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领导者的心性修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领导者的心性修炼近10年来,我对企业管理者和公务员(基本要求是35岁以上的)开设了一个深受他们欢迎的课程——“领导者的心性修炼”。本人商科专业,对中国传统哲学没有什么研究,刚开这个课程的时候,只知道王阳明的心学。中国的领导干部们对王阳明的“热”,也是2015年的事情了。之所以开发出这样的课程是受到一生学习和实践王阳明思想的稻盛和夫提出的“心性修炼”的启发。季羡林先生曾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领导者的心性修炼”课程属于“道”的层面,对应的是我的另一个“术”层面的系列课程“管理者职业能力训练”。听了“心性修炼”这个课程,大家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是学什么的?”,“这个课程属于领导科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学?好像都不是!”的确,这个是个大杂烩课程(负面词),正面词就是属于跨多个学科的课程。开发出这样的课程来自我对管理的认识:管理的最高层是哲学,管理者最高的职业能力是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在课程中,“心”,指的是大脑与哲学,“性”指的是灵魂与情绪,前者对应的是“管理的最高层面是哲学”;后者对应的是“管理者最高的职业能力是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2008年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人写的《写给年轻人的哲学书》和《写给年轻人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会面向年轻人学习心理学的推荐用书,译成近2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2000万册)。中国教育最缺的就是“了解自己,掌握如何看待世界”的哲学观和心理学素养,到了一定的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们,必须要补上这一课。
1.我们追求什么
“心”的层面包括,我是个怎样的人,如何看待成功、幸福和权力等,也许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对管理者(干部)们做思想工作吧。
一生中,我们总是不停地被自己问道:“我真正想要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你有何目标?”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财富、健康、成功、快乐、家庭和谐、满足等等。其中“成功”和“幸福”是被提到的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汇,而且它们也能概括其他的一些追求。比如,一个成功的人可能会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呢?我们忙碌的一生在追求什么呢?这的确是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印度教给出的答案是:人们想要四样东西。
(1)享乐与成功。我们生来就备有苦—乐的反应器。对那些享乐的人,我们应该说:去追求吧——这样做并没有错,这是生命四项合法的目标之一。只要遵守了基本的道德规范,你就可以尽情去追求享乐。每个人,即使不一定在今生——都会明白享乐并非所要的一切。享乐主义是个人的,而自我是太小的一个对象,无法对之有持续不断的热情。到了此刻,个人兴趣转到人生第二个目标:追求世俗的成功,有财富、名誉和权力这三大方向。这也是值得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且它的满足会持续地长久一些,因为与享乐不同,成功是一种社会成就,它所支配的范围和重要性就不只是享乐所能表述的了。世俗的成功也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原因有:
①财富、名誉和权力是排他性的,是竞争性的,也是不稳定的。因为别人也要它们,谁知道什么时候成功就会转手呢?
