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李嘉诚:只有自己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携手合作,共赢未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嘉诚:只有自己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携手合作,共赢未来

  不同的组合可以互补增值,团结就是力量,达到1+1>2的效果,这就是强强联合的核心思想。

  2004年月5底,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初步意向,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合资期限为50年。消息一公开,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好奇的是,一向以港口、电讯业务等闯荡天下的李嘉诚,为何突然对中药如此垂青?

  而熟悉和黄投资脉络的人,却毫不隐晦地指出,李嘉诚有很深的“中药国际化情结”,他早就想为自己、也为全体中国人,圆一个“中药国际梦”。

  事实上,早在白云山之前,李嘉诚在内地中药业就有行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与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的合作。

  2000年10月7日,同仁堂科技尚未在香港上市,和黄全资附属的和记中药便与之联手,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2亿港元,和黄、同仁堂持股比例是5∶4。同仁堂科技一上市,李嘉诚便通过和记黄埔以3.28港元的发行价购入同仁堂科技600万股,占同仁堂科技总股本的10%,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到2003年底,和黄更是把目光转到内地,直接与同仁堂集团总部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这家公司总投资额约为2.39亿美元,由同仁堂与和黄各占49%股权。

  此前,新世界发展也在国内进行了多项与中药有关的巨额投资。李嘉诚与同仁堂的合作,正是这种发展思路的典范之作,被看重“国际中医药中心”的人士寄予了很高期望。

  新公司成立后,将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从药品制造、药材生产,直到在国内外开设零售药店,只要项目有良好前景,投资公司都将给予积极的支持。

  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医药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药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比世界药品市场年均增长高出12个百分点,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年均增长13.8%的水平,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据参加第四届亚太地区医药产业圆桌会议的亚太地区医药企业负责人和医药专家们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医药市场年收入达140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

  有分析表明,中国正步入老年社会,平均寿命有望升至70岁;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购买力也将越来越大。这些因素将使中国医药市场年收入保持较高增长度。

  同时,由于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因此,这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道难题。多年以来,国内的中药出口基本以中药材为主,中成药仅占我国出口额的20%~30%。而日本、韩国则凭借发达的中药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优势,通过对由中国进口的中药材原料进行深加工后,垄断了90%的国际植物药材市场份额。

  而中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草药市场(不含中国内地中药市场)的3%。国内的中药多是以健康食品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既拿不到OTC(非处方药)的牌,也无法获得处方药的证书。像三九胃泰等国内知名中药产品,都是贴着“健康食品”的标签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

  中国医药行业也带着严重的“内伤”。我国医药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约4000家,其中大型企业仅占10.2%,一般销售额都只在10亿~20亿元,全国医药前10强只占国内市场25%的份额,还没有一家医药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全行业利润总和还不及国外一家大型制药集团的利润额。由此可见,多年来形成的医药行业“散小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规模效益差,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医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扩大医药行业的资产规模,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成为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李嘉诚迈入“大宅门”同仁堂,就成为一个极其自然的选择。一个是创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闻名遐迩的中药老字号,一个是财大气粗的香港首富,这桩“门当户对”的医药“联姻”自然成为2004年中国医药行业整个重组并购事件中的一大亮点,让业内人士,尤其是中医药界人士无不为此感到精神大振。

  同仁堂的目标是在6年内,将国内的300多家零售药店扩展至900家,5年内,把目前的十多家海外零售药店增加到100家,使同仁堂成为国际知名中医药企业,并把国内发展成熟的中医药推向国际医药市场。这与李嘉诚打造香港“国际中医药中心”的初衷不谋而合。

  与内地和台湾相比,香港在中医药方面的基础薄弱,起步也比较晚。内地的中医药发展虽然十分成熟,却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没有走向海外,发扬光大。因此,同仁堂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结合,无疑实现了内地与香港中医药的优势互补。同仁堂也将凭借自身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背靠李嘉诚这棵有着丰富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及雄厚实力的大树,加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以香港为跳板,引领中国的中医药走向国际舞台。

  与上海市药材公司的合作,是李氏布局内地中药业的另一大手笔。2001年8月,和黄出资50%与上海市药材公司旗下上海中药一厂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据了解,上海和黄的总投资意向为2.2亿元人民币。像同仁堂一样,上海中药一厂同样大有来头。其所辖“上药”牌不仅拥有麝香保新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一批老牌中药产品,还归属于国内最大医药上市公司上药集团麾下,在华东医药界颇有实力,这无疑为和黄在华东地区拓展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至此,李嘉诚基本完成了在内地最发达地区的布局:华北由“同仁堂和记”把守,华东有“上海和黄”冲锋,而华南呢?则需要另一个“和记”撑腰——白云山中药厂的出现便如此顺理成章。

