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解决父母教育难题,改变家长教育方式

八 不做孩子的“监工”——思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为什么孩子不服你:解决父母教育难题,改变家长教育方式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八 不做孩子的“监工”——思考

  1. 给孩子空间

  常听不少家长反映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不自觉。“我的孩子从来就没有自觉地看过书,自觉地复习过功课”,“我的孩子从来不独立思考,遇到问题不是在学校问老师就是回到家里问家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没能养成一个独立思考、自觉看书的好习惯。

  数学是锻炼人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公式、定理、法则及概念等,最重要的是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要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思维,离不开人的独立思考。只有勤于动脑,善于独立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本质的意义,掌握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呢?家长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家长的话不能太多、太直白,要给孩子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们充分感悟的过程。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大量感性材料中自觉地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对照比较、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特别要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敢于坚持发表自己的意见。另外,还应创设让孩子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与伙伴交流,在交流中去感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去学习欣赏同伴们思考的成果,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交流。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才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产生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一个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她应该怎么做呢?是给他一个玩具,还是说别浪费时间了?有不少中国的妈妈是这样做的,殊不知,她的无意识的反应可能毁灭了孩子自我开拓的空间,进而破坏了孩子本来可能拥有的无限量的前景,很可能孩子在她的这些无意义的干扰和催促中,忙碌着、奔波着,最终变得缺乏灵气,毫无主见,甚至是平庸后进。

  任何一位疼爱自己孩子的有心的母亲,应该是对孩子的发呆很在意,也很好奇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奉劝您千万不要打扰孩子,让他自己来思考,让他彻底地、无拘束地沉浸在自我的空间里,相信孩子吧!他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王国,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他才是自己的思想之王,他完全可以自己思考人生,完全可以自己开拓创造,进而自信、自立、自强。有不少母亲天天就知道催促孩子看书吧,学习吧,收拾房间吧!没完没了,孩子完全沦为大人的附庸,在这样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成长,充其量不过是大人的小翻版而已,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孩子自己的本真被抹杀了,孩子自己的成长轨道被扭曲了,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开拓的空间,他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就消失了,进而失去了自我,或许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他会成长为一个学业的成功者,但一定是缺乏思想和才气的,在能力上他是匮乏的,尤其是缺乏创造力。

  问题严重的是太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还自以为是在帮助孩子,其实他的愚昧他的无知他的习惯恰恰害了孩子!

  孩子还小的时候,许多父母都倾注了不少精力,但是奉劝家长们只要密切地关注孩子,而千万不要擅自打扰他们!

  妈妈们总是津津乐道于那些学习起来废寝忘食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总是赞不绝口。真的有这样的孩子吗?大概学习好、听话的孩子会这样。但是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课本上的孩子,就失去了自由时间发现自我的机会。

  在小时候,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地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有那时,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

  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有空闲的时候,孩子失去了仰望蓝天、享受阳光的快乐,有些妈妈根本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他们自己思考的时间是多么重要。

  相信在给孩子的自由时间里,孩子们会选择自己奋斗的方向。自由时间越多,孩子越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孩子需要自己进行思考,塑造自己,只有给了孩子适当自由的时间,孩子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如果真的为孩子的人生担心,就要给他们属于自己的时间。给他们一个没有任何人干涉,可以自己思考、享受、塑造自己的世界。

  作为家长,很多人都认为自己非常爱孩子,为了孩子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我们的爱,孩子并不接受,还会用各种手段来回避。于是,家长就着急了,骂孩子白眼狼、忘恩负义,还要打孩子,希望棍棒底下出孝子。而这种种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都不成熟,都没有学会尊重孩子。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如此。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辱骂孩子就是违法。它也从法律的角度提醒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并尊重他人的孩子。

  一位中学生说,一种带锁的日记本在他们班里几乎人手一册,目的是为了防范父母翻看日记。孩子向最亲的父母锁住自己,这一颇为残酷的现象令人深思。孩子之所以给日记上锁,是因为父母不能尊重他们的隐私,而父母则自有一番道理,实在不了解应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如何互相了解上。父母与孩子虽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情,但毕竟相差几十岁,彼此之间有天然的“代沟”,跟孩子做朋友,靠真诚赢得孩子的信任是唯一的途径。