②追求成功的欲望,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因为人们的确得到了足够的金钱、名誉和权力,只是他们把这些东西当作是野心的时候,他们的贪念就不能满足了。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而人们对自己并非真正想要的东西,是永远都觉得不够的。用印度格言说:“想要用钱来熄灭追求财富的欲火,就像往火上倒牛油一般。”
③世俗成功也跟享乐主义相同,它也集中在自我的意义上,不可能对它抱有永久的热情,不论是财富还是地位都会让人还觉得缺少了什么,还会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④成就转瞬即逝。财富、名誉和权力是及身而止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因为我们不能带走它们,所以也不能完全满足我们。
(2)责任与解放。那么,还有什么更吸引人的东西呢?如果说追求享乐和世俗的成功是人的欲望之路的话,印度教认为与欲望之路上的两件东西相比,还有两种东西是更有吸引力的。这两样东西就是责任和解放,它们构成了“弃绝之路”。这里的“弃绝”说的是牺牲小小的现在以得到更有前景的未来。就如那些回归本性的人弃绝富足而从物质的海洋里解脱出来,就如优秀的运动员抗拒放纵自己,而为了有饱满的体力和坚持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弃绝”的实质说的是,为了未来放弃今天,为了大家的利益,放弃自身的利益,这样的表述在我们的文化里面也是倡导的。
当追求享乐和世俗的成功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再从自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就走上了弃绝之路。我们的思考转向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的社群,社群的重要性是没有一个单一的生命得以支配的。那么,且让我们把它放在我们自己的前面来优先考虑。这样,责任成为人们的第三大目标。无数的人从一心去取变成一心去予,从一心要赢变成一心要服务,不是要求胜利而是要尽己之力。负责地去做手上的任何工作,变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人性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能力想象那些没有限制的东西:“无限”。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人真正想要的就是“解脱”——要摆脱那些拘束我们的有限性,达到我们的心灵真正欲求的无限的存在、知识和美妙。“解放”就是人们追求的第四个目标。
与印度教的“弃绝”,相对应的是基督教的“节制欲望”,我们相对熟悉的佛教也倡导“舍得”,大舍才能大得。贪婪是人类不满的主要来源,在中国现实的环境里,要求我们放慢脚步,不能什么都想要。“想当官,就不要想发财致富”“做企业的就不要老想着当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大学教授就不要羡慕老板”等等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2.成功之圆
印度管理学者杰克迪希·帕瑞克在其《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自己的描述:“院长说的没错,MBA课程的压力始终很大,使我无暇思考像工作、生命的意义这类基本的哲学问题。事实上,经过两年的强化训练,我已经变成了标准的‘哈佛产品’。获得人人羡慕的哈佛MBA学位之后,我回到印度,雄心勃勃地进入家族企业工作。当时我深受哈佛‘压力带来成功’这一思想堵塞影响。最初的几年,我始终希望做得更多,干得更好,不断获得‘进步与成功’。然而,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压力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使我越发的焦虑。如果我年纪轻轻就处于这样一种身心状态,那么余下的人生怎么办?持续的怀疑与矛盾,让我忽然想起在哈佛的第一天。我重新问自己:真的只有压力,才会引发最佳表现吗?真的只要不满,才能保持进步吗?环顾四周,我发现大多数同事,那些能干的、‘成功’的商界人士,都在品尝压力带来的苦果。我觉得什么被忽略了。这一回,我花时间仔细观察,发现那些管理者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领域内,既不健康又不快乐。即便他们是都是非常能干的企业家,却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在我看来,他们更像是‘成功的傻瓜’。我意识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了。”
在人类所有的词汇中,不管是形成文字还是未形成文字的,“成功”都像太阳一样关乎着每一个人。中文里“成”指的是成就,“功”指的是功绩、贡献,即我们取得什么成就,这成就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英文的“成功”来源于拉丁文“succed”,succed本义是接替、替代,即在时间顺序上先后发生,我们的发明、设想、尝试变成现实了,叫成功,也就是说现实接替了梦想。
美国哲学家厄尔·南丁格尔的定义正是如此:成功就是逐渐实现有价值的理想。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定义,但人是有情感和道德的,历史上大奸大恶之人,他也认为他的理想是有价值的,但我们的价值观并不许可他们,有必要把那些恶人从定义中排除。于是就有了田中孝显的定义:成功就是有步骤地实现有社会价值的目标。这个定义又似乎太高贵了一点,它把太多的普通人排除在门外,所以我们再来看看居里夫人的定义:成功就是把未来变成梦想,然后把梦想变成现实。因此,成功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成真。不管是崇高理想还是小小愿望,我们把它实现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我们把它做成了,都是成功。
三种定义的核心都只有一个:实现。很多人把成功看作是大把的票子、豪华的房子,某一特定的职位、职称、头衔,或是融入某种交际圈,这些是在成功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些目标,也可能是成功的一部分,但不是成功本身。成功是能让我们拥有这些东西的某一事实。拥有了这些东西不等于成功,我们成功了,也不一定非要去拥有这些东西,它们只不过是贴在成功之上使之更醒目的标签。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但不同的人对成功的定义和描述是不同的。无论你怎样定义自己成功,我们的建议都是:别在你的成功的篮子里只放一样东西。当一个25岁的年轻人给自己成功的标签是:30岁前当上高管。那么,这个实现的过程会给他带来许多的压力,到时如没有实现就只有“不成功,便成仁”。如果,他在自己阶段性成功的篮子里放得是:30岁时住在自己的两房一厅里、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拿律师资格证书、晋升到主管的职位。那么,届时只要有一个实现了,他就会有一定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