  在华南乃至全国医药界颇有影响力的白云山中药厂,完全具备这样的实力。其拳头产品白云山板蓝根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60%、复方丹参片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50%。另外,其穿心莲、消炎利胆片等“中药抗生素”作为“后抗生素”时代的替代性产品,也颇具市场潜力。经2003年非典一役,白云山中药厂名声更是如日中天,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

  据官方消息,在新成立的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中,和黄与白云山将各出资50%。其中,白云山中药厂以经过评估的资产值(不包括“白云山”注册商标)投入合资公司,和黄则以对等的现金投入。初步合资期限为50年,在此期间合资公司可以无偿使用“白云山”、“和记”两个商标。

  李嘉诚的中药业情结要追溯到几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在成功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之后,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重点推动高科技和高增值产业的发展,以带领香港走出经济困局。而把香港建设成国际中医药中心(即“中药港”)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李嘉诚就是在此时与香港新世界集团公司主席郑裕彤联手,投资50亿美元打造香港“中药港”。

  当今全球每年中草药产品及健康食品的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且正以年均高达两位数的速度迅猛增长。为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香港特区政府已制定出一项庞大的10年发展计划。1999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中医药条例》获得香港立法会通过。从此,香港所有中医师必须注册,而批发及零售中药材也需领有牌照。随后,香港政府根据《中医药条例》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制定附属条例,使中医注册工作可以顺利展开。

  2001年5月,香港中药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计划分阶段支持中药的标准化和认证、产品研发、安全评估和药品成效临床科学研究,确保产品品质和成效,提高中药在国际上的认可性。

  然而,几年来“中药港”一直没有出现轰轰烈烈的场面,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根子正在于:香港缺乏有分量的中药主体企业支持。中药产业需要深厚的积累,并非靠资本运作就可以简单解决;与此同时,可以作为支撑的内地中药企业的发展,与香港市场的契合又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成。惟一的出路是,推动者直接控制中药业发展的脉搏。于是,这便有了和黄亲自出马投资中药事业的一幕。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李嘉诚的志向显然不限于香港。建设“中药港”,只不过是李氏将香港作为中药国际化的冲锋基地。也就是说,香港是中药国际化的桥梁。

  桥梁的彼岸是欧美市场。在中药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欧美是最主要的目标市场,也是最难攻坚的市场。而在这两个市场中,欧洲又是中药进入美国的桥梁。就在2004年4月30日,欧盟在官方网站公布了《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并宣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据业内人士分析,该《指令》与两年前的《指令(草案)》的内容相比,大大降低了植物药的市场准入条件。白云山中药厂厂长李楚源说:“这对于中药挺进国际市场极为有利。”

  李嘉诚显然也看到了这样的有利条件。但真正让他将欧洲作为国际化首站的原因,还是香港与欧洲历史上的联系。

  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不少英国人都去过香港,曾接触过中药,对中药文化有一定的认知。这一点从英国的中药消费人群中也可看出。据刚从英国考察归来的李楚源介绍,在英国的中药店,常光顾的除当地华人华侨外,还有很多当地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便是中药登陆欧洲的天然港口。

  实际上,李氏在英国的中药销售终端布点已经初见规模。早在2001年下半年,和黄就开始在欧洲建立零售药店“和黄药业大药房”,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在零售行业多年的经验及管理能力,在短短两年半时间里,“和黄药业大药房”就收购和开设了1000多家连锁店,其中在英国就有700家,兼营中西药。

  与此同时,和黄又于2003年在伦敦单独推出中药店,单看其名就颇有绿色意义——“森(SEN)”。据有关人士介绍,药店中的中药主要是国内生产的中成药,比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白云山的板蓝根、穿心莲等等。有趣的是,当地有人将板蓝根冲剂比作“中国咖啡”,一遇上感冒发烧就冲上一杯。

  完善的分销渠道是中药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中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除了提升科技含量外,还要改变其在海外作坊式生产的“老印象”。而国内中药企业与李嘉诚联手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没有人相信和黄会是作坊式生产。

  除此之外,还有资金实力。数年前,中国某种中成药差一点就通过美国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证,名正言顺地进入国际市场,但最后却因资金不足,退出了临床试验。中药界事后反省,要让一种中成药通过美国FDA认证,至少需要1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中药企业似乎没有一家能具备这种实力。

  有业界人士在听说李嘉诚携手白云山中药厂时,曾感叹地说,“中药国际化梦”将因和黄的实力,而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李嘉诚:只有自己创造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