  许多孩子常常向“知心姐姐”“状告”父母:“妈妈爸爸老偷看我的日记或私拆同学给我的信,我十分气愤,可又不知道怎么办。”

  那么就告诉他们,在你的日记本第一页写上:“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道德的行为。”然后把这一页打开,放在桌上。这样一来,爸爸妈妈以后就不会再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做父母的心其实很容易了解。他们一天忙到晚,哪里有工夫去看孩子的东西。只是因为孩子一味地藏着、躲着、锁着,才使他们产生了好奇心,甚至犯了疑心,以为孩子有什么事在瞒着大人,于是,就采取了许多“侦破”手段,不自觉地触犯了孩子的“隐私权”。

  在大人们看来,这都是些小事。“连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何况一本日记、一封信?”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尊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其实,在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很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更多的是孩子的一些思考和一些心里话。当父母的,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儿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这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孩子头”,常常会编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龄的伙伴。

  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

  进入青春期,孩子对成人的封闭性、对伙伴的开放性更显得突出。这些“小大人”似的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因为孩子是个人,不是物。他是人,他就有感情,就有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有他的隐私权。现在很多家庭把孩子当成宠物,想玩就玩,想逗就逗,就是不懂得尊重孩子。

  孩子是未成年人。正是因为没有长大,他们就坐不住。一年级的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也不过10分钟到20分钟,过一会儿他就要动一动,这是年龄特点决定的。

  孩子有时爱说大话,大人却以为他在说谎。其实,这是孩子为了让别人注意自己,故意夸大事实罢了。他还没有成年,思想尚未定型,这时候你不分青红皂白说他在说谎就是冤枉他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论年龄大小,大人们不能把他的一切都代替了。孩子要独立思考,要独立参与,他要有自己的秘密,也要有自己的隐私权。法律都在保护他们的各项权益,你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你便触犯了法律。

  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那些对人彬彬有礼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很受尊重的孩子;那些蛮不讲理、行为粗野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伤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应当先尊重孩子。

  有的妈妈希望孩子进入大人卧室时,要先敲敲门。那么,你进孩子的房间(如果孩子有单独的卧室)时,有没有敲门?

  有的妈妈总怪孩子乱翻自己的东西,你想过没有,你自己是否也常常翻动孩子的东西?

  有的妈妈总责怪孩子不愿意听大人讲话,可你是否自省过,你认真倾听过孩子说话吗?

  如果你想让孩子长大后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你自己也一定要懂法、守法,还要学会利用法律保护孩子,更要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

  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亲情乐园,要从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从现状来看,受传统的影响,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一般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缺乏对孩子应有的尊重,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感受。我命令你干什么,我要求你干什么,你应当言听计从,否则,你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当然,也有个别的家长,因为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只要是孩子的要求,都要满足;还有的家长信奉棍棒下出好人,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小孩,其结果是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多深入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圈子之中,知道他们想些什么,愿意做些什么。与他们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互信的关系,使他们在一种理解、信任、宽松、和谐、积极奋进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要能帮助孩子解除忧虑,排解困惑,让他相信你,佩服你,愿意与你交朋友。若能如此,那你一定是位非常成功的或特别优秀的家长。

  2. 尊重孩子要处理好的关系

  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

  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做一些决策。比如问问孩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和孩子一起协商:“星期天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并且,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成为孩子开心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谈话,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到教育方式的运用上都要体现与孩子的平等。

  但强调平等,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家长的主导作用。孩子年龄小,是非辨别能力差,时时处处都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才能进一步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家长的这种主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体现的。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听故事,可以不是直接提出这一要求,而是说:“你看布娃娃太孤单了,他想听故事,你陪他好吗?”想让孩子玩橡皮泥,可以说:“小熊肚子饿了,你做一些面条给它吃吧!”孩子不肯洗手,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和孩子做洗手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一个孩子,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比如,我们规定星期六晚上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只要孩子不干出格的事情,我们从不干预。我们家的电器设备,除了电源总开关及插座规定不允许孩子动外,其他都鼓励孩子动手操作。这既增加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又使孩子学到了必要的生活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比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并在家长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家庭规范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些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而有一些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却要因人而异。有位家长,曾为看电视闹过一场“纠纷”,孩子每天要跟着父母看完电视才肯睡觉,后来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每天晚上不看电视。如果孩子也向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可以对他说:“你年纪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有比大人更多时间的睡眠,才能长得更快。”孩子听后口服心服。在规范孩子行为时,要给孩子说清道理,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规范。