我们来画一个成功的圆:
图6-5成功之圆
保持健康。这是支撑我们一辈子的物质和能量资源。有句话说,五十岁前用健康换金钱,五十岁后用金钱换健康,这是有道理的。只有健康资源的连续可用,我们的成功才有保证。考察成功人士,一个显要特征就是精力充沛,他们把健康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程度。而还有一些人,终因健康资源的短缺而成为悲剧英雄。如今,健康的标准不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了,更是包括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句话说“一个女性不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了才美丽”。心理的健康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商。当然,在今天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我们还需要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言谈、着装、形象进行一定的职业化的训练,使自己更加的“美丽”。
智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我们这里的智力绝不只是指一个人的智商,我们指的是智慧和魅力。一个具有高智商的人并不能保证其成为成功人士,智商对个人的社会成就只起到20%的作用,对个人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由品质、情商决定的“个人魅力”,也就是对他人的影响力。一个具有高智慧和魅力的人,不仅有很高的完成任务的能力,还具有创新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调动一切人员和资源来完成任务和激发他人潜能的能力。智慧与魅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成就的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财富水平。
感情——情有所归。成功的最高层面应是个人的心灵的解放和满足,对个人的感情的追求和尊重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最高价值观之一。我们这里的“情有所归”指的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对家庭的、对自己所喜爱的工作与事业的情有独钟。你爱一个人,而他不爱你;你热爱一种职业,而阴差阳错地做了另一份工作;你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那个职位,可上级就是不给你这个机会。这份“情无所归”带来的痛苦、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离幸福是那么的遥远。
在多年的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各类公务员的课堂培训中,涉及“成功”的主题时,我都会设计这样的内容:请两位不同性别、年龄段、岗位的人同时在两块不同的白板上画出自己成功的篮子里装了些什么东西。其中会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同的人对成功的认识有所不同,男性更多认为得到社会的认可、事业的成就是必要的;女性更多地会涉及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成功是自身成功的元素。非常打动我的一个成功的圆是这样的:
图6-6一位女士画的成功之圆
这个成功之圆出自一位38岁的上市公司总经理助理,女性。她在黑板上画完走回座位时,其他的学员(学员均为她的同事)就有人说:“怪不得结婚十年才生孩子呢,是先享受了。(这位女士刚休好产假,我赶忙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番,的确是穿戴精致考究的,是挺会“享受的”)。听到这话,女助理回身走到黑板前解释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值,而这个期望值是不同的,我认为只要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值,并且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是自己感到享受的,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我的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我的“心性修炼”吗?!“期望”是心的修炼,我们每个人总是要弄明白“我要到哪儿去?”“期望”不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个要去的“彼岸”吗?一个社会越是文明,那个“彼岸”也就是多元化之地。如果说“期望”是目标、结果的话,那么“享受”说的就是我们实现目标、达到结果的过程。这正是“性的修炼”,唯有一个有明确的目标并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带着自愿、享受和快乐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快乐、幸福的成功者!我们的毛病是总是想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其实,每个人心中的那个成功的“彼岸”本身就是不一样的。
就这个成功的圆,我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高中三年(有的人甚至从小学开始)心中的那个彼岸是“复旦大学”,那么每年新生入学的那天我们在复旦大学的门口,问问拿着入学通知书的新生:“这一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享受的吗?”,比例会是多少呢?几十次的回答基本不超过15%(回答者包括50后、60后、70后和80后),也有人干脆地说:“没有”。面对各类公务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许多硕士学位者(大约25岁)考入公务员后的心中的彼岸是“正处级”,对达到彼岸的人还是那个问题:“这一路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享受的吗?”,回答的不是很痛快和直接。我转问:“这一比例会高于那个复旦大学吗?”,一阵沉默后的回答是:“不会!”。
那么,我们即使达到了世俗的成功标准,而内心却是累的、是不快乐的、是没有得到滋养的,甚至是被扭曲的,这样的成功又有何意呢?
