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从小村花到大军嫂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经过这事, 齐明瑜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椿芽从老家来到部队上就一直呆在伙房里, 接触得多是后勤人员。他知道椿芽的兴趣不在于此, 也知道她的聪慧和能力,可椿芽毫无怨言很快就适应了。工作时还好, 可以少说话多做事,但下班之后就得面对那些家长里短。
家属院里的关系很复杂。他也不喜欢那些小圈子,拉帮结派的,总在背后嘀嘀咕咕地议论人。椿芽跟那些嫂子们没有共同话题,也不想招惹麻烦, 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而他每天忙于工作, 回到家里就不想出门, 也未给椿芽创造一个对外交流的机会。
他想做些改变, 就趁着天气暖和带着椿芽和果果去操场、篮球场上逛一逛。一路上,碰到不少同志,就停下来热情地打着招呼,还给椿芽做了介绍。他想,只要接触面广了, 那些闲言碎语就不攻自破了。
而椿芽经历了这场风波, 也有一种灵气尽失的感觉。
现在,她的年龄跟后世差不了多少, 仅有的那点经验也只能做个参考, 细节方面得靠她自己来把握。在内心深处, 她喜欢那种平静而温馨的小日子, 可现在得走出来。部队是一个大家庭, 把自己关在家里就等于跟外界脱离开来,也难怪会遭人议论。最近一段日子,明瑜带着她四处走动,是在给她创造条件。她想,多交往一些同志,就多一些机会。她已经拿到了高中学历,在部队上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只要努力机会还是有的。
椿芽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打算用一年时间扩大交际圈子。
要说,军区里的大姐也不少,多在通讯、医疗、情报、宣传等部门工作。她们参加革命的时间早,也都成了家,大多住在其他院里,有些也搬到了新家属区。她想,多走动一下也能多一些交集。以前觉得这么做像在巴结领导,四处钻营。可部队上单靠这些是成不了气候的,还得自身有一套过硬本领。
椿芽鼓起了勇气,把目光转向了江大姐。她觉得江大姐人好,也有文化,跟她也说得来。如果不是医院里的作息时间跟她这边总是错开着,她们之间能走得更近一些。
日子转瞬即逝。椿芽的身子也愈发笨重起来。
这天,她收到了一个包裹,是老家寄来的。里面包着一套红色内衣和内裤,还有一条红腰带和两双红袜子。袜子里还夹着一封信,是娘亲笔写的。上面的字迹虽然歪歪扭扭的,可话语却很暖人。
娘在信里说:“椿芽,快过生日了,今年是本命年,娘紧赶慢赶地做了一套内衣,本想着春节前就寄过来,可有点事给耽搁了……”
椿芽看着信笺,眼圈就红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家人的牵挂让她倍感温暖。她想,甭管自己多大了,只要在爹娘面前还是像个孩子。
*
到了农历三月初二,椿芽迎来了二十四岁的生日。
这时候,院里的梧桐树上结出了花苞,一嘟噜一嘟噜地缀在枝头。再过几天,梧桐花就要开了,那紫红色的一片,格外灿烂。可惜这边没有香椿树,那种美味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这天,椿芽给家里写信,说户籍登记就要开始了,爹和娘一定要在镇子上申报“城镇户口”,单位就填写粮站,住址就按照目前的租房地址来填写,大林和二林也要这么申报。如果登记人员询问家里是否有土地?就说是爷爷奶奶名下的,已经入了农业合作社。到时候,村子那边也会做些统计,就说在镇子上登记过了,只给爷爷奶奶申报户口就成。
姜茂山收到椿芽的来信,一连看了好几遍。
这是椿芽早就谋划好的?去粮站工作就是为了这个户口吗?这会儿,庄户人家把土地看得跟命根子一样,没人愿意舍下土地去城里当无业游民。看椿芽的这个意思,是想让一家人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吗?
三月里,上面发了指示,说从今往后粮食都变成统购统销了,农民只管种地啥都不用担心,销售都交给公家来办理。这么一来,粮站的职责不仅仅是负责收储调运,还有定购定销任务。为了扩大规模,临街开了门市,人手也变得紧张起来。粮站的赵主任找到他和椿芽娘谈了话,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转为正式人员?想着椿芽的一再叮嘱,他当即表示愿意。赵主任就让他和椿芽娘填了表,说提交上去后,等上级批复。
半个多月过去了,他跟椿芽娘是既紧张又忐忑。
这事没敢跟村里人说,怕人家起眼。赵主任跟他们讲了,转正之后就能按月领取工资了,等粮站盖了宿舍还能分配一间屋子呢。这天大的好事,只能偷着高兴。他跟椿芽娘都是快五十的人,想不到还有领工资的那一天?要说,这都是沾了椿芽和明瑜的光啊。粮站上是在照顾军属家庭,更何况他们家还是双军属?