  (3)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要求,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驱力。

  孩子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倾向它、注意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有一个小朋友在五岁时,按照家长的意愿开始学习书法,在家长的督促下,他每天都要进行一小时的书法练习。有一天,孩子竟哀求说:“妈妈,我实在不喜欢写毛笔字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每天你们都逼着我写,其实我是为你们写的。别人夸我,你们就高兴。”这一番话,使这位家长震惊,也使她伤心,于是问他:“那你喜欢什么?”孩子说:“我喜欢钢琴,想学钢琴。”思考再三,当家长的觉得还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他的要求。由于有了兴趣,孩子学习钢琴非常自觉,在完成作业之后,他把丰富的想象融汇在对乐曲的理解和弹奏过程中,充实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把付出的努力作为一种满足和享受。

  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为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使孩子防患于未然,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中小学生减负,牵动了学校、家庭、社区。减负以后,孩子们最应该获得的是什么呢?是玩!

  这里说的“玩”,指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属于孩子的玩,而不是大人们的那种“有意义的”“有组织的”“寓教于乐的”玩法。去河边钓鱼、去野外捉虫、去爬树、去钻洞、打陀螺、放风筝、骑自行车,要不约上几个伙伴,胡吹海侃,或是制订一些永远也无法实施的冒险计划,诸如此类。每个人的孩提时代,都应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玩”的时间。

  怎么玩?大人们别替他们操心。

  在一天里应当有一定时间(比方说一两个小时)由孩子支配。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不接受任何带限制的安排,不要大人“给一个空间、给一个问题、给一个冲突”。父母可以从外部对危险性、道德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规避,在场所上给以调整,但不能强制。

  这一点完全应当看作儿童的基本权利,以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这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超时的补课、背离教育规律的家教等掠夺孩子时间的恶习。孩子在充分享受“玩”这一权利的同时,就是一种自主、自立、自决意识的最初尝试,这种精神对于孩子的一生何其重要!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素质教育呢?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并没有秘密可言,更没有什么不能让父母知道的。教育专家指出,拥有秘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有些家长理直气壮地认为: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的一切情况我都应该了解,他(她)不该对我们有所隐瞒。因此,偷看孩子日记、私拆信件、监听电话、查上网记录、盘问孩子与同伴(特别是异性同伴)的交往情况等等,此类现象每天都在发生。据一项调查表明:有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被父母偷看过,而且有些家长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更不放心,丰富的联想和猜测便会成为问长问短的素材,使本来就承受过重学习压力的孩子,还要想办法应对家长的盘问,因而又要承受更重的精神压力,有些孩子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上不归路。

  虽然家长希望了解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但应该注意方法,而且要尊重孩子希望保守的秘密。当然,尊重孩子的秘密,并不是完全不管他们的秘密,对秘密的适当“洞察”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父母平时应当多与孩子聊天、交流、沟通,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心事,主动和父母分享其快乐与痛苦,使孩子在自己的教育影响下,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让秘密成为孩子长大的营养品,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

  让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出一对翅膀,一只是自由的翅膀,另一只是快乐的翅膀。

  自由往往来自束缚,快乐往往来自痛苦。今天,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在束缚与痛苦中挣扎,甚至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九年义务教育本是国民素质教育,是合格教育,是成功教育,应试教育却被异化为选拔教育、淘汰教育,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失败者。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在新的世界里,让每一个家庭都是爱的港湾,每个孩子都是自尊自信的主人,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给孩子一个空间吧!有这样十项教子策略说得非常好: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人的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骗子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孩子每分每秒都在生长,一刻也不能等待。因此,每一个真正有爱心的父母,都应当以捍卫童年为己任。捍卫童年是人类在新世纪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 为什么孩子不服你:解决父母教育难题,改变家长教育方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