3.幸福到底是什么?
世上不分男女,都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我们不仅为拥有幸福而追求幸福,我们追求其他目标——健康、美貌、金钱、权力,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曾经学习过各种人类知识,他最终把所有的问题给归拢到一个问题就是叫做幸福论,他认为人生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使自己幸福。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一个经济学家到海边散心,看到一个渔夫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好奇地走过去,于是便有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经济学家:“你没有出海打鱼吗?”
渔夫:“已经打回来了。”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乘天气好多打一些呢?”
渔夫:“多打一些干什么,吃不了也浪费。”
经济学家:“多打一些你可以去卖钱呀。”
渔夫:“卖了钱干什么?”
经济学家:“卖了钱你可买大船啊。”
渔夫:“买大船干什么?”
经济学家:“买了大船你可以打更多的鱼。”
渔夫:“打更多的鱼干什么?”
经济学家:“打更多的鱼你可以卖更多的钱。”
渔夫:“有更多的钱又干什么?”
经济学家:“有了更多的钱你可以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
渔夫:“买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干什么?”
经济学家:“你买了更大的船,打了更多的鱼,就可以卖更多的钱。有了更多的钱,你就可以盖漂亮的房子。”
渔夫:“我出海打鱼,盖漂亮的房子干什么?”
经济学家:“有了很多很多的钱,你就不用出海打鱼了。”
渔夫:“那我做什么?”
经济学家:“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了,就可以天天晒太阳享清福了。”
渔夫:“我现在不是已经在晒太阳,享清福了吗?”
经济学家:“……”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参照系。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因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处在开放之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
第二,成就动机程度。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体安全感。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千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
在2011年到2013年的时间段,“幸福指数”一词在中国是个特别热的词汇,“你幸福吗?”是一个很流行的打招呼语。到处都是“建设幸福社区”的横幅标语,举办各种关于幸福主题的论坛。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企业家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位企业家认为,幸福就是:
有事做;
有奔头;
有人爱。
在课堂里,我会请几位学员,分别就这三个指标,权重各占三分一来对自己目前的幸福指数打分。对于公务员来说,无论60后,70后,还是80后,失分最多的那一项都是“有奔头”。60后们说:混退休吧;70后们说:对于提拔来说,年龄已到天花板;80后们说:上面的位子已满,等的人太多。一些民营女老板失分多的那项是“有人爱”。她们中一些人说:“我们每天都很忙,有做不完的事情;公司的行业挺好的,我们要奔创业板(或新三板);但是忙得没有时间谈恋爱,没有精力顾及家庭,弄得老公也跑了”。
理查·莱亚徳《不幸福的经济学》提出了关于幸福的12个真相:
(1)幸福是人所有经验之中一个客观的层面;
(2)我们生而为了追求幸福;
(3)最幸福的社会就是最好的社会,这一点不正自明;
(4)除非人们同意,幸福是所有人心之所向,否则我们的社会不太可能变得更幸福;
(5)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6)身为社会性的个体,我们想要彼此信赖;
(7)人们也深深地依赖现状;
(8)人也很在意地位;
(9)人类也很容易适应;
(10)在任何情况下,当人们变得更富有时,额外收入能增加的幸福就会越来越少;
(11)事实上,幸福取决于你的内在生活,与你的外在环境一样重要;
(12)公共政策对于去除不幸比增加幸福要来得轻易。
在现实中,有些人认为一旦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就会感到幸福,可却有那么多的人在实现梦想后终日的焦虑与不安。有些人断定马路上的乞讨者是可怜的,却不知在他们眼里自己是自由与快乐的,而他们却在可怜你匆忙的脚步。说到底,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政治家或者宗教家,认为能够控制自我与别人,能够控制自己的生命就是一种幸福。有一些发明家、创造家,当他们把自己的意识提升到正常人以上的时候,就是所谓产生超越意识的时候,他能发现某种现象的时候,他们认为那就是幸福。
目前心理学家们对“主观的幸福”的研究已日渐推翻许多人对其所抱有的神秘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例如: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即完全投入一种活动,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他注意到艺术家们常常在工作中忘记了一切。最后,他研究了“沉醉”的性质。他以工作不同领域的至少8000人,其中包括科学家、学生、机械师、舞蹈家、医生等为研究对象。他发现在“沉醉”状态下能动用我们的全部或大部分技能。但克塞克警告人们说,对幸福最大的威胁就是技能运用得太少,以至产生烦恼和焦虑。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穷年累月研究出的最新成果表明:幸福只是一种情绪,不能被持久拥有。它是一种能来能去的状态。事实上,你没有一直都感到幸福不是一个问题,所有当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的时候,不要去寻求解决办法。回到你自己的生活,问问什么让你最快乐。幸福主要来自人际关系,而不是物质。