说起来,齐明瑜也出了不少力。
他跟梁部长一直保持着联系,还打电话跟他透了这层意思,想让地方上照顾一下家里。梁部长在县武装工作,对姜家的情况非常了解。考虑到姜老爷子年事已高,姜大伯年纪也不小了,两个娃娃尚未成年,能找个地方安置一下也好,就跟区里打了招呼。
李区长那边本来就对椿芽印象很好。他去粮站问了情况,说姜茂山和姜徐氏都表现得不错,身体也硬朗,脏活累活都抢着干,还能记个账。于是,就跟赵主任说:“找个机会,给姜大伯和姜大婶子安置一下吧?”
赵主任就是李区长的爱人。她见过椿芽,对她印象不错,再加上椿芽爹娘都是老实人,也肯干活,粮站就需要这样的,就答应瞅个机会给安置一下。
*
赶在“五一”之前,姜茂山和姜徐氏的转正手续批下来了。
他们从五月份开始领取工资。虽然是最低标准,可都感到心满意足。这时候,消息也传开了,村里也有起眼的,嘀咕着:“家里种着地,还在外面安排了工作,好事咋都让姜家给赶上了?”
姜老爷子就出来说:“咱那地都入了合作社了,算是社里的了……”
对这个说法,村委会没啥疑问。姜家是第一批加入高级社的,入了高级社就意味着土地、农具、水井等资源全部转为集体所有了。这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要知道到目前为止一些农户连初级社都未加入,更别提高级社了。像姜家这样的积极分子,是要大力支持的。
再说,人家是军属,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像村里的一些军烈属子女不就参加了县里的招工?这都是上面的政策。民兵队长也发了话,跟那些提意见的说:“哎,你们谁家不服气?也报名参军去,都去当军属啊?到时候,也给你们照顾一下……”村里吵吵了一通,也就安静了下来。
椿芽收到家里的来信,稍稍放了心。
爹娘都安置好了,接下来就是户口问题。现在城乡差别不大,城市里那些没工作的缺吃少穿,还不如在乡里种地。可她知道这是暂时的,等户口和粮食挂了勾之后,就会有所改变。
这与目前的大环境有关。国家的发展格局是工业优先,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更是立国之本。由于政策上的倾斜,工人和农民的福利待遇也会发生变化。再过几年,城里招工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户粮关系,招工对象也就偏向于城镇户口。
而城市里的教育和基础设置也处于优先发展地位。本来城市里就有一定的基础,经过快速发展,城乡差距就显现了出来。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最后就变成了城市代表着富裕和先进,农村就意味着贫穷和落后,直到后世才有所改观。
说起来,目前采取这种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解放后,境外的敌对势力对新政权进行了疯狂围剿。“抗美援朝”战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打赢了这场战争,就等于打败了帝国主义联盟,在世界之林才有了一席之地,堪称“立国之战”。可敌对势力并不甘心,对新政权的威胁从未停止过。米帝国主义甚至发出了核威胁,给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又加了码。
在这种背景下,唯有大力发展工业生产,才能强国。可由于底子薄弱,想发展起来绝非易事,只能采取优先发展策略。当然,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国民。要知道建国三十年来,物价平稳,一改旧政权时期的通货膨胀,靠得就是政策主导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及勇气。
而后三十年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都是在前三十年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试想,没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种子培育和耕作经验,即便是八十年代土地承包也不会一下子创造出奇迹。不谈前期的积累,只谈后续的发展是片面的,也刻意抹杀了一段历史成果。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需求。建国之后,如果不是把农村生产力整合起来,那些船闸、水电站、引水渠和机井都无从谈起,整个农村地区还是那种单门独户的小农经济,那么后世也就无法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建设,整个国家还是像周边那样贫困不堪。
椿芽在心里感慨了一番。
这些都是无法言说的,只能想想而已。
*
六月里,上面发出了通知。
要求全国的城市、集镇、乡村开始建立户口登记制度,城乡户口登记工作也随之展开了。
姜茂山按照椿芽的提点在镇子上登记了城镇户口。他写信跟椿芽说了,椿芽松了口气。谋划了那么久,终于开花结果了。
到了月底,椿芽在医院里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回到家里,果果看着那个小不点,嫌弃地撇了撇小嘴。齐明瑜乐颠颠地,忙着给家里写信报喜,还请爷爷奶奶给娃娃起个小名。
姜老爷子是乐呵呵的。他知道孩子们想让他们开心,他和老伴今年七十九了,马上就八十了,身体还算硬朗,腿脚也麻利。他考虑了一下,就给小家伙起了小名叫阳阳,说他是早晨出生的,太阳刚刚升起。
椿芽很喜欢这个名字。
她记得伟人说过,青年人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充满了希望。齐明瑜也给孩子想好了大名,他跟椿芽说:“上户口时,就叫齐建军吧?”
椿芽抿着嘴直笑。
心说:“这是随着建华的名字,一直排下去吗?”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
前期防盗,已更换~ 从小村花到大军嫂