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一笔糊涂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历史就是一笔糊涂账”
“历史就是一笔糊涂账”,有一位艺术家这么对我说,而我显然同意这个说法。在我看来,所有的艺术史写作都是主观的,即使是在那种年鉴性质的编撰之中也存在着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主观;每一个人的写作都仅仅构成了无数书写之中的一次书写,没有任何人能够还原或代表历史的真相。但是,我将艺术史归为主观只是出于对写作权力和阅读期待的祛魅,就书写者自身来说,他理应保持一个独立的立场,尽可能地去接近客观与真实。
我在这本书弱化了以媒介方式划分章节的传统结构,试图引入更具主题性的讨论,这种做法不仅是文本性的考虑,也对应到如今的艺术家们并用多重媒介的基本事实。一些重要的艺术家之所以在我的书中未见论述或只占少量的篇幅,是因为他们的代表作品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完成;另一方面,在这十多年的时光里,涌现了太多的艺术家与作品,可以想象仍有不少值得评述的对象被漏失,只好有待于再版时弥补,为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某种克莱尔(Joseph Clare)式的盒子,其中盛放的记忆之瓶每隔一段时间能够进行充填与更新。
如果读者通过这本书领略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轮廓线,并且窥见上世纪已经形成的思维与表达定势如何被逐渐打破,历史处在了一个怎样的转换过程,以及一些真正出色的艺术家——无论他/她属于哪一种地域、年龄段或媒介方式——确实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评述,对我来说,会是莫大的安慰。当然,每本艺术史的写作都只是提供了一种穿越过去那座时间迷宫的线索,如果它能够以回到过去的方式帮助一些人更好地寻找未来的话,那么对于作者而言就更属于一份意外的惊喜了。事实上,在一个如此切近的距离进行审视和评价,困难的程度不啻使自己的视线不断变换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之间——处在书写的过程之中,经常有一个疑问与我伴随:真的有历史的必然性吗?当你试图理出线索,也许就会发现,能够为这条线索提供佐证的,未必都是好的艺术家。历史总是充满了吊诡的幻影,它完整的面相如此难以被企及和描绘,碎片一旦被拼合,真实也许就此被打破…… 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