影响幸福的七大因素:
●家庭关系;
●财务状况;
●工作;
●社区和朋友;
●健康;
●个人自由;
●个人价值观。
表6-1影响幸福的因素
续表
为了更加健康生活而作的改变,能够带来一种被称为主观幸福感的良好感受,年轻人们说的“小确幸”(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应该就是这样的感受。主观幸福感包括以下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对于目前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主观幸福感水平高的人喜欢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对当下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身体健康,对人友善。
第二,积极情绪相对更多。主观幸福感高的人更加频繁地体验到愉悦的正面情绪,因为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虽也会体验到负面情绪,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生活。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呢?有研究表明,幸福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研究发现,在缺少社会支持的时候,在被迫实现别人所设定的目标时,自己的成就很少能得到积极反馈时,人们就会感到不幸福。
大量的研究发现,性别、外表、智商、教育等要素与幸福没有直接的关联度。我们可以断定的是:
幸福状态与年龄关联度不大。退休以后的老年人会对年轻人说:“你们多幸福,年轻,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而20多岁的年轻人会说:“还是退休的人幸福,不用早起上班,还得看领导的脸色”。小学生会说:“还是爷爷奶奶幸福,不用写作业。”我们无法用某人的年龄来测量他的幸福程度。虽然,促使不同年龄段幸福的因素不同,但是,幸福水平并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幸福快乐的种族差异微小。美国黑人与白人的幸福水平基本相当,在抵御抑郁方面,黑人还略胜一筹。主要原因在于,处于不利地位的种群看来总体上更加乐观,他们善于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较,而且更倾向于把问题归为不公平的外部环境,而不是自身。
幸福要靠个人的修持。幸福是可以培养与维护的。只有学会掌控心灵的人,才会决定自己的生活品质。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相当于接近幸福的境界了。
当下中国最幸福的职业群体
作者:蔡蕴琦(扬子晚报2015.11.09)
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既确保获得自己满意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呢?今年登上了职业幸福感“顶峰”的就是——自由职业者。
金钱与幸福程度之间有关联吗?在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而进行的“2015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2.5%)认为“没有必然关系”,不过也有三成受访者(35.1%)觉得“钱越多、越幸福”,只有12.4%的受访者觉得“钱越少、越幸福”。
虽然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钱多”表现得还算“超脱”,但在收入面前却显得有些“计较”。在“影响国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榜单上,收入排在首位。
四成受访者坦承,“提高工资水平”对幸福感的提升帮助最大;收入的高低与职业幸福感则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综合中经网央广网《小康杂志》等)
A.收入和闲暇时间是幸福感的保证
在“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上,收入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再次是个人发展空间,职场人际关系和个人兴趣的实现分列第四、五位,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福利、工作为自己带来的社会声望、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职位高低、单位实力。
与收入“高高在上”的地位相应的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最能提升自己幸福感的待遇、福利是年终奖。此外,带薪年假、旅游度假、健康体检、绩效加薪等待遇、福利,也都能够对职场人的幸福感提升起到较大作用。
由此可见,可观的收入和一定的闲暇时间,都是获得较高的职业幸福感的保证。在2015年10月1日由《小康》杂志社发布的“2015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中,多达91.8%的受访者表示,希望适当减少工作量,从而增加与家人、朋友一起休闲的时间。
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既确保获得自己满意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呢?如果一时间想不出答案的话,不妨先看看“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排行榜。
B.自由职业者为何能排第一?
