要的是在物的充实与境的虚灵之间,或者说在“实”与“虚”之间取得平衡。在我看来,这两首诗之所以更好,正是因为它们在这些方面处理得更成功、更恰到好处。这篇文章试图从经验的角度来理解《坠落》一诗,文中包含的思想性的引申不应被视为一种外在的意义添加,而只是从对萌萌自己一直关心的某些基本经验的理解出发,而做出的一种个人化的解读。

  无论是从萌萌自己的编排顺序还是内在的经验关联来看,《坠落》都与《命运》一脉相承。《命运》的最后一个词就是“坠落”。这两首诗都是从“人与命运”“升腾与坠落”的经验而来(这两个短语也是萌萌最早出版的两本书的书名)。可以说,在萌萌一直关注的经验——词语中,“升腾与坠落”代表了她的生存的基本姿态和基本情绪。不过,这两个词的意义在萌萌那里却发生过一次转换:最初,“升腾与坠落”是指人对于理想或信念进行“苦恼的寻求”时所面临的境况,是西西弗斯式的推石上山、石头又滚落的永无止境的循环运动,亦即人的被判处了“自由苦役”的命运;但在后来,它们内敛化为了经验本身中的“升腾与坠落”,亦即初始经验中包含的生成、涌现、最后凝结为语言的那个“瞬间”的断裂性,在这个瞬间,时间成为一个纵向生成的剖面,“升腾与坠落”就是这个剖面的基本结构。我认为,《坠落》一诗刚好构成这种意义转换发生的转捩点。而《命运》与《坠落》的区别,就在于“升腾与坠落”的意义在这两首诗中经历了微妙但又可以辨识的变化。

  《坠落》的第一个字是“你”。值得注意的是,萌萌诗歌中几乎每一首都会出现“你”,都具有一种朝向“你”的姿态。但“你”在具体的语境中却有着好几种不同的意思:A.有具体指代的、身边的人,如《我读着你》;B.有具体指代的、不在场的人,通过回忆和想象而在场化,如《别》和《记忆》;C.“我”所追随的神话形象,如《命运》中的西西弗斯;D.通过期待、希望而构成的“你”,这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而是通过期待的“如在”构成的“你”,如《期待》和《蓝》。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越往后,萌萌对“你”的经验就越趋向于“如在”的构成性,而离早期的具体指代和形而上学色彩越远。

  在《坠落》的语境中,对这个“你”可以有两种解读路径:第一种是把“你”理解为形而上学或意识形态设定的最高本体——它是理想或信仰的对象;第二种是把“你”理解为真实的、非形而上学的上帝,亦即与个体生存真正切身相关的上帝,它不是对象,而只是一种超验的隐喻或朝向。从第一种解读路径出发,我们可以将“你不是太阳”理解为对“你”的质疑;而从第二种解读路径出发,“你不是太阳”则是一种对“你”作为超越者的非形而上学性的肯定。这两种理解都可以言之成理,在此,我将选择前一种路径进行解读。

  你用耀眼的光芒囚禁我

  你用窒息的灼热囚禁我

  你用不可抗拒的辉煌囚禁我

  你囚禁我于一个燃烧的想象

  但你不是太阳

  诗的开篇用四个排比渲染出“你”作为最高本体的力量。“你”有着种种令人炫目的“光芒”、“灼热”和“辉煌”,但这个囚禁人、不给人自由的“你”,不过是形而上学或意识形态预设的本体。这个“你”虽然自诩为“太阳”(意识形态喜欢使用“太阳”的隐喻),但却不是太阳。前四句连续叠加起来的“你”的力量,被一个“但”字硬生生地扭转过来。但,这种质疑是如何发生的呢,既然“你”的力量如此辉煌而不可抗拒?