在2015年的榜单上,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自由职业者、教师、政府官员、艺术工作者、普通公务员、导游、民营企业家、健身教练、演员、创业者。
自由职业者,不正是那种让钱和时间都“两全其美”的幸福职业吗?在收入方面,国内一家大型网站发布的《2014年O2O自由职业者分析报告》显示,税前月收入高于5000元的O2O自由职业者占到68%,9%的人超过1万元,而低于3000元的仅占14%。在几个热门的自由职业中,汽车评估师的平均月薪甚至达到了16623元,按摩师的月平均薪资达到12244元,足疗师达到9823元,美甲师达到8014元;在时间方面,自由职业者可以免去日常奔波的劳碌,同时还免去了人际关系的摩擦。因此,不少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都辞去工作投身到了自由职业者的圈子之中。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自由职业者第一次排在“公众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职业”排行榜首位。
C.2012年以后,公务员跌下榜首
在2014年的榜单上,自由职业者排在政府官员、高管、教师之后,位列第四;在2013年的榜单上,自由职业者排在教师、政府官员、高管、艺术工作者、普通公务员之后,位列第六;在2012年的榜单上,自由职业者排在普通公务员、政府官员、教师、艺术家、高管之后,同样位列第六。
近几年前三名对比如下:
2012年
1.普通公务员2.政府官员3.教师
2013年
1.教师2.政府官员3.高管
2014年
1.政府官员2.高管3.教师
2015年
1.自由职业者2.教师3.政府官员
听听专家怎么说。
职业幸福感变化因大环境变了。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张晶晶老师认为,自由职业者幸福感指数上升,总体上是个好的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这说明社会大众开始转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传统中把职业划分三六九等的现象在逐渐淡化,只要是自立、独立,能养活自己的职业都能慢慢被认可。
调查数据显示,自由职业者幸福感指数首次超过了公务员、教师等传统意义上的稳定职业。张晶晶老师分析,出现这样的变化首先是受到大背景的影响。大家原本以为很稳定的职业没有过去那么稳定了。“即便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也开始探索市场化,职业压力高于过往。”在这一背景下,从业者与过去相比,工作压力增加,满意度和幸福感自然下降了。其次,传统观念中的稳定职业其求职成本也比较高,比如公务员、教师,其学历和学习背景要求高,求职的成本也高,“获得这样一份稳定工作后,从业者会想到求职时投入的经济和精力成本,反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可能会有一定不平衡感,降低幸福指数。”而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不一样,投入和产出不会有强烈的不平衡感。第三,从事自由职业者的人往往带有倾向的,“愿意选择自由职业者的人,性格上会偏好自由,喜欢轻松的人际关系。”当他在工作中得到自由、轻松的同时,收入还不低,幸福感自然会提高。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