  我曾飞翔,环绕你

  直到虚妄的羽翼纷纷坠落

  亿万光年的记忆,顷刻

  就要失落在那片长满荆棘的土地

  你不是太阳

  这里包含的经验指向意识形态的虚妄理想褪色的过程。对意识形态本体的信仰不过是伊卡洛斯的蜡制的羽翼,它所允诺的“飞翔”注定要以坠入深渊告终。这个从满怀激情的“飞翔”到“坠落”的过程,既是作者本人的生存中的经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现代史中的基本经验。而在“虚妄的羽翼纷纷坠落”之后,人终于发现,自己所处的真实位置是“那片长满荆棘的土地”。也许有人会从这里想到尼采,想到他在废黜形而上学的最高本体(柏拉图的作为“太阳”的最高理念)之后,要求人学会承认“大地”,“超人乃是大地之意义”。然而,萌萌这首诗的基本情调与尼采可能恰好相反:尼采的“大地”并非“长满荆棘的土地”,而是让“高贵者”沉醉于其中的“必然性”或“混沌”;而萌萌所说的“土地”则接近于尼采所反对的基督教,它是苦难堆积的、“长满荆棘”的土地,是《命运》中暗含的阿垅的“夜哭成露”的土地。“荆棘”的意象,与后面的“雅歌”“十字架”一起,似乎表明萌萌在经历了意识形态的虚妄理想(它来自形而上学的“上帝”)之后,开始倾向于那个人可以向其祈祷和倾诉的“位格的上帝”(尽管这只是一种接近、一种倾向,而并没有发展为信教)。这或许是那个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某些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们共有的倾向吧。

  “你不是太阳”是全诗每一节的最后一句,但重复中也包含着差异。在第一节,“但”字表现出一种决然的扭转,是意义的硬转;而在第二节,意义是承接性的,“我”在“坠落”到“土地”上之后,意识到了“你不是太阳”。

  荆棘丛燃烧了

  依然耀眼,窒息,不可抗拒的辉煌

  但你不是太阳

  大地上,荆棘在燃烧。如前所述,这一意象来自基督教的《圣经》:“荆棘”既可以指向基督的“荆冠”,从而隐喻着苦难和痛苦;另一方面,《旧约·出埃及记》中讲述“神呼召摩西”的事迹时,也出现了“燃烧的荆棘”的意象:

  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出埃及记》3:2-5)

  我不知道,萌萌在写下《坠落》一诗时是否熟悉《出埃及记》这段事迹。在这个故事中,荆棘燃烧却没有烧毁,此异象指出了神的大能;而神叫摩西“不要近前来”,则显示出神和人之间的绝对距离。如果萌萌这里确实是在指涉《出埃及记》,那么无可否认的是,诗的这一节对于前面所说的第二种解读取向(把“你”理解为非形而上学的上帝)构成了最强的支持:荆棘的燃烧,体现出神的力量的“耀眼、窒息和不可抗拒”性,但神并不是作为理性光源的太阳,而是无形的、启示的声音。不过,如果情况并非如此,那么按第一种解读取向则是更恰当的。意识形态的“太阳”让整个中国大地燃烧起来,无论这是激情在燃烧,还是苦难在燃烧,都显示出这个“最高者”的力量;然而,这个“太阳”并不是真正的太阳——第一节的硬转再次发生,并且从个体的经验转向了大地或民族的经验。不再是“我”被囚禁,而且是整个“大地”被这个意识形态的“太阳”烧得赤地千里。

  雅歌梦幻般的升起

  瞬息,又失落于再度消失的神秘

  于是有风儿传递沉重的喘息

  于是沾满血肉的十字架

  在时空的交接处耸立

  于是焦灼的土地用阳光般的温存

  永久地支撑起我的不再渴望飞翔的躯体

  你不是太阳

  如果第二节中的“飞翔”与“坠落”体现了萌萌对“升腾与坠落”的第一种经验的话,那么,第四节中的“雅歌”的“升起”和“失落”则显示出她对“升腾与坠落”的第二种经验。这不再是徘徊于“寻求”(拔地而起)与“失落”之间,无论这是对意识形态理想的寻求,还是对西西弗斯式的自由苦役的担当。尽管这个结尾包含着基督教因素,但从萌萌后来的写作来看,基督教并不是最关键的东西。这里真正重要的是语言本身,是语言所包含的个体生存的初始经验。在这个“瞬息”,某种东西在断裂中生成,它升起,又“失落于再度消失的神秘”。萌萌身上的基督教情绪即使有,也从属于她对语言之生成的经验,正如“雅歌”在此更多的只是情绪之语言生成的一种形态。萌萌后来主要在这一意义上去感受“升腾与坠落”:这种“升腾”并不需要朝向某个现成理想对象的“飞翔”,而“坠落”也并不是理想的失落;相反,它们都内在化了,成为了经验本身的两个维度。这种转换在这首诗中已经发生了。尽管诗在最后仍然是处于传统的“飞翔与土地”的关系中,但萌萌或许已经意识到,真正支撑着“我”的,也许并不是坚实的、或者“焦灼的”土地,而是语言。能够与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的“太阳”对抗的,并不是“大地”或“十字架”,而是个体性的、来自初始经验包含的“升腾与坠落”的语言。这不仅是因为“大地”和“十字架”最终是一种语言经验,而且因为,只有在个体性的语言中,人才能说出这样的祛除意识形态魔咒的话:“你不是太阳。”

  2006年7月于海甸岛 萌萌集